2011/07/18

身心探索工作坊

身心探索工作坊實施計劃

Awakening, exploring and flowing
your body and mind
through breath and movement.
一個進入身體探索,體驗自我當下存在,重視身心合一,強調身體內在體會、反省與重新學習的新領域。學習尊重身體及對身體智慧(body wisdom)的體認、重新學習身體的使用(body use)、及開發自我內在覺察(awareness)能力。
壹、 活動源起:
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人們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因體能狀況不佳和運動不足所造成的各種慢性疾病與日俱增,醫學界和運動科學研究人員提出了許多研究報告,呼籲人們鍛鍊身體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在與日俱增之生活壓力和因身體不當姿勢所造成的身體疼痛,可以透過重新對身體的傾聽和教育,而得到適當的調整與治療。於是,身心學者(Somatics)提出了另類健康與身心調整的方法,在「回到身體,瞭解自己」的論點下,主張身心合一,重視對身體智慧(body wisdom)的體知(embodiment),及內在經驗之體會和反省,發展出一系列身心動作教育、身心適能與身心療法的教材與方法。身心學的方法特別強調經由身體感覺、反應與動作的探索,來教育、調整或治療身體及心理層面,使人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發揮潛能。
近年來,國外的有氧健身業界也開始有身心技巧的介入,逐漸形成了另一股流行的健身風潮,這樣的趨勢在國內將是可以預見的發展情況。傳統的「治療醫學」大都針對發生的問題和病症來尋找解決方法,將來預期可見的應該是「預防醫學」的倡導,要在尚未發生問題之前就能覺察到身體的狀況,以便能夠事先調整、控制和預防,應是一個值得重視與開發之身體教育的新方向,也將會是未來「尋回自我,提昇生活品質」的產業新趨勢。在現今高失業率、高壓力的生活下,心因性所造成的身體疾病及身心失調的病患日益增加,如何回到身體的根本,以身體動作的探索為手段,來增進對自我瞭解與加強身心適應的能力,是為身體工作者應該加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貳、活動目的:
一、介紹身心學領域及其在健康適能上的應用
二、透過不同的方法,改變自我和身體工作的方式與態度
三、體驗身心適能的課程,瞭解其可能的模式、內容與方向
四、重新反省並研究改進身體教育之「教與學」的實施策略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 瑜珈教師聯誼會
二、協辦單位:臺灣身心教育學會

肆、辦理方式:
一、研習時間:2011年9月9、10、11日 (星期五、六、日)
每日上午09:00-12:10 下午01:30-04:40
二、研習地點:台南市虎尾里活動中心(富農街一段188巷10弄7號)

三、研習費用:
8/31前報名(早鳥價) 9/1後報名(大爺價)
完整三天費用 6000 7000
單天 2500 3000
單堂(三小時,可選上午或下午) 1500 1800
四、參加對象:
適合所有瑜珈喜好者
五、研習內容:(一)專題演講:
1. 身心學研究─身體再教育的觀念與趨勢
2. 身心適能的介紹
(二)實務操作:
1. 一呼一吸間(Breathing in & out)
2. 身體構圖(Body Mapping)
3. 內外在空間的動作探索(Space Exploration)
4. 肌膜動作探索 ( Fascial Movement Exploration )
5. 身體關聯性的探索 ( Body Connection Exploration )
6. 身心適能(Somatic Fitness)I、II、III
六、報名方式:
報名匯款帳戶 (請採用匯款之方式,謝謝合作!!)
提早報名優惠價格
- 請於2011年8月31日前完成報名退款/取消課程
- 請於2011年8月31日後辦理取消課程者,恕不退還任何費用
郵局代號700 帳號0031-0710-803-647 賴麗娜
(Payment before31st Aug 2011)
or contact Nina : 0933-349-288
淑惠:0937-341-818
○ 為不影響教學品質,禁止拍照及攝影,可錄音





身心探索工作坊
課程表


地點: 台南市虎尾里活動中心(富農街一段188巷10弄7號)
授課教師:劉美珠
上課內容:
專題演講:身心學研究-身體再教育的觀念與趨勢
實務操作:內在空間的探索( Inner Space Exploration )
專題演講:身心適能的介紹(課程設計與內容方向)

實務操作:一呼一吸間(Breathing in & out)
實務操作:外在空間的探索( Outer Space Exploration)
實務操作:肌膜動作探索( Fascial Movement Exploration )

實務操作:身體結構與功能的體驗-身體構圖I(Body Mapping I )
實務操作:身體結構與功能的體驗-身體構圖 II(Body Mapping II )
實務操作:身體關聯性的探索( Body Connection Exploration )

實務操作:身心適能 I(Somatic Fitness I)
實務操作:身心適能 II(Somatic Fitness II)
實務操作:身心適能 III(Somatic Fitness III)

