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8

清香一柱,敬拜八田與一伉儷(緬懷八田與一 紀念園區20110508開園)




5/8日是嘉南平原水利之父~八田與一先生的逝世紀念日(はった よいち Hatta Yoichi) ,1886-1942 。1910年東京帝大土木工學士。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的總工程師。東大畢業隨即來台,時24歲,居台32年。1942年出差搭乘之大型客船『大洋丸』,在長崎縣男女群島附近,5月8日遭美軍擊沉,遺體卻奇蹟般地在一個月後的6月10日漂回到日本島根沖附近海域。撈起的漁夫從繡在襯衫口袋上方的名字,知道是八田與一先生,骨灰方得以安置烏山頭水庫。時年56歲。

東大畢業後來台,隨即著手桃園大圳的調查與設計,1916年開工,1921年完工,供水量一億五千萬噸,灌溉面積約三萬五千公頃。桃園大圳即現今石門水庫之前身。桃園大圳工程期間,台南州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成立,八田與一先生加入,成為當時烏山頭蓄水池之事務所所長。

 八田先生帶領一行八十人的探勘團隊,花費半年,選定水庫基地,再花10年青春,於1930年完成當時亞洲最大,也是世界第三大的水庫。當時,八田年僅44歲。水渠長達1萬六千公里,灌溉面積達15萬甲。台灣多斷層,八田獨排眾議,採用特殊工法,完成水庫。嘉南地區從此由產能最低區域,變身為台灣最大穀倉。農民收入提高,興屋、就學,生活大為改善。本來價值極低的地區,水庫完成後,土地、作物等收入高達9540萬,遠超過興建費的5400萬元。貧瘠大地逐漸轉為美麗寶島。 

 來台振興水利的這位年輕工程師,東大畢業後,至搭客船,被美軍炸死之所有人生,全部奉獻給台灣,讓15萬甲的土地得以滋潤。更導入三年輪作方式:水稻優先給水;甘蔗僅種植期給水,其餘靠自然雨水;雜穀全部靠自然水。三年輪作,不但農家家家公平,也同時學習不同農業技術。

 八田與一先生不僅是偉大的工程師,更具非凡的偉大人格。1895年日本取得台灣當時,台灣人口僅約300百萬,治安仍差,鴉片盛行,瘧疾危害。日本取得台灣15年後,來到台灣之八田先生,為確保職員安全與福利,年僅32歲的八田著手設計水庫之同時,亦興建宿舍,並有游泳池等娛樂設施,極力照顧職員。八田先生住家後院之水池,聽說還是台灣的造型。

16歲就嫁給八田先生八田外代樹(とよき ToYoKi)夫人,常隨行八田先生,贈藥職工,親自看職工等,當場服藥後,方放心離去。興建水庫10年,殉職人員達134人,一視同仁,無分台灣人或日本人,一律祭拜之。1923年(大正12年)九月一日關東大地震,導致水庫預算不足,須裁員,八田先生一反資本主義,利益導向之思維,反而優先解僱能力佳之職員。因八田先生認為:『能力佳者,容易再找到工作;能力弱者,一旦失業,就難以找到工作,家計易陷入困難』,充分展現真正的武士道精神。

1945年八月日本敗戰,移民台灣已數十年來,與這一塊已有深情的日本移民,就如同電影『海角7號』電影的情節一樣,僅能攜帶極為有限的隨身衣物,無論男女老少,歸化意願如何,全部驅離。情形與1895年5月8日的日本取得台灣當時,同意居住台灣之人民,可於兩年內,自由選擇去留歸化。去者可售出不動產;攜行財物,全部免稅,兩者方式不同。1895年當時,選擇去者約4500-6500人之間,約為人口之1%未滿。

 將8名小孩攜養成人的八田外代樹夫人,在敗戰當年九月一日(也是水庫動土25週年紀念日),選擇投水庫自盡,葬身在丈夫用生命所完成的水庫裡,永伴夫君。時年46歲。後人將外代樹夫人部份骨灰攜回日本家鄉,部份葬於八田先生的銅像『後方』,永遠是八田先生親愛的『奧樣』。

  水庫裡,現在有陳列八田先生的銅像。英姿煥發的八田先生,身穿工程師服,坐在石頭上,遙望水庫的大壩,宛如還在思考如何將水壩,蓋得更好?只所以說『現在』有陳列,係因二戰末期,當時物資缺乏,很多銅鐵,都被拿去熔掉了。二戰後的政治氣氛,日本人的銅像亦難以公開展示。八田的銅像仍持續地匿隱在居民所藏放的車站倉庫中。歷經37年的時空,1981年,八田先生的銅像,顯靈式地再度出現在台灣人面前。近年隨著當地人民感念八田先生的恩情與執政機關的用心,八田與一先生事蹟的得以廣為流傳。

資料來源:吳氏日文e-mail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總面積5.1公頃,包括八田故居等4棟高級主管日式房舍,以及兩棟由倉庫改建的展示館與遊客中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