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年12月19-21日地點:印度 菩提迦耶 德噶寺 翻譯:堪布羅卓丹傑
第一天〈2007年12月19日〉
今天起三天晚上,我會簡略地講解大手印五支證道歌。
今天會給予皈依戒。
由於時間的關係,就不給剪髮和皈依的法名,因為人很多。但是皈依最主要在於心,因此我想應該是可以的。
第一天〈2007年12月19日〉
今天起三天晚上,我會簡略地講解大手印五支證道歌。
今天會給予皈依戒。
由於時間的關係,就不給剪髮和皈依的法名,因為人很多。但是皈依最主要在於心,因此我想應該是可以的。
各方面來說,菩提伽耶的許多條件都不足,四處看去都是空蕩蕩的。我為了修法而來,但是四周看去,空蕩蕩的一片,讓我的心也空空的。我並沒有為了課程事先做很多準備,只有把心中此刻想到的分享給各位。可能也因為這樣,才比較自然沒有造作,或許各位會覺得更好。
各位有拿到大手印五支證道歌的紅色法本,首先看到第六頁。
慈心與悲心的那一匹駿馬,
各位有拿到大手印五支證道歌的紅色法本,首先看到第六頁。
慈心與悲心的那一匹駿馬,
利益他人的競賽不獲勝的話,
群眾天人就不會給予讚歎,
所以,請用專注的心修持此前行。
首先逐字地給予解釋,我想可能幫助大家容易理解。
藏族的詩詞中,有比喻、喻意,形象化修飾法,把意義具象化的傳統。這裡也使用了同樣的比喻方式。這一偈主要說明前行,前行的內容是慈悲,這個地方喻意是慈悲,比喻為馬。
這裡的賽馬跟你們國外的不一樣,而是藏族式的賽馬。賽馬時,馬會跑到筋疲力竭,最後會得到什麼獎品呢?是一條短短的哈達。不像國外會頒發金製的獎盃,而是一條短哈達。因此賽馬得到一條白哈達的話,聚集的群眾會給予他讚歎。如同這一個比喻:觀修利他的菩提心,並在心中生起的話,就會成為天人讚歎的對象。
接下來解釋意義。
這一個偈文的意義呢。時常都在講說前行,相信各位都知道,例如觀修暇滿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等,各位都已經知道。但是這裡提到的是慈悲。為什麼這裡的前行是慈悲呢?因為大乘法教不能沒有的就是慈悲,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慈悲。因此,這裡提到最主要的前行是慈悲。
這裡提到賽馬,這是個很好的比喻。藏族修行人時常說:「好的修行百狗也追不上。」一百條狗從後面追也追不上。因此,我們修行時雖然有逆緣和障礙,但是我們的修行速度要超越,就像一個人被百狗追也追不上的速度一樣。講到賽馬,我六、七歲的時候,也會一點賽馬。但是這裡不是一般的賽馬,而是菩提心的賽馬,具有其他馬匹都追不上的速度。這是這裡主要說的意義。
這裡主要有兩個重點,我應該開始時就說的……。
首先逐字地給予解釋,我想可能幫助大家容易理解。
藏族的詩詞中,有比喻、喻意,形象化修飾法,把意義具象化的傳統。這裡也使用了同樣的比喻方式。這一偈主要說明前行,前行的內容是慈悲,這個地方喻意是慈悲,比喻為馬。
這裡的賽馬跟你們國外的不一樣,而是藏族式的賽馬。賽馬時,馬會跑到筋疲力竭,最後會得到什麼獎品呢?是一條短短的哈達。不像國外會頒發金製的獎盃,而是一條短哈達。因此賽馬得到一條白哈達的話,聚集的群眾會給予他讚歎。如同這一個比喻:觀修利他的菩提心,並在心中生起的話,就會成為天人讚歎的對象。
接下來解釋意義。
這一個偈文的意義呢。時常都在講說前行,相信各位都知道,例如觀修暇滿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等,各位都已經知道。但是這裡提到的是慈悲。為什麼這裡的前行是慈悲呢?因為大乘法教不能沒有的就是慈悲,菩提心的根本就是慈悲。因此,這裡提到最主要的前行是慈悲。
這裡提到賽馬,這是個很好的比喻。藏族修行人時常說:「好的修行百狗也追不上。」一百條狗從後面追也追不上。因此,我們修行時雖然有逆緣和障礙,但是我們的修行速度要超越,就像一個人被百狗追也追不上的速度一樣。講到賽馬,我六、七歲的時候,也會一點賽馬。但是這裡不是一般的賽馬,而是菩提心的賽馬,具有其他馬匹都追不上的速度。這是這裡主要說的意義。
這裡主要有兩個重點,我應該開始時就說的……。
第一是要達到修行的標準。
第二是要贏得眾生的讚歎,意思是讓眾生歡喜。
這一偈包含這兩個重點。所以今晚講說的重點就是這兩個。如果各位懂了這兩點,我今晚說的內容都包含其中。
說到慈悲的標準,大家應該都知道,慈心就是願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悲心就是願眾生離開痛苦的心。
說到慈悲的標準,大家應該都知道,慈心就是願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悲心就是願眾生離開痛苦的心。
