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3

新書推薦--拙火瑜珈:史上最奧秘的生命原能


內文摘要:
動靜之間:你的「昆達裏尼」何在?

前言
本書收集的文章,最初是為解答許多人在靜坐時經常碰到的問題,其後又選了幾篇斯瓦米韋達•大師過去在各地授課的記錄一起刊出。所觸及的題目很廣,而貫穿全書的主軸是「昆達裏尼」。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領會。作者衷心希望本書對實修人士能有助益。

宇宙中穿梭著無數的能量之流,橫跨時、空、覺性,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些能量之流交匯所形成的,這是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我們要學的,就是讓自己進入那交匯的能量之流中。只要有過那神聖的體驗就會明白,凡是脆弱的、無常的,凡是令我們感到恐懼的,都不過是幻覺。在當下,我們就能找回唯一的自我本性。

本書所探討的、所展現的「昆達裏尼」,是唯一的能量。所有其他的能量都是它的支流,而它是匯集百川的河流。凡是在這條神聖河流浸潤過的人,舉目所見盡是美、盡是愛。

1
我是誰?

“我是誰?”由斯瓦米韋達輕聲導引眾人細細體驗這個問題。經由體察呼吸源頭的覺性,答案自然浮現。請靜靜坐著,放鬆心情,等呼吸變得長而緩之後,放開思辨的心理習慣,用直覺來體會,讓斯瓦米韋達帶引你進入內心深處。

我是誰?我是什麼?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產生這個問題。讓我們想一想:我是誰,我是什麼?是誰在問這個問題?在你心中找一下,這問題是從哪兒生起的?感覺一下,在問題還沒有形成語言之前,是不是先有個詢問的念頭?那是個靜默無聲的念頭,比語言來得深沉。是那個念頭的知覺產生之後,心才開始搜尋語言來表達問題。試試看,你能不能去到那個源頭。

做個觀察者,做個中立的見證者,不為所動。那麼你,這個至純淨的「在」,就不會懊惱,就沒有悲傷。在那無邊無際之中,沒有期待,也沒有失望。你了知到的只有你的「在」,沒有名字,沒有形狀性質,不受時空條件限制。開悟了的聖人,向內找到的就是它。它就是聖人的自性,就是你的自性。
2 守慾與享受更高的樂趣

很少人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唐特拉。唐特拉是關於節欲的學問。唐特拉提到有股靈能,叫做「昆達裏尼」。昆達裏尼就是那股神聖的覺性之流。而我們整個身心是從昆達裏尼流出來的,它是身心能量的本源。所以,心靈修行得力的人,尤其是修昆達裏尼的人,追求外在事物的慾望會轉化為對內心深處的探索,整個人的身心特質都會變得不同。

如果我們想要充分享受感官之樂,就先要學會享受的藝術;我們不懂享受的藝術,是因為我們太放縱自己。我們不懂,樂感的來源只有兩個:節制和專注。

凡是我們讓心念專注的對象,就是樂;我們想要專心避開的對象,就是苦。愈是專心,樂感就愈高。學習瑜珈就是在鍛練專注的心。比起那些不懂得專注的人,瑜珈師自然能從感官得到更高的樂趣。

不幸的是,現今多數人對感官之樂的態度是:愈多愈好,盡量縱容感官,樂感就愈高。例如有人認為性伴侶愈多就愈樂,這些人不知道,先要能節制,才有可能專注。能有耐心,樂感才更有強度。不要把那強烈的樂感一下子消耗光了,要有節制地放慢下來,讓你有時間提升專注力,那麼,男女雙方就不會彼此失去新鮮感。我們每一個人,不論男女,內在的寶藏都是如此豐富。要有節制,多用點耐心和專注力,去發掘這些寶藏!

所以,真正的瑜珈師不用壓抑,自然而然成為守慾的人,身心住在阿曩達中,他們才是最會享樂的人。而無私的心態,再配合禪思的生活方式,能讓你的覺知力更為內斂,即使處在五光十色的誘人環境,也會不為所動,你在修行之路上就邁進了一大步。然後,你要去找那樂感的本源所在,最終你會在昆達裏尼中找到。
3 如何對治靜坐中生起的情緒和慾念?
很多專注於心靈修行的人,決心要過守慾生活,但是他們又對守慾瞭解不足,靜坐時,或者即使下了座,常會感到慾望變得更強烈。要解決這些問題,修行的人需要認識我們身心最內層的結構,那就是「昆達裏尼」。

有一輪「大日」,是那「至上的我」(parama-atman),你可以稱為上帝、上主、蒼冥都無妨。從那裡流出的光芒,流注到我們個體的,就叫做昆達裏尼。它貫穿我們身心好幾個層次:「布提」(buddhi,心的智慧抉擇部分)、「瑪那斯」(manas,心的感覺知覺部份)、「普拉那」(prana,生命能量),最後才到達生理層次(這些都是瑜珈的名詞,是那道光所要貫穿的各個層次)。然後,我們才能成為「有情」的生命,身心才充滿覺性和生命力。

一旦接通了昆達裏尼的能量,修行者可能出現如下情況:無論做什麼事都極有效率,心智能力驟然提升,自然流出啟發人心的言語,即興寫出大量詩句或做出水準超凡的藝術品,陷入極深沉的靜默,生起大慈悲心,令周遭的人都受到感召,覺得極度饑餓,覺得有旺盛的性衝動(如果不能控制體內的情慾中心),等等。此時你應該看穿幻覺,去採取這能量,讓這能量之流變得更強烈,讓它向內、向上流,它會讓你的靜坐達到更深更有力的境界。
4 身子動了,是好現象?

