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的實相----開悟者、瑜珈行者的特質
如實之道 「理想的達成」摘要
不論哪一種修行方式,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是一種「覺醒的過程」;它不是陷入一種崇拜信仰的空泛理想,而是達成一個敞開心懷所接受、明瞭的實相。這種精神(心靈)生活的最終目標,即使人們給的是不同的名字,但所努力的方向並無不同。(只要有人類存在,就有不同的方式來象徵安祥、平安和成就的境界。)所以若為最終目標的名字不同而爭論、衝突,那不是真正在作修行,而只是陷入了對名相的執取。
另一方面而言,保持決心來走完這趟旅程,以及依照路中的標示使自己覺醒,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心是必要因素,因為人很容易從正道上偏離。我們的心相當伶俐活躍。在旅程中,我們總會發現一些迷人的事物而被吸引過去,就像值得走訪的、有趣的地方,研究不同的植物、花卉,和人閒聊等等。因此佛陀只單純地教導那些對於解脫而言是絕對必要的法(正道中的標示);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的教導人們,因為他清楚知道人們易於從正道偏離的習性。
就目前的宗教教導而言,幾千年來似乎已經累積、成長了相當巨大數量的行而上和哲學上的概念。典禮儀軌;儀式;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的不同傳統;如何安排莊嚴的婚禮、葬禮;如何討論人們內心當中的種種特質;和影響人們生命的各種因素等等。一開始,人們可能只是以一些基本的象徵符號來表示和說明單純的實相,慢慢的它們開始演化成具體的事物。然後人們變成只知道崇拜這些象徵本身。這些形成的制度與習慣,變的比創造這些事物的人們還重要。而這些制度、習慣和象徵,它們原本實際上的目的卻早已被人們所遺忘。人們變成只知道崇拜、信仰這些指標,而不再讓這些指標為我們指出正確的道路。
佛陀從來不作任何「行而上」方面的討論,他從來不花時間在這上面。例如:宇宙或生命最初的開始是什麼?覺悟者死後是怎樣的情況?一來這些問題對於涅槃解脫並不重要,二來是為了避免增加發問者的錯誤見解(邪見)。因此佛陀只會教導「讓一個人能夠透過實踐而了知實相」有直接關係的法。他用最無關個人且開放性的文字表達「究竟的實相」:無所不在的、安祥的、絕對的、沒有束縛的、自在的。讓你沒有東西可以抓取!它不是某種你可以將它具體化或理想化的東西,而是一個你可以敞開心懷接受和明瞭的特質。
心靈修行的重點:學習達到一種超越感官世界的知見;學習安住於超越分別覺知(無分別)的境地。
n 為了學習達到一種超越感官世界的知見,可以做的方式就是「將生活看成是某些東西不斷地流過內在的心識」,好比一些相續的影像不斷地經過內心,在心裡映現。所有這些流經內心的,就像是一股流動一般。這樣你可以去很多地方,接觸過很多人,作了很多事,但你是平靜、安祥,是不動的寧靜。你只是讓這個世界一一經過你的心罷了。
如果不把感官上的經驗視為那麼地堅固和絕對,就能明白那些經驗只是一些分別意識和「知道」--察覺和明瞭是什麼的感覺,如此而已。這就是內心解脫的方法;超越生死的方法。(感官上的經驗只不過是一些分別意識和感覺而已)。當你看待自己的生命猶如影像的一種連續過程,那身體就是內心裡感覺的某種存在。身體活著時是一種覺知,身體死亡也只是心裡的另一種覺知。內心執著它會往哪裡去,它屬於誰等問題,並不真的實際。(生死是這樣,其他的一切事物何嘗不是如此。)這就是與「超越生死的心」同在,這就是佛陀的一種「知道」。
當你看到一個念頭自你的心中生起,它出現,在那裡一段時間,然後消失。基本上,生、死和一個念頭的知覺作用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同。藉著禪修的練習,培養對事物是如何來自「空」而最後再回到「空」的了解,如此對於「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的問題,就根本不需要說什麼。我們知道一切都只是事物不斷地在心中生起、消逝,如此而已。