或許有人會問:是否慈悲心一定就是要對一切眾生?如果只針對一兩個對象的慈悲,是否就不符合慈悲的標準呢?並不是這樣。雖然標準是對一切眾生,但是我覺得祝願某個人離苦得樂,也可以算是慈悲心。
平時我們觀修慈悲的時候,籠統的祝願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其實很容易,因為不需要一個一個去觀想,你只是籠統地想,例如「這個大殿中的所有人」一樣,這很容易。但是如果你針對某個人觀修慈悲時,那可得費心去想的,那時候之前籠統的慈悲心還在不在就不一定了。所以呢,初學佛的人,可能要先針對某個人觀修慈悲,練習測驗看看。如果開始只是籠統的觀修「一切眾生」,但是這個眾生是輕飄飄的話,的確容易被風吹著到處跑,但是真的要針對某個人修慈悲時,才警覺到:喔,我要好好想一想。很有可能會變成這樣的。
我想到一個例子。例如在菩提伽耶買一塊布,然後用來蓋住大家,這很容易。但是如果把這塊大布剪裁,為每一個人量身訂做成帽子蓋住的話,就不容易了。因為每個人的頭的大小都不同,有的小一點,有的大一點,各式各樣的,就不像一塊大布蓋住所有人那麼省事了。因此,我們時常對一切眾生的慈悲觀修,就像用一塊大布蓋住所有人一樣簡單,但是如果要為每一個人量身訂做帽子,就不容易了。這是我們應該思惟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真的要個別去觀修的話,這裡就可能有一兩千人,如果對一兩個人觀修慈悲需要一兩個星期的話,一兩千人可能就要三、四個月了。如果觀修盡虛空一切眾生的話,什麼時候觀修得完就不知道了。因此,應該怎麼辦呢?是有辦法的,可以用類推的方式,例如人有很多相同的特性,觀修慈悲時,我們可以理性的作觀修,例如思惟眾生都想離苦得樂的相同性。以此類推,眾生都是一樣的。雖然每個眾生都有不同的個性,但是想要離苦得樂卻是一致的。因此,思惟眾生的某一相同特性,針對這點好好思惟瞭解的話,就能推及思惟所有眾生。例如藏地很重視母親,佛教儀軌中也總是提到「如母一切眾生」,因此藏族觀修慈悲都是從母親開始,是非常重視母親的。因此,當他們思惟各自的母親的恩德愈深入,愈瞭解母親的偉大時,就會覺得藏地所有的母親都很偉大。例如一位不認識的母親,當別人向他介紹說這是他的母親時,會有特別親切的感覺,藏族的思惟會覺得,喔,因為是母親而特別重視她,會覺得應該要對她關愛、慈悲,藏族的思惟是這樣的。會有這樣的思惟,是因為藏族時常對自己的母親觀修慈悲,有很深刻的感受,因此較容易以同理心來思惟。我想我們也用這種同理心思惟是可以的。
總之,慈悲心的觀修要沒有偏私,盡力開闊心量來觀修。就像開始所說的,要「迅速的」實際開發慈悲,意思是:光是擁有慈悲心不夠,僅有善心也還不夠,要能持續開發增長,運用智慧去經驗這個念心,經驗的同時會遇到許多障礙,因此我們要超越障礙的大軍,快速到讓障礙找不到你,把障礙攪迷糊了。因此,要怎麼樣做才是呢?我們要讓自己的修持超越障礙的大軍。如果無法面對障礙,那就超越他。
障礙有沒有到前面不曉得,倒是聲音跑到了前頭,把我落在了後頭。聲音都跑不見了。(眾笑)
為了快速得到成果、果實,首先要知道放在前方的東西是什麼。方法是我們走到前面,瞭解那個東西。例如前方如果放了一個東西,是我們要得到的東西,前提是要有這麼一個東西在前方,如果前方什麼東西都沒有,那也就得不到什麼。因此,觀修慈悲的時候,不僅是說「我要努力精進觀修慈悲」而已,而是首先要確立一個你能夠得到的目標。許多人完全沒有目標,如同在一片黑暗當中摸索,然而卻又在因上好像很賣力地在做些修持,很多人都是這樣。因此,首先不僅是要有想要求得成果的心,而且要有確定的目標。怎麼樣確定目標呢?這是我們要思惟的。
我們須要清楚知道的是,播種的當下,果實也就開始成熟。同樣,修持開始的當下,成果就在開始展現。可能成果並沒有實際展現出來,但是心中卻要明瞭成果是什麼。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修行可能也就不會有結果。
例如我們有一個很珍貴的東西,因為太珍貴了,所以把他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像是高處,暗處或者一本書的後頭。但是可能隔天就找不到了。有時我們的修行也像這樣,秘密得不得了,得到的成果很不可思議,很秘密一樣,無法理解,例如遍知,就好像誰都無法瞭解的一樣,由於自己的無知而有這樣的認知。因此說要證得遍知果位時,你完全攪不清楚什麼是遍知,在哪裡,是什麼樣子的,你完全沒有概念。因此,我們要對成果有個瞭解,當你看得愈清楚,知道經驗得愈深刻,就能夠愈快速地達成目標。當你修持的因和目標的果愈接近,修持就能夠愈快速,障礙也會少。一個沒有因果關聯,或者說不瞭解當中因果關係的修持,就算你想要達成某個目標,也會很困難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因果關係,是很重要的。