為什麼自己靜坐時身子也會動(不論是真的動還是心理感覺的動)?究竟這代表什麼意義?為什麼會動?動起來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修行應該要體驗的是和諧層面帶來的靜,而不是來自躁動層面、不受控制的動。再講一次,不要自問:「我動了嗎?」要問:「我有靜下來嗎?」靜坐的時候,身子外在可能會呈現三種情形:盜汗(這不同於感受到有股熱力,而且能夠把熱力吸收)、不由自主的動、靜止。前兩種情形可能是由於心念還不能清靜下來,或內氣不調和。也可能是因身體這個皮囊還沒有準備好,能量超過了負荷。當然,我們的願力應該是要達到第三種情形。

如果感覺到有輸入的能量在體內翻騰,應該怎麼處理?
• 首先要瞭解,這未必表示已經修到很好的境界。雖然的確有能量來了,不過你本身修持功夫不夠深,負荷不了,沒有辦法完全攝取,所以就有能量浪費在肢體動作上。功夫夠了,就可以完全攝取,用來增強自己的能量。功夫深的人專注力是高度集中的,所以他所到之處,或者是他的教誨,都可以讓人變得專注而寧靜。能做到這樣,就夠資格做導師了。

• 背脊要正直,肌肉和神經要放鬆,是攝取能量的先決條件。很多人在接收能量時,因為姿勢不正確,能量就浪費在不規則的肢體動作上。

• 通常這個現象不會持久,例如一離開某個聖潔的人或地方,馬上就不動了。如果是這個情形,就在內心禮讚,對這殊勝的經驗心懷感恩,然後如常地繼續靜坐,淨化身心。

• 如果身子仍然動個不停,試著做靜止的放鬆練習,心念放在呼吸上。

• 我們在前面說過,許多所謂的昆達裏尼經驗,其實是神經失調的問題。有這種情形的人,多半要尋求神經醫療專家診治。如果專家認為沒有神經失調問題,而身子仍然動個不停,那就要去找得過昆達裏尼大定經驗的人,向他求助。有經驗的人會懂得運用內在能量來導引你的能量流。

• 總之,什麼也不能取代靜坐、持咒(japa)、淨化心念等重要的心靈修行法門。
5 何為自在?

“當所有的裝飾都除盡,覺性不再能用任何方式形容,不再受任何制約,

你那股生命力不再受限於體形、姓名、年齡、性別;當那股生命力,自己定在大我中時,那個就叫做昆達裏尼。當下,所有的桎梏統統得到解脫。”

所謂自在,不是有許多可以自由選擇的機會,因為這些機會都還是有限的。有限就是束縛。從一種有限換到另一種有限,不過是換個牢籠。我們以為自己有活動的自由,卻仍然踏不出有限的監獄圍牆,這不是自在。

自在是有本事脫離有限,入到無際。你能自在,才能真正解脫,監獄的大門才會敞開。但我們就像是困在屋裡的盲人,別人告訴他有扇門可以走出去,於是他就順著牆壁摸索而行。但是每當要摸到門口的時候,身上就會發癢,他因為收手回來抓癢,所以總是錯過了門。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自在,都可以掙脫一切束縛自己的東西,掙脫有限。不幸的是,每當我們走到門口,那股癢勁就上來,所以我們老是出不去。而那門可一直是敞開著的。

6
覺知身體的能量場

覺醒昆達裏尼的訣竅就在覺知。覺知力要愈來愈深、愈來愈單一,要覺知那全體的,剔除那分別的現象。不要有這個、那個的分別,不要有手和腳的分別,不要有消化作用漩渦和思想作用漩渦的分別。漩渦就是一種「輪」,在身上的叫脈輪。整個宇宙就是由「輪」所構成。

每一種經驗,每一種念頭,當它生起的時候,看著它,深深覺知它,自問,「這是從我裡面什麼地方來的?」,「究竟是什麼力撐住我,讓我活著?」,「我說『我』,是誰在說『我』?」去到這念頭的源頭,看著「我」這一念是怎麼冒出來的。不用太久,「我」這個字會消逝,剩下來的只是對「在」的覺知。這個覺知,又是從我裡面什麼地方來的?