PS:請穿著寬鬆之運動服裝,並自備瑜珈墊


講 師 簡 介


姓名:劉 美 珠

現職:國立台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教授


學經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身心學博士(Somatics Study)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舞蹈教育碩士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士

曾任國立台東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及台北市立中正國中體育教師

專業證照:
Body-Mind Centering 國際授證合格動作治療師
Gyrotonic / Gyrokinesis 國際授證合格指導員
Polestar Pilates 國際授證合格指導員


學術領域:身心學(Somatics)、舞蹈教育、經驗解剖學、身心動作教育與治療、動作分析、身心適能、舞蹈、瑜珈、太極拳


從身心學(Somatics)觀點看待身體的不適
文╱國立台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身心學博士.
   Body-Mind CenteringR 合格動作調整師.
   Polestar Pilates國際合格之指導員.
   GYROTONICR & GYROKINESISR 國際合格之指導員.
中台武術館武術教練 劉美珠


  「病痛」不是壞事,而是身體發出的訊息,
  它提醒我們需要休息與調整,
  它提醒我們身體需要好好地被照顧,
  並滿足其基本的需求,
  它也提醒著我們要注意「身體」每個當下的運作狀態。

  「病痛」是人體天然的警報系統,
  沒有疼痛的能力,身體無法保護自己,
  也無法得到適時的調整;
  藉由疼痛的感覺,
  感受身體的存在,也感受身體的運作方式,
  進而傾聽身體的內在節奏,
  重新尋找一個和它工作的方式。

  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身體」,
  謙卑地面對「病痛」,
  並以微笑來接受「病痛」帶給「身體」的衝擊,
  自然而然,你會知道該如何來面對身體,
  進而面對自己。

  「身體」是什麼?「病痛」又為何?帶著病痛或殘破的身體,是上天給我們的處罰?還是一個人存活下來的另一種磨鍊和挑戰?你是個倒楣、可憐的不幸者?還是擁有了一個認識自己、和自己更親密互動的最佳機會?一念之間,存乎個人。與其怨天尤人,忿恨不滿,還不如重新體認自我對待「身體」的態度,以及學習如何面對「病痛」帶來的不適。能夠坦然地面對自我的身體病痛,放下抱怨與自艾自憐,才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傾聽身體,了解疼痛的原因,進而尋找一個和它相處的新模式;如此,也就能逐漸清楚地了解自己,更欣然地面對自己,走這一生。

價值觀扭曲──物化的身心

  在資本主義的充斥下,人們不斷地要求身體物質上的享受、感官上及欲望上的滿足,甚至身體上的強烈刺激,往往使得身體最深層的內在感覺被干擾、被困惑,體內細微的需求被忽視,而最原始的動作本能也被遺忘。在文明科技的發展下,電燈的發明使得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是白天,許多人不自覺地進入了日夜顛倒的生活型態,身體的內在節奏與生理時鐘完全被攪亂,身體基本的修復能力被破壞而不自覺;尤其,電腦科技的高度發展,人們長時間依賴電腦的工作模式,造成身體僵硬在固定姿勢上所帶來的疲勞與不適。

  在這種身體活動逐漸減少,而基本體能與生物功能急速退化的情況下,不僅壓抑了身體原有的內在律動,更阻斷了身體對內與對外的覺察能力;逐漸地,「身體」成了人們機械性操作的工具,不斷盲目無知地濫用它。「身體」只是人們追求名利的手段,由於世俗美感的潮流,身體也被無情地摧殘與破壞,充斥於改造身體的相關工業中,包括整容手術、化妝品、塑身減肥、流行服飾、色情交易和健身,持續地切斷了人們和身體之間的親密聯繫;在商人的操弄手段下,身體已成為賺錢的重要工具,人們已被嚴重物化而不自覺。

  而學校的教育,仍著重於智育的增強及考試能力的提升,雖然老師們已盡可能地提供了更多元的學習內容和策略,但還是以知識的灌輸為主,指導孩子們認識外在世界的各種文化、規範、現象與知識,卻沒有機會讓他們學習認識內在世界的自己及引導他們了解自我的需求是什麼。

  雖然,學校安排了「健康與體育」課程(這是學校教育中唯一直接有關身體教育的課程),但我們的身體教育卻是失敗的。體育課中,似乎只在乎身體的基本體能或運動能力好不好,運動技術的學習與表現棒不棒,運動技能測驗的成績有沒有達到標準,而始終沒有提供一個適當的課程內容教導孩子們認識自己的身體,體會自己身體的感覺,學習如何和自己的身體相處,以及如何藉由身體表達自己。