我也無法再解釋什麼,而是各自要去體會。我想說的,主要是對於那些無法言說,不可思議,高深的大圓滿、大手印,你先不要去多想,而是先從那些你能夠理解、能夠思惟的東西開始。這樣各位的修持就會變得容易些。可能上師也比較輕鬆,要不然,總是什麼都不懂,一堆問題,上師也無法全部回答。結果是,時間全都耗在問答上,實修卻離自己愈來愈遠,這是很奇怪的一個情況。因此,先從自己理解的、看得到的、能夠經驗的開始修持,之後再慢慢深入。有次第的先把不懂的攪懂,之後加深理解,這樣才是遍知,就是不懂的懂了,懂得了的更深入,這樣理解愈來愈開闊,就稱為遍知。如果一開始什麼都不知道,就算有心想成為遍知,卻會很困難。因此,希望各位放在心上。總的來說,剛剛講的是修持的一個標準。
接下來談到的是「讓眾生歡喜」。我們要怎麼做呢?可能微笑就能夠讓別人歡喜,或者開個玩笑呢?我們都應該好好想一想。只是存著一念善心是沒有用的,僅是藏在心裡的善心沒有什麼用處,應該要表現出來。所謂慈悲,是為了實際利益他人,而不是說「喔慈悲心很珍貴」,好像珍寶一樣把它藏起來自己用,這樣可不是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要實際利益眾生,好像放射光明一般。為了放射光芒,我們就有很多修行方式,例如讓他人歡喜,利益他人。總之,不僅是存有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心而已,而是實際幫助眾生離開痛苦,得到快樂,透過身體語言實際的行動,實際和眾生結緣。要不然,慈悲也只是空談。因此我們要讓眾生歡喜,所謂讓眾生歡喜,不是刻意求得別人的讚賞,慈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我們每個人須要互相關愛,互相鼓勵,因此,給予慈悲是不會錯誤的。
有一個故事說,曾經松贊干布王和一位印度班智答討論佛法,談到各自的本尊時,那位班智答剖開自己的胸口,展現出本尊和無盡的壇城。所以,我們也好像想表現自己真的慈悲心,剖開胸口給別人看自己跳動的心臟說:「就是這個,這就是慈悲。」事實上,要剖開才看得到的慈悲,誰看得到呢?跳動的心臟怎麼會是慈悲心呢?沒有人相信的。藏在心裡的慈悲,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會相信。透過身體語言的行為展示出來,別人才會知道。因此,行動很重要。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其實並不需要慈悲心。慈悲心是為了利益他人,如果為了自己而保存起來,其實不需要慈悲心,你可以好好去賺錢成為富人,享受享受。然而慈悲不是這樣,慈悲的目的是,一切所想都是為了眾生,一切所做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這樣才是名副其實的慈悲心。大致就是這樣。接下來,我想簡短地解釋皈依。
皈依開示皈依不須要做太多的解釋,只要知道,三寶是有的。簡單地說,三寶是有的。佛法僧三寶都是存在的,我們皈依他們,我們是很親近的。皈依就是這樣,沒有須要多做什麼。
帶著這樣的心,然後跟著念皈依文,皈依佛法僧。首先各位要知道,皈依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我。要不然可能有的人會很擔心說:糟糕,我怎麼皈依了鄔金欽列多傑了。所以各位不用擔心。我們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各位大部分都是修持佛法的人,因此請跟著念皈依三寶的文字。我也是跟著大家一起皈依,並不是說我自己很威風要你們皈依。
請跟著念。
洛奔 空素梭(阿闍黎鑑知)
平時我們觀修慈悲的時候,籠統的祝願一切眾生都離苦得樂,其實很容易,因為不需要一個一個去觀想,你只是籠統地想,例如「這個大殿中的所有人」一樣,這很容易。但是如果你針對某個人觀修慈悲時,那可得費心去想的,那時候之前籠統的慈悲心還在不在就不一定了。所以呢,初學佛的人,可能要先針對某個人觀修慈悲,練習測驗看看。如果開始只是籠統的觀修「一切眾生」,但是這個眾生是輕飄飄的話,的確容易被風吹著到處跑,但是真的要針對某個人修慈悲時,才警覺到:喔,我要好好想一想。很有可能會變成這樣的。
