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自助瑜伽,易學!好處多! 華淑君

一、前言

現代物質文明,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也引起了一些問題。例如,住高樓大廈,出入以汽車代步會使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脫離自然,而肉食過多,海鮮吃得太多,會引起酸性過敏,膽固醇過高,由此產生痛風病、關節炎、高血壓等種種頑疾,並可衍生為心肌梗塞、腦中風、糖尿病等危險症狀,到了此時,病人回天乏力,無可教藥了。

所以淑君始終認為,預防比治療重要,而積極鍛鍊身體,又比消極保養更為重要。在世界上已有的各種健身方法之中,起源於東方古國印度的瑜伽術,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經過修行者長時期研究,體驗和改善,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極廣,但歸根到底,瑜伽是教導人類如何生活,以及抱什麼態度來生活,即教導人們生活的方法和生活的哲學,創造健康的體魄和氣質之美,追求完滿的人生。
在整個瑜伽術各部門中,作為基礎之基礎的,乃是「呼吸」。人從有生命一刻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真是不教而知,不學而能的。由於平凡,所以人們不去注意,不去學習,不去珍貴它、看重它。其實,大好的人生,寶貴的生命,因為一氣不來,呼吸斷絕,便與美麗的世界,親密的家人告別,這是多麼令人惋惜而痛心的事。
可見「呼吸」實在比飲食更重要,所有健身的學問和方法,初學時都必須從「呼吸」開始,淑君有鑒於此,因此悉心研究,採集各國瑜伽精華,並跟據自身長期領悟,編成「瑜伽呼吸十二式」,最最簡單易做,又不費太多時間,希望能推廣於國民之中,人人可學,普受實惠而得無窮。
二、瑜伽的呼吸
瑜伽認為,人類以吸收宇宙的生命素「普拉那」而生存,這個「普拉那」即「能量」的意思。人從空氣、光、土、水、食物中攝取能量而獲得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空氣。

誰都知道,呼吸主要由肺器官來進行,平常人的呼吸稱為自然呼吸,吸氣時胸部自然擴張,呼氣時自然收縮,這種呼吸也稱為順呼吸或胸式呼吸。

瑜伽中的呼吸常採用所謂腹式呼吸,亦就丹田呼吸,用鼻孔吸入空氣,經過氣管、肺部,再意念著一股「氣」,順次下達心臟、臍部、丹田,想著「氣」是這樣在走;吸氣時口唇上下是合攏的,腹部因「氣」之吸入而膨脹。呼氣時,則用腹部收緊壓縮,使積存在肺底的陳舊空氣,趁此排出,以清除體內積蓄的毒氣。依照此理,在練習瑜伽時,「 呼氣」要長,「 吸氣」要短,一呼一吸謂之一息,逐漸將體內各部份臟器清一番,身體自然通暢,精神隨之振作,所以疼痛疾患,約可一掃而光。
三、 華氏瑜伽呼吸十二式
此「呼吸十二式」,是根據瑜伽內外涵義功夫,由淑君精選苦練而成,其目的在於打通體內各部份的系統結構;人體各部份之間是有密切關連的,用呼吸來溝通最為適當。

一個正常人一天呼吸二萬一千二百次,也就是說,我們每小時要呼吸九百次,相當於每分鐘十五次。每次呼吸都要消耗能量(普拉那),一次呼吸持續的時間(即一呼一吸所費的時間)愈長,速度就愈慢。因此,如果我們能減低呼吸的頻率,那麼就能延長我們的生命。相反地,增加呼吸的頻率,便縮短了生命。這種情形和中國自古流傳於民間的健康經驗;「氣短壽短,氣長壽長」是完全一致的。

淑君根據自身經驗編訂的「瑜伽呼吸十二式」,首先即注意呼吸的控制,類似於中國氣功的所謂調息。為了符合學習任何事物時,都應該遵守的「循序漸進」原則,華氏瑜伽呼吸十二式開始階段仍用自然呼吸,以後才逐步進入丹田呼吸。

除了呼吸的調整以外,本套瑜伽呼吸十二式,還配置了各種特定動作,也就是人體姿勢的調整,是謂之調身。調息與調身同時進行,以求身心趨於平衡,此乃華氏瑜伽呼吸十二式的主要特點之一。

淑君從事瑜伽教學工作數十年,深感以往我們在瑜伽的修為上,僅著重於高難度體位法,很少以呼吸作為教或練的主要內容,從而忽略了它的功能和重要性。為了補救上述缺點,淑君特編訂此套瑜伽初學教材,多在呼吸及配合動作上下功,而不刻意追求高難之體位法,以求簡單易學,短期內可見功效。
為了保證鍛鍊確實收效,學員必須每日定時進行練習,並配合清淡飲食,定量地進食,最好素食、生食、斷食。
四、 結語

我本是個多病的人,為了常保健康,決定恆心,勤練瑜伽,心中常懷「信、望、愛」三念,那是我的信仰,信則靈,為了各位的健康,請相信、並勤練「瑜伽呼吸十二式」,大家一定能像我一樣健康、快樂、長壽。

轉載自



華淑君老師(人稱光明大師)簡介


六十歲到印度學Sivananda Yoga施化難陀瑜珈
因為了解瑜珈的好於是把它帶回台灣
民國70年創立中華民國瑜伽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及第一至四任理事長;
並於民國71年創立華氏瑜伽補習班,為國內造育無數瑜伽師資人才。
1993年,華淑君老師在上海體育學院舉辦首屆瑜伽師資培訓班
國內大部分資深瑜伽老師皆蒙其教導與傳承。華淑君先師所傳承的瑜伽派別為哈達施化難陀瑜伽。
於民國86年仙逝,享年93歲
著作:
1.哈達瑜珈還我青春 華淑君 V.11 No.3 P.28-32 1972年3月 中外雜誌
2.今天瑜伽講義╱華淑君 作者 華視今天別刊社 民73 [198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