藉著「訓練自己」就只是那個「知道」本身,是那個「一切事物的根源和起點」;自己就會感受到內在無知的恐懼因而解除。身體的死亡不過是另一件事來到心中,我們的心就能平穩的承受著,然後看到他的逝去。因為我們知道「心」在事物未起之前就在那裡,而事物生起之後,「心」也依然在那裡。沒什麼好害怕的。(這是面對感官世界的方式;對執著、貪愛、嫌惡、恐懼的覺察與銷融。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皆是苦。)
n 為了能夠以這種方式來面對人生,我們必須發展一個無分別的態度。歡迎自己所經驗到的、碰到的每一件事。發自內心真誠的歡迎一切。如此一來才可以發現到自己用了多大的時間和心力在抵擋所有的慾望、恐懼和不舒服的小波浪。那些微細的感受過去從來都不是很清楚。而現在每當「想把某些東西屏除的念頭」在心中生起的時候,就讓自己明瞭:有生以來我已經給自己製造了多少麻煩,在我的念頭當中有多少判定和選擇,而我只選擇那些我想要它們生起的。而每當我生起負面情緒反應,將不喜歡的事物推開,那種行為意味著我害怕某些東西。這種感受或念頭是危險的,它是真的會遮蔽「心」,甚至傷害或侵犯「心」的。它也正是一種「我」和「我的」(我執)。
當你開始去歡迎一切,接受每一件事物,你才能領悟到,畢竟,沒有什麼需要害怕的。沒有任何事物是真的屬於或來自於一個堅固的自體。訓練自己讓所有的事物無法碰觸到「知道的心」,無法影響到這種心的本質。這個心就像水一樣,無論將水倒入什麼形狀的容器中,水都可以依著容器的形狀而改變。事件無法影響到心,就像容器無法影響到水一樣。所以對於美麗和醜陋、高貴和低賤的抓取或推離,真的只是一種心智或頭腦的作用。不是嗎?
當我們具備了「完全的接受」,領悟到「就只是保持知道」--對於經過我們內心的一切事物保持著覺知,這就是佛陀的覺悟。非常地平靜,如如不動,醒覺。佛陀知道:美麗、駭人、責任意識等等,所有這些都只是內心當中的影像。沒有什麼可以緊抓的,沒有什麼需要害怕的,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真正碰觸到我們的心。這就是佛陀夜睹明星徹底覺悟的那一刻所象徵和傳達的真正意義—那個「知道」。心識當中覺醒的本質,心識當中真正的心。在人的內心當中,這是俱足智慧的,知道的,清楚的,明亮的。
生活當中的種種念頭和感受,希望、恐懼、記憶、愉悅和痛苦等等,就像影像一般,不斷地傾入我們的心中。如果我們是覺醒的,我們就能看到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影響到心的真實本質—平靜、安祥、如如不動、明白知道、廣大無涯、清明澄澈。就如佛陀所呈現和傳達的。然而,大部分時間我們發現自己都偏離了這個要點。緊抓著事物不放或從某些事物逃離,這就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習慣性的反應」。我們欲求某個事物,就像狂躁般的追逐自己的影子一樣,最終卻發現永遠只能到達同個地方、就在原點;渴望得到的東西,拿到手後才發現它與你期望的並不一樣。
當我們安住在「知道」的平靜、穩定之中,我們知道心中所有的欲求和害怕都只是影子罷了。事實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已完整的更完整或威脅我們的。這就是心真正的自在。(安住在自性裡,願望是美麗的,努力是喜悅的,而狂躁的欲求卻讓自己看不到美麗,感受不到喜悅。)
心靈成長的道路就像這樣的一條路。學習讓自己像佛陀一樣,成為一個俱足平靜、穩定、覺知、清淨的人。純淨的安住在那個「知道」當中,安住在覺醒和覺知當中。
From: http://tw.myblog.yahoo.com/guru-ji/article?mid=7904&prev=7907&next=79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