我想到一個例子。例如在菩提伽耶買一塊布,然後用來蓋住大家,這很容易。但是如果把這塊大布剪裁,為每一個人量身訂做成帽子蓋住的話,就不容易了。因為每個人的頭的大小都不同,有的小一點,有的大一點,各式各樣的,就不像一塊大布蓋住所有人那麼省事了。因此,我們時常對一切眾生的慈悲觀修,就像用一塊大布蓋住所有人一樣簡單,但是如果要為每一個人量身訂做帽子,就不容易了。這是我們應該思惟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果真的要個別去觀修的話,這裡就可能有一兩千人,如果對一兩個人觀修慈悲需要一兩個星期的話,一兩千人可能就要三、四個月了。如果觀修盡虛空一切眾生的話,什麼時候觀修得完就不知道了。因此,應該怎麼辦呢?是有辦法的,可以用類推的方式,例如人有很多相同的特性,觀修慈悲時,我們可以理性的作觀修,例如思惟眾生都想離苦得樂的相同性。以此類推,眾生都是一樣的。雖然每個眾生都有不同的個性,但是想要離苦得樂卻是一致的。因此,思惟眾生的某一相同特性,針對這點好好思惟瞭解的話,就能推及思惟所有眾生。例如藏地很重視母親,佛教儀軌中也總是提到「如母一切眾生」,因此藏族觀修慈悲都是從母親開始,是非常重視母親的。因此,當他們思惟各自的母親的恩德愈深入,愈瞭解母親的偉大時,就會覺得藏地所有的母親都很偉大。例如一位不認識的母親,當別人向他介紹說這是他的母親時,會有特別親切的感覺,藏族的思惟會覺得,喔,因為是母親而特別重視她,會覺得應該要對她關愛、慈悲,藏族的思惟是這樣的。會有這樣的思惟,是因為藏族時常對自己的母親觀修慈悲,有很深刻的感受,因此較容易以同理心來思惟。我想我們也用這種同理心思惟是可以的。
總之,慈悲心的觀修要沒有偏私,盡力開闊心量來觀修。就像開始所說的,要「迅速的」實際開發慈悲,意思是:光是擁有慈悲心不夠,僅有善心也還不夠,要能持續開發增長,運用智慧去經驗這個念心,經驗的同時會遇到許多障礙,因此我們要超越障礙的大軍,快速到讓障礙找不到你,把障礙攪迷糊了。因此,要怎麼樣做才是呢?我們要讓自己的修持超越障礙的大軍。如果無法面對障礙,那就超越他。
障礙有沒有到前面不曉得,倒是聲音跑到了前頭,把我落在了後頭。聲音都跑不見了。(眾笑)
為了快速得到成果、果實,首先要知道放在前方的東西是什麼。方法是我們走到前面,瞭解那個東西。例如前方如果放了一個東西,是我們要得到的東西,前提是要有這麼一個東西在前方,如果前方什麼東西都沒有,那也就得不到什麼。因此,觀修慈悲的時候,不僅是說「我要努力精進觀修慈悲」而已,而是首先要確立一個你能夠得到的目標。許多人完全沒有目標,如同在一片黑暗當中摸索,然而卻又在因上好像很賣力地在做些修持,很多人都是這樣。因此,首先不僅是要有想要求得成果的心,而且要有確定的目標。怎麼樣確定目標呢?這是我們要思惟的。
我們須要清楚知道的是,播種的當下,果實也就開始成熟。同樣,修持開始的當下,成果就在開始展現。可能成果並沒有實際展現出來,但是心中卻要明瞭成果是什麼。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修行可能也就不會有結果。
例如我們有一個很珍貴的東西,因為太珍貴了,所以把他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像是高處,暗處或者一本書的後頭。但是可能隔天就找不到了。有時我們的修行也像這樣,秘密得不得了,得到的成果很不可思議,很秘密一樣,無法理解,例如遍知,就好像誰都無法瞭解的一樣,由於自己的無知而有這樣的認知。因此說要證得遍知果位時,你完全攪不清楚什麼是遍知,在哪裡,是什麼樣子的,你完全沒有概念。因此,我們要對成果有個瞭解,當你看得愈清楚,知道經驗得愈深刻,就能夠愈快速地達成目標。當你修持的因和目標的果愈接近,修持就能夠愈快速,障礙也會少。一個沒有因果關聯,或者說不瞭解當中因果關係的修持,就算你想要達成某個目標,也會很困難的。因此建立良好的因果關係,是很重要的。
我也無法再解釋什麼,而是各自要去體會。我想說的,主要是對於那些無法言說,不可思議,高深的大圓滿、大手印,你先不要去多想,而是先從那些你能夠理解、能夠思惟的東西開始。這樣各位的修持就會變得容易些。可能上師也比較輕鬆,要不然,總是什麼都不懂,一堆問題,上師也無法全部回答。結果是,時間全都耗在問答上,實修卻離自己愈來愈遠,這是很奇怪的一個情況。因此,先從自己理解的、看得到的、能夠經驗的開始修持,之後再慢慢深入。有次第的先把不懂的攪懂,之後加深理解,這樣才是遍知,就是不懂的懂了,懂得了的更深入,這樣理解愈來愈開闊,就稱為遍知。如果一開始什麼都不知道,就算有心想成為遍知,卻會很困難。因此,希望各位放在心上。總的來說,剛剛講的是修持的一個標準。
接下來談到的是「讓眾生歡喜」。我們要怎麼做呢?可能微笑就能夠讓別人歡喜,或者開個玩笑呢?我們都應該好好想一想。只是存著一念善心是沒有用的,僅是藏在心裡的善心沒有什麼用處,應該要表現出來。所謂慈悲,是為了實際利益他人,而不是說「喔慈悲心很珍貴」,好像珍寶一樣把它藏起來自己用,這樣可不是慈悲心。慈悲心就是要實際利益眾生,好像放射光明一般。為了放射光芒,我們就有很多修行方式,例如讓他人歡喜,利益他人。總之,不僅是存有希望眾生離苦得樂的慈悲心而已,而是實際幫助眾生離開痛苦,得到快樂,透過身體語言實際的行動,實際和眾生結緣。要不然,慈悲也只是空談。因此我們要讓眾生歡喜,所謂讓眾生歡喜,不是刻意求得別人的讚賞,慈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我們每個人須要互相關愛,互相鼓勵,因此,給予慈悲是不會錯誤的。
