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7

許文龍分享人生三堂課

日前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返回母校成大附工演講,分享其人生經驗。
六十四年來第一次回母校, 許文龍言語中藏不住興奮喜悅的心情,他將寶貴的人生、創業經驗與學生分享,鼓勵 他們只要努力、有耐心,就有機會成為下一位許文龍。
撰文‧黃筱雯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回到母校成大附工,對著滿場學弟妹進行為時一小時的演講。
自從十一月十四日奇美電正式宣布與群創合併以來,這是許文龍第一場公開演說,合併案的話題難免成為現場提問焦點。而許文龍不僅有問必答,並且巧妙地將他的答案加以延伸,回答問題之餘,也著實給年輕學子上了一堂寶貴的課。
「我從沒想過『我的企業被你吸收』這件事,做事業的人,除了不道德的事情不做之外,對老百姓、員工、股東有利的事,都可以做。」開宗明義,許文龍不僅表明了他對合併案的基本心態,同時也醍醐灌頂地傳遞了他的決策智慧,「我做決策的原則是:對股東有交代、對員工及公司有利。」許文龍把複雜的問題變得單純,「郭先生(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是很爽快的人,大家講二、三句話,這個事情就決定了。」許文龍強調,合併後對企業的發展會更有利,不必計較誰吃誰、公司名字要叫奇美或是群創。
「我跟郭先生說,重要的是股東的權益,對股東有交代。當然也希望藉此看能不能讓公司股價再升一點,但這種事情不是我可以隨便說說的。 」
談立志
「有耐心,你就有路可以走」「對股東有利的事就不用多想」,就是這個簡單卻清楚的理念,讓奇美電與群創順利合併,股東可望得利之外,也開創了台灣面板產業競爭力向上提升的契機,對許文龍來說,一生的事業更是因此有了圓滿的結果。
而從這樣的圓滿人生經驗出發,許文龍在演講中也萃取出他的生命智慧,對著滿場年輕學子,分享他從高中落榜生到幸福企業家的精采歷程。
「六十四年沒有回來了,但在附工的這兩年,我從來沒有忘記,如果沒有這兩年,就不會有我一生的事業,我只會是一個平凡的公務員。」這是許文龍日前在母校成大附工演講時,含著濃濃感激之情說出的話。
談到許文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一手建立奇美實業王國,從塑化工業一路跨足至電子產業,並創辦奇美醫院與奇美博物館,並於○五年正式宣布退休。從創業到功成身退,許文龍的生命歷程堪稱完美,但要是沒有年輕歲月的磨練,他絕對無法走至這個境界。
「我不是個愛讀書的小孩。」許文龍語帶靦腆地笑說,他坦承自己並不是天資聰穎的孩子,相反的,他是成績一直吊車尾,考台南一中考了三次都沒上的學生。這樣的他,在來到附工後,成了他一生的轉捩點。
「當時的日本人校長告訴我們,你們就是其他學校都考不上才來到這的,你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校長話鋒一轉,接著又說:「沒有關係,只要你有耐心,別人做一個禮拜可成的事,你就花兩個禮拜,別人花八小時,你就費十小時。」許文龍一股腦兒地說出這一串話,彷彿往事歷歷在目,儘管時隔超過一甲子,年逾八旬的許文龍仍一字一句清楚記得當時的話:「校長告訴我們,只要你有耐心,你就有路可走!」就是這句話,讓許文龍銘記在心。
他還記得當初校長用心良苦,要求他們一個月必須跑一次一萬公尺,而且要在一小時之內完成,「一萬公尺,是一萬公尺喔!剛好就是從成大到安平的一半路程再回來。」許文龍說:「跑到非常非常喘了,我們還是不放棄地繼續跑。」許文龍語氣堅定,彷彿他現在還在那段一萬公尺的路途上。這一段慢跑歲月,磨出許文龍日後堅毅不移的耐心。
走出自己的路,第一要件是要有堅持走下去的耐力,其次,是要有遭遇困難就設法克服的勇氣。關於這方面,許文龍以自己的經驗,建議年輕人要放下身段、勇於嘗試。
他在演講中回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可說是「萬業蕭條」,在工作機會屈指可數下,許文龍自己買了一台鑽床,四處接工作,「不論是什麼工作,我都願意做做看。因為你沒有選擇的餘地,有什麼你就接什麼。」
談創業