  換句話說,我們並沒有真正地落實「身體」本身的教育,卻只有外在運動技術的教學。如此,對無法達到基本體能標準的要求、運動技能表現或考試不佳的孩子們而言,對自己的身體能力是沒有信心的、是挫折的、是失敗的……。於是,「我的運動能力不好」,逐漸變成「我不會運動」、「我不會動」……,愈來愈不喜歡動,就是體力愈來愈差,當然,也就愈來愈不想動。結果,身體運動的經驗是辛苦的、是訓練的、是失敗的,是被處罰的……。這種負面的身體經驗,深深地影響了他們一輩子對身體活動的習慣及好惡,也形成他們對待身體的負面態度。

以身體為師── 身心學的興起

  由於商人的操弄、媒體的操作,以及學校教育的忽視,身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被扭曲了,人們逐漸迷失了身體,也迷失了自己。然而,許多藉由身體探索而解決了自己身體病痛的人們,卻在世界各地開始提出「以身體為師」,學習傾聽身體的法則與原始律動,了解與身體溝通的語言及形式,而發展出許多方法。他們藉由身體重新認識自己,並從了解自己,進而更喜歡自己且接受自己的身體,甚至面對自己的病痛。他們一致強烈地呼籲:「該讓富有心靈與智慧的身體(mind body, the thinking body, body knowing)抬頭說話,讓『身體』與『心智』合而為一,互為主、副,並共同合作。」也藉由許多實際操作的身心技法(somatic approach),提供人們與自己身體工作的管道,逐漸形成身心學(Somatics)這個新領域。

  身心學(Somatics)的興起,基本上就是源自於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上的一些問題、病痛,或是對身體現象的好奇,進而對自我身體的重新探索,隨著不斷體驗的過程和經驗的累積,逐漸形成了許多不同派別的身體療法和技巧。例如:奧地利演員兼歌劇家亞歷山大先生(F. Matthias Alexander, 1869~1955),在他表演生涯的最高峰時期,患了慢性喉炎引發失聲的現象,在求醫無助的情況下,轉向內在自我觀察和探索,進而在自我治癒慢性失聲的過程中,發展了「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此技巧針對頭、頸間的關係,以及脊椎排列位置之調整有很好的效果,逐漸廣泛地運用於音樂家、舞者、演員和一般人的身上,作為調整與治療身體的良好技法。

  另外,歐洲新體育教育家金德樂女士(Elsa Gindler, 1885~1961),也是透過自我探索的呼吸方法治癒了自己的結核病,而她的方法則發展成今日有「西方禪」之稱的一派身心調和技巧,稱為「感官復甦」(Sensory Awareness);而物理學家費登克萊斯先生(Moshe Feldenkrais,1904~1984),則因踢足球造成膝蓋受傷的問題,在重新面對疼痛,尋找身體使用的機轉後,發展出他獨特的身心技法──「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和「動中覺醒」(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這些不同的技巧隨著個人的需要和因應社會變遷的需求,逐漸走向百家爭鳴、各放異彩的局面。最初,人們對這些另類的身體教育和治療方法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如:身體療法(body therapy)、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身心整合(body-mind integration)、身體工作(bodywork)、手療工作(hands-on work)及身心技巧(body-mind technique or approaches)。直到一九七六年,Thomas Hanna根據這些不同技巧的共通性,整理出其基礎理論,界定了這個重視身心整合、強調由內在去經驗身體感受(experience from within)以了解身心現象的研究學門是為身心學(Somatics),並發行了此領域專有的雜誌:Somatics—Journal of the Bodily Arts and Sciences。於是,各派身心調整及身體療法技巧的發展者,逐漸有了共識,而形成新興的研究領域。

覺察反省,活在當下── 身心學的基本精神

  在身心學者的理念中,人類的身體是有智慧的,而人體的動作有其深層意義──每個人行為和動作的呈現,均有其潛在之意圖。因此,透過身體動作實際操作的體認,人們可以重新反省個人內在意圖,學習與了解到「我是誰?」「我到底有何需求?」「我在追尋什麼?」「我是否能操控我自己?又是如何掌握我自己?」於是,回到身體為原點,體會和反省自我的動作經驗、內在的感受和需要;能夠開發身體覺察,重新體知身體的使用方式,做自己的主人。在探索身體的過程中,找到真實的自我,並能學習終其一生享受生命當下的每一刻,這些都是身心學理論和身心技巧實施的基本精神。

  身心學的提出,就是要喚醒人們重新用一個新的觀點與態度來面對「身體」,它不僅是人們口中的臭皮囊,或是人們眼中的漂亮身材,而是一個充滿智慧、有感知的、能夠自行運作的、不斷地動與改變的有機體。當人們對待「身體」的態度改變了,就能逐漸以一個完全不同的心態來面對「身體」的各種現象,包括「病痛」的存在。

  身體的功能喪失,必有其形成的原因(通常是內在的節奏被破壞、身體使用的方式不當、過度的摧殘……),而如何找到身體內在的節奏,重新尋得其運作的律動模式,活化其功能,就得要向身體內在探索,以「病痛」為師,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

資料來源:
http://www.ctworld.org.tw/monthly/index3.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