有一個故事說,曾經松贊干布王和一位印度班智答討論佛法,談到各自的本尊時,那位班智答剖開自己的胸口,展現出本尊和無盡的壇城。所以,我們也好像想表現自己真的慈悲心,剖開胸口給別人看自己跳動的心臟說:「就是這個,這就是慈悲。」事實上,要剖開才看得到的慈悲,誰看得到呢?跳動的心臟怎麼會是慈悲心呢?沒有人相信的。藏在心裡的慈悲,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會相信。透過身體語言的行為展示出來,別人才會知道。因此,行動很重要。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其實並不需要慈悲心。慈悲心是為了利益他人,如果為了自己而保存起來,其實不需要慈悲心,你可以好好去賺錢成為富人,享受享受。然而慈悲不是這樣,慈悲的目的是,一切所想都是為了眾生,一切所做也是為了眾生的利益,這樣才是名副其實的慈悲心。大致就是這樣。接下來,我想簡短地解釋皈依。
皈依開示皈依不須要做太多的解釋,只要知道,三寶是有的。簡單地說,三寶是有的。佛法僧三寶都是存在的,我們皈依他們,我們是很親近的。皈依就是這樣,沒有須要多做什麼。
帶著這樣的心,然後跟著念皈依文,皈依佛法僧。首先各位要知道,皈依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我。要不然可能有的人會很擔心說:糟糕,我怎麼皈依了鄔金欽列多傑了。所以各位不用擔心。我們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各位大部分都是修持佛法的人,因此請跟著念皈依三寶的文字。我也是跟著大家一起皈依,並不是說我自己很威風要你們皈依。
請跟著念。
洛奔 空素梭(阿闍黎鑑知)
答名 協己娃 (某甲:自己的名字)
讀底餒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從此刻起,盡此一生)
岡尼 囔己 邱,桑傑拉 嘉蘇 企喔,(皈依佛,兩足尊)
都洽倘 哲哇 囔己 邱,卻拉 嘉蘇 企喔,(皈依法,離欲尊)
措 囔己 邱,根墩拉 嘉蘇 企喔,(皈依僧,眾中尊)
答 讀 迪餒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嘉松 曾北 給念 堵 洛奔己 松堵 梭。(我從此刻起,盡此一生,願阿闍黎攝持我為皈依三寶居士。)
第二遍洛奔 空素梭(阿闍黎鑑知)
第二遍洛奔 空素梭(阿闍黎鑑知)
答名 協己娃 (某甲:自己的名字)
讀底餒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從此刻起,盡此一生)
岡尼 囔己 邱,桑傑拉 嘉蘇 企喔,(皈依佛,兩足尊)
都洽倘 哲哇 囔己 邱,卻拉 嘉蘇 企喔,(皈依法,離欲尊)
措 囔己 邱,根墩拉 嘉蘇 企喔,(皈依僧,眾中尊)
答 讀 迪餒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嘉松 曾北 給念 堵 洛奔己 松堵 梭。(我從此刻起,盡此一生,願阿闍黎攝持我為皈依三寶居士。)
第三遍。念完第三遍之後……一般來說皈依並不是一個戒,但是皈依之後,你也可以成為皈依三寶的居士。因此,如果只是一般皈依而已,不須要特別想自己得到了皈依戒。但是如果你想成為「皈依三寶的居士」的話,你可以想自己成了皈依三寶的居士了。你們可以自由選擇。
洛奔 空素梭(阿闍黎鑑知)
第三遍。念完第三遍之後……一般來說皈依並不是一個戒,但是皈依之後,你也可以成為皈依三寶的居士。因此,如果只是一般皈依而已,不須要特別想自己得到了皈依戒。但是如果你想成為「皈依三寶的居士」的話,你可以想自己成了皈依三寶的居士了。你們可以自由選擇。
洛奔 空素梭(阿闍黎鑑知)
答名 協己娃 (某甲:自己的名字)
讀底餒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從此刻起,盡此一生)
岡尼 囔己 邱,桑傑拉 嘉蘇 企喔,(皈依佛,兩足尊)
都洽倘 哲哇 囔己 邱,卻拉 嘉蘇 企喔,(皈依法,離欲尊)
措 囔己 邱,根墩拉 嘉蘇 企喔,(皈依僧,眾中尊)
答 讀 迪餒 松德,己思 措以 琶堵,嘉松 曾北 給念 堵 洛奔己 松堵 梭。(我從此刻起,盡此一生,願阿闍黎攝持我為皈依三寶居士。)
之後我說「踏迎諾」(此為方便),你們說「類梭」(善哉)。這跟印度文「薩堵薩堵」意思一樣,我說「踏迎諾」時,梵文巴利文是說「薩堵」,但是你們應該不會念。沒有關係。當我說「踏迎諾」時,各位要回答「類梭」。
皈依之後,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如果僅是皈依三寶,以信心皈依,不須要特別持守什麼學處或戒律;但是,如果想要成為皈依三寶的居士,或者皈依之後自願持守戒律的話,那麼,皈依佛之後,不皈依世間天神;皈依法後,不傷害眾生;皈依僧後,不結交惡友。這些該做和不該做的學處都要知道,這是很重要的。