「我們有哪裡可以贏別人?」許文龍說,這段時間對他的幫助極大,什麼工作都接,也就會遇到各種「前所未見」的新困難與新挑戰,「因為親自去做,所以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你都要想辦法自己克服。」而早期在附工所培養出的耐心,也進一步昇華成刻苦耐勞、面對挑戰的精神和勇氣,為他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三十一歲時,許文龍創立奇美實業,在沒本錢,技術又不如人的情況下,他不斷思考要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當時我做壓克力,可是我知道我技術不如人,更沒有資本可以運用,那我該如何與他人競爭?我要怎麼發展事業?」某種程度上,許文龍在思考的就是「我憑什麼能走這條 路」、「這個產業為什麼需要我」。有耐心有勇氣之餘,還必須思考自己的特色與定位,從中找到自己的路,才能走得下去。
「大眾化」,這就是許文龍想到的路。他回憶,奇美所生產的ABS樹脂(熱塑型高分子 材料),在當時是很高級的塑膠,並不普遍,「所以我開始思考,如果這東西很便宜,是不是就可以普遍化,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上,這樣我的市場也可以擴大。」就是在做ABS的期間,憑著平民化的價格,奇美開始從世界最小變成世界最大。
「很多人很好奇究竟在那個資源不足、沒有政府輔助的情況下,我們是如何順利發展的?」許文龍說,「其實很簡單,我只是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罷了。」此外,在初期缺乏資本時,許文龍也是用「大眾化」的說法找到穩固的資金來源。
「當時台北有一家具規模的公司叫台灣日光燈,我跟對方說,未來的燈光只有照明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壓克力才代表先進,我拍胸脯向對方保證,絕對可以給他世界上最便宜好用的產品,只要對方願意資助我,一切都不成問題。」從找資金到開發市場,一切都從「發掘自我定位」開始,許文龍引用這段經驗時不斷強調:「我們比別人晚踏上這行,就要思考:我們到底有什麼特色?到底我們哪裡可以贏過別人?」惟有找出自身定位,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對比於時下年輕人往往有時不我與、缺乏生存空間之感,許文龍的創業經驗格外具有價值。
談享受
「我是一個喜歡遊玩的人」工作之外,許文龍最為人稱道的是「懂得享受生活」。已故經營之神王永慶,直到生命的最後仍然不退休,但許文龍卻在演講中特別對年輕學子表達「玩」的重要,「一生只是為了生活打拚,實在是很可惜。」他強調:「我自認賺錢不是要留給子孫享福,而是要給自己享受。」「我是一個喜歡遊玩的人。」
早在三十年前,許文龍便宣布實施周休二日制,一個禮拜只要工作五天,「我如果全部時間都在工作,哪有遊玩的時間呢?」此外,為了能有休閒空檔,他也開始培養能接手他事務的人,並且讓一般的技術員也成為小股東。「我跟他們說,我要將股份分給你們,你們不用出任何一毛錢,錢我無條件借給你們。」許文龍說:「員工們也覺得很好,開始跟我借錢,最後價值連翻二十倍,他們也只須還我最初的金額。」在這個制度的實施下,離開奇美的員工非常少,優秀的人才也不斷湧入,公司不斷茁壯,能夠幫助他的人變多了,許文龍也樂得享受生活。
這個雙贏的局面,讓他開心地表示,「這個制度實在『蓋讚』!」從工作時間、公司股份、經營權力,乃至於日前的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許文龍精采示範了「捨得」的藝術,捨去一些,才能挪出留白空間,再用更鮮豔的色彩豐富人生。
除此之外,許文龍並分享他這幾年回饋社會的成績。「有錢沒有文化,那叫 『土』!」許文龍覺得,一個國家再怎麼富裕,沒有文化都是不行的,因此他創立奇美博物館,為的是將文化保存下來,不讓台灣只是一個充滿銅臭味的國家。他還熱情的邀請大家「歡迎大家有空來博物館看看,我堅持不收費,要以文化回饋社會。」許文龍將他八十二年的人生經驗,在短短一小時內,毫無保留分享給年輕學子,一字一句的語重心長,滿滿盡是歲月換來的人生智慧。他希望藉由他的真實經歷讓大家知道,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許文龍
出生:1928年 現職:奇美集團創辦人
學歷:台南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現為成大附工)
經歷:奇美實業、奇美電子董事長

from:
2009-12-30今周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