終於有一天,你坐在那兒向自己內在探索的時候,眼睛自然會闔上,你會覺知到那全體的、充滿動態的場。不要去追求外在的經驗,要去找到那「能」經驗的。看到鑽石,就看著這經驗,找找看是誰要鑽石。找那個「我」,是你的眼睛嗎?眼睛看見鑚石,是眼睛要鑽石嗎?究竟是「誰」要鑽石?去找他。我保證,一旦你找到「那一個」,你就會見到世界所有鑽石的光芒。
7 覺知無際的圓滿和喜悅

已經是穩固的,你要怎麼去穩固它?本身在放光的,你要怎麼去照亮它?你需要灑香水在茉莉花,讓花飄香嗎?你需要舉起蠟燭,來照亮太陽嗎?你要用什麼樣的眼,來看見自己的眼呢?你需要倒海水在海中,來提高海洋的水位嗎?你能撒糖在布滿蜜汁的蜂巢,讓它變得更甜嗎?這是「圓滿」的道理,當你覺知到自己本來就是圓滿的,你會覺得什麼都不缺,什麼都不少,你會永遠在喜悅中。

這並不是說你整個人是充滿喜悅的,而是說,因為自己是圓滿的,所以喜悅。圓滿就是喜悅。覺知到那無際圓滿的人,就會覺知到無際的喜悅,這不是由外面加到你身上的。只有假花才需要香水,真花是本來就有香味的,我們內在的蓮花不需要靠靜坐來增加香味。我們內在蓮花的蜜汁(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本質),有「那達」這嗡嗡作響的蜜蜂在運送,送到蜂巢的每一個蜂穴,送到我們叫做身體(就是宇宙)內的每一個細胞。

8
怎樣找到覺性?
你就像是個皇帝,站在自己的皇宮外面,問過路人:「對不起,你可不可以告訴我,要怎麼走回我的光明寶殿?」這豈不可笑?所有人都會說:「皇上,沿著你出來的路回去就得了!」只要回光反溯,就可以回到你覺性盤踞的地方。即使嬰兒都認得的路,成人卻認不得,問題就出在這裡。

嬰兒第一次睜眼看世界時,他那內在的生命,是用什麼方法知道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嬰兒怎麼知道用那些神經來說話?他能聽到別人講話的聲音,可是他看不到別人怎麼把意念變成言語,而他居然能夠找回這條路。就像你在陌生城市中摸索,嬰兒會探索自己的身體,學會走哪條路才可以把心中的念頭帶到舌頭,講出字句來。他就是摸索到了正確的意識脈絡。

如果你想找到那條路,重新返歸那靜默的所在,你就循原路回去,那條你還是嬰兒時就找到的怎麼講話的路。你現在是個成人,難道真以為不如嬰兒時候的自己?有很多條路可以通往覺性之城的市中心,譬如從眼睛、耳朵等所有感官(它們像是堡壘的城門),都有路通往市中心。從動作的器官,例如手、足、排泄、生殖等器官也可以通。也可以從肚臍、心窩、喉部、眉心等脈輪進入,這些都是旋渦。去到旋渦的中心,往深處去。



◇瑜珈精神生活最權威的導師,喜馬拉雅傳承斯瓦米.拉瑪(大師在喜馬拉雅 作者)弟子

◇六十餘年豐厚的國際傳導經歷,超越宗教藩籬的靈性之光

◇大師的親身證悟,澄清內在脈絡的種種迷思

目錄
前言

一、我是誰?
二、為什麼瑜珈師需要守慾?
三、如何對治靜坐中生起的情緒和欲念?
四、身子動了,是好現象?
五、神性的蜜汁(一)
六、神性的蜜汁(二)
七、唐特拉(Tantra):備受誤解的學問
八、永恆的天鵝
九、「日天鵝」入門導引
十、你認識神嗎?
十一、當我離開了太陽
十二、光之球
十三、雷電的階梯
十四、昆達
裏尼...名號

作者介紹

韋達.帕若堤

國際瑜珈泰斗韋達.帕若堤Swami Veda Bharati
印度地位最崇高的宗教精神領袖之一

斯瓦米.韋達是印度傳奇人物斯瓦米拉瑪的入室弟子,他是印度瑞詩凱詩斯瓦米.拉瑪靜修中心的負責人和精神導師,在全球教授瑜珈、指導人們的精神生活已有60餘年,是瑜珈科學和哲學界的權威人物。他本人有著六十多年的瑜珈執教經驗,弟子遍佈世界各地,被譽為國際瑜珈界泰斗之一。

韋達大師對所有宗教的文獻都有很深的造詣,他能通17種語言,對於派坦伽利所著的《瑜珈經》和印度吠檀多哲學著作尤其有深入的研究並且身體力行,他同時還是一位卓越的詩人、學者、研究指導以及國際講師。

韋達大師自幼在家中學習,從未入學,但是卻能在1965年到1967年間獲得倫敦文學學士、倫敦文學碩士、荷蘭文學博士的學位,並開始前往世界各地講學,足跡遍及歐美亞非。斯瓦米韋達對世界各個主要宗教的歷史根源和教義和均有相當程度的研究,擅長帶引不同信仰以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們領略靜坐的滋味。1999年,斯瓦米韋達被推舉為Mahamandaleshwara,成為「印度地位最崇高的宗教精神領袖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