之後我說「踏迎諾」(此為方便),你們說「類梭」(善哉)。這跟印度文「薩堵薩堵」意思一樣,我說「踏迎諾」時,梵文巴利文是說「薩堵」,但是你們應該不會念。沒有關係。當我說「踏迎諾」時,各位要回答「類梭」。
皈依之後,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如果僅是皈依三寶,以信心皈依,不須要特別持守什麼學處或戒律;但是,如果想要成為皈依三寶的居士,或者皈依之後自願持守戒律的話,那麼,皈依佛之後,不皈依世間天神;皈依法後,不傷害眾生;皈依僧後,不結交惡友。這些該做和不該做的學處都要知道,這是很重要的。
第二天〈2007年12月20日〉
大家「扎西德勒」!今天是第二晚的課程。首先我想問候大家。
各位的藏語應該會學得不錯,昨晚不是學了「森將囊」(晚安)嗎?今天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我會想想明天該教什麼。
我2003年時開始在菩提伽耶講課。當時是在瑪哈亞納旅館的地下室。那個地方沒有什麼窗戶,空氣不流通,環境不是很好。但是當時聽課的人少,倒是還好。之後人愈來愈多,明就仁波切也建立了這所寺院,現在這個大殿也快坐不下了。自己只是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只是一個學生而已,並不具備給予教學的能力,就算有這個能力,我也沒有想要說法的欲望。因為說法不是說說就好,而是身負責任,因此我不能隨意亂說。但是,現在這麼多法友來到這裡,還是得說說。主要我希望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我是帶著這個念心而說的,而不是自以為是什麼教授而講課,只是盡力地希望自己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
但是,有時候藏族的思惟很奇怪。如果覺得幫不到別人,就不太想幫忙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認為一定要幫得到對方,幫不到的話,想幫的念頭也不會有用。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思惟是錯誤的。重點不僅是在有沒有幫到對方,而是須要有互助互愛的心。我覺得不在於有沒有幫到,而是那念互相關愛的心最重要。這是我們最需要的。因此,我時常想,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存在如果能夠對這個世界、對和我有關連的一切眾生直接有幫助,這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成,我還是要繼續活在世上,為什麼呢?因為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別人,我希望讓大家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關心著大家的人,這是我的想法。要不然有時太急於想幫助別人,生起很大的執著的話,有時反而不見得有用。因此,我覺得能夠幫到最好,就算無法幫到各位,但是因為存有一念利益各位的心,就算只是一件小小的能夠幫助各位得到快樂的事,我隨時都希望能夠做到。
接著是正行的部分,第二個偈文。
自身本尊像國王一樣,
大家「扎西德勒」!今天是第二晚的課程。首先我想問候大家。
各位的藏語應該會學得不錯,昨晚不是學了「森將囊」(晚安)嗎?今天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我會想想明天該教什麼。
我2003年時開始在菩提伽耶講課。當時是在瑪哈亞納旅館的地下室。那個地方沒有什麼窗戶,空氣不流通,環境不是很好。但是當時聽課的人少,倒是還好。之後人愈來愈多,明就仁波切也建立了這所寺院,現在這個大殿也快坐不下了。自己只是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只是一個學生而已,並不具備給予教學的能力,就算有這個能力,我也沒有想要說法的欲望。因為說法不是說說就好,而是身負責任,因此我不能隨意亂說。但是,現在這麼多法友來到這裡,還是得說說。主要我希望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我是帶著這個念心而說的,而不是自以為是什麼教授而講課,只是盡力地希望自己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
但是,有時候藏族的思惟很奇怪。如果覺得幫不到別人,就不太想幫忙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認為一定要幫得到對方,幫不到的話,想幫的念頭也不會有用。但是我覺得這樣的思惟是錯誤的。重點不僅是在有沒有幫到對方,而是須要有互助互愛的心。我覺得不在於有沒有幫到,而是那念互相關愛的心最重要。這是我們最需要的。因此,我時常想,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存在如果能夠對這個世界、對和我有關連的一切眾生直接有幫助,這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成,我還是要繼續活在世上,為什麼呢?因為我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別人,我希望讓大家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關心著大家的人,這是我的想法。要不然有時太急於想幫助別人,生起很大的執著的話,有時反而不見得有用。因此,我覺得能夠幫到最好,就算無法幫到各位,但是因為存有一念利益各位的心,就算只是一件小小的能夠幫助各位得到快樂的事,我隨時都希望能夠做到。
接著是正行的部分,第二個偈文。
自身本尊像國王一樣,
如果他守不住基礎穩固的王城,
像臣民一樣的空行母就不會聚集,
所以請用專注的心去修持本尊。
這是大手印五支證道歌的第二個口訣。
首先釋文。各位可能不懂,因此我先作逐字的解釋。
「自身本尊像國王一樣」,比喻一位國王,擁有很多臣民。喻意是什麼呢?自己的蘊界處,也就是自己的色、受、想等蘊界處,本來就是本尊,從自性清淨的角度來說,自身就是本尊,就是佛,遠離一切垢染。雖然本質是本尊,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凡夫相,透過我們凡夫的五根,甫一接觸任何顯相,就強烈地執著他是實有存在。由於這個執著,使得本有的本尊無法展現。因此,為了清淨凡夫的執著而修持本尊的生起次第,要點是清楚觀想本尊相貌、生起佛慢、具有淨觀,這是生起次第的三個要點。如果觀修具備三個要點的生起次第,「像臣民一樣的空行母就會聚集」,意思是如是觀修的話,就能夠自在攝集一切輪涅萬法,能夠遍知輪涅一切萬法,證得遍知佛果,能夠自在受用輪涅一切功德。這是喻意。比喻為國王,國王若是善能執政,就能夠聚集群眾,王政、王位才得以鞏固。
在座很多人都在做本尊瑜伽的觀修,因此生起次第的清晰穩固是很重要的。針對這一點,我無法做太深奧的解釋,雖然很多時候,我們藏族的習慣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很複雜。但是,現在我要反過來,把複雜的變成簡單的來做一些解釋。
這個偈文有兩個重點,
這是大手印五支證道歌的第二個口訣。
首先釋文。各位可能不懂,因此我先作逐字的解釋。
「自身本尊像國王一樣」,比喻一位國王,擁有很多臣民。喻意是什麼呢?自己的蘊界處,也就是自己的色、受、想等蘊界處,本來就是本尊,從自性清淨的角度來說,自身就是本尊,就是佛,遠離一切垢染。雖然本質是本尊,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凡夫相,透過我們凡夫的五根,甫一接觸任何顯相,就強烈地執著他是實有存在。由於這個執著,使得本有的本尊無法展現。因此,為了清淨凡夫的執著而修持本尊的生起次第,要點是清楚觀想本尊相貌、生起佛慢、具有淨觀,這是生起次第的三個要點。如果觀修具備三個要點的生起次第,「像臣民一樣的空行母就會聚集」,意思是如是觀修的話,就能夠自在攝集一切輪涅萬法,能夠遍知輪涅一切萬法,證得遍知佛果,能夠自在受用輪涅一切功德。這是喻意。比喻為國王,國王若是善能執政,就能夠聚集群眾,王政、王位才得以鞏固。
在座很多人都在做本尊瑜伽的觀修,因此生起次第的清晰穩固是很重要的。針對這一點,我無法做太深奧的解釋,雖然很多時候,我們藏族的習慣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很複雜。但是,現在我要反過來,把複雜的變成簡單的來做一些解釋。
這個偈文有兩個重點,
第一是具備明晰、佛慢和淨觀的生起次第。接著是自在攝集輪涅。有這兩個部分,一個是修持,一個是結果。也就是說透過這樣的修持會得到什麼成果呢?就是自在攝集輪涅萬法。
這兩個部分,首先我要解釋明晰和佛慢的部分。
所謂明晰,是指生起次第觀修的本尊相非常清晰,例如顏色、裝束等都非常清晰。
例如我的後面是教主釋迦牟尼佛像,是化身佛的裝束,現出家相,這個相貌比較容易觀想。因為觀修的前提是,你要對所觀的對象有所認識。然而許多時候,當我們觀想藏族畫的金剛總持時,首先你們可能要先學習畫畫,瞭解熟悉西藏式的形象和裝飾等。每個畫家的作品都有些差別,面部表情也各有不同,到底哪個才是金剛總持呢?有時我們都攪糊塗了,不知道要怎麼觀想了。到底金剛總持的裝飾長什麼樣?我們都想要觀想得正確清楚。例如一個人會很熟悉自己的衣服,或者自己穿戴的裝飾,它的形狀、與眾不同的特徵等,因為是自己的首飾,因此會很熟悉。我們觀修時也需要這樣才行。因為自己觀想為本尊了,如果穿戴的都是自己沒有看過而不熟悉的裝飾,那會很奇怪的。例如一個從未見過西藏裝飾的外國人,一下要他穿戴起來是會怪怪的。這一點我們應該想一想。
我的想法是,本尊除了顏色和法器有固定之外,雖然相貌可能也差不多,但是卻沒有一定,因為確切的相貌,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那麼應該怎麼樣觀想呢?過去在藏地,最開始塑造度母的相貌時,大家都在問:度母的容貌應該塑造成什麼樣子呢?經過不斷地討論之後,決定以藏地最美的一位女孩為標準,而塑造了第一尊度母相。是有這麼一段歷史的。不這麼作也不行,因為沒有人知道度母真正的相貌。甚至親見本尊的許多上師所看到的同一本尊,也有不同的相貌,所以真實相貌很難知道。因此,各位觀修的時候,如果硬要觀想成唐卡所畫的一樣,有時會很彆扭,太刻意去觀想,反而觀出的只是一幅刻板的畫像而已,毫無生氣。由於觀想出來的要活生生的,因此我們可以先想一個你覺得長相莊嚴的人,這樣觀想應該是可以的。但是還是得好好想,不能胡思亂想一通,例如金頭髮的可能就不行,佛菩薩大都是黑頭髮的喔。因此,還是得謹慎思惟。總之,本尊的相貌可以按照各自熟悉的人為例來觀修,應該就可以。同時,例如身上穿戴的裝飾,也不一定要觀想成和唐卡畫的一模一樣,現代的首飾珠寶可多了,全身上下都有裝飾,相信大家很熟悉的。當然不能胡思亂想奇怪的裝飾,但是可以各自合宜地作觀想,這樣各位觀想的本尊才會活生生的。
總的來說,例如觀修度母的時候,首先要對度母身相的特徵以及他穿戴裝束和首飾有所瞭解。接著,要能夠在自己心中勾畫出度母的相,這個相貌不是別人給你的,也不是依著哪幅畫想出來的,而是自己要在心中畫出度母的相貌。首先認識特徵,之後要能夠在心中塑造出度母的真身。這樣你的觀修才會容易,要不然,總是看著別人所畫的相而觀是很困難的,因為你並不熟悉,那就不是修行了,而是欣賞一幅畫而已,不是修行。所謂修行,是指從頭到尾,都在你的心中顯現著。因此,度母的相貌不是從外投射到心中的一幅影像,而是從自己心中顯露出來的。這點非常重要。尤其觀修時,雖然有的教法說要把本尊的某個部位,例如眼睛等要觀得特別清晰,但是這並不容易。比如你心中想著一位好朋友,如果你把他每個部位都要想清楚,你反而不知道怎麼去想了。但是你整體的想這位朋友時,會比較容易。每個部位都去想的話,你是想不出什麼的。所以要整體地去想,認知他有就行了。事實上我們很難像是親眼看到一般的,把每個部分都在心中想清楚。所以,觀想一個包含了每個細節例如眼睛的整體就可以了。
有時候會滿好笑的,例如有人想著度母的特徵:妙色莊嚴,身形白色,長髮烏黑油亮,同時如果這個人認為自己也滿漂亮的話,她可能會想:不是觀想自己就好了嗎?我也白白的呀!頭髮也挺長呀!自己也挺不錯的!總之,如同之前所說,觀想的本尊特徵都要圓滿,例如度母具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這些都要知道,然後才開始觀想。我們心中要生起度母的影象,不見得盡如己意,但是要儘量觀想出來,總之要本來就可能對度母完全沒有概念,但是要盡力觀想出來,雖然有時不見得觀想得完全,例如有時生起次第修得不好,結果本尊的頭不見了;或者觀想出了下半身,上半身就不見了;或者觀想了上半身,下半身又消失了。因為不會觀想,佛菩薩都只有半身。例如觀想度母,我們把上半身觀想得清晰不已,但是下半身卻模模糊糊;或者下半身清楚,上半身模糊等各種問題。總之,慢慢來,才會逐漸清楚,不會一開始就觀想得很標準的。一開始修行時,是有次第的;如果一開始就圓滿了,就好像一開始修就成佛了,那也滿奇怪的。因此,修行是有次第的。
接下來「自在攝集萬法」的部分就不用說了,以後慢慢到了能夠自在攝集萬法的時候再說吧!現在也沒有這個能力攝集。接下來第三個偈文。
像雪山一樣的上師四身上,
所謂明晰,是指生起次第觀修的本尊相非常清晰,例如顏色、裝束等都非常清晰。
例如我的後面是教主釋迦牟尼佛像,是化身佛的裝束,現出家相,這個相貌比較容易觀想。因為觀修的前提是,你要對所觀的對象有所認識。然而許多時候,當我們觀想藏族畫的金剛總持時,首先你們可能要先學習畫畫,瞭解熟悉西藏式的形象和裝飾等。每個畫家的作品都有些差別,面部表情也各有不同,到底哪個才是金剛總持呢?有時我們都攪糊塗了,不知道要怎麼觀想了。到底金剛總持的裝飾長什麼樣?我們都想要觀想得正確清楚。例如一個人會很熟悉自己的衣服,或者自己穿戴的裝飾,它的形狀、與眾不同的特徵等,因為是自己的首飾,因此會很熟悉。我們觀修時也需要這樣才行。因為自己觀想為本尊了,如果穿戴的都是自己沒有看過而不熟悉的裝飾,那會很奇怪的。例如一個從未見過西藏裝飾的外國人,一下要他穿戴起來是會怪怪的。這一點我們應該想一想。
我的想法是,本尊除了顏色和法器有固定之外,雖然相貌可能也差不多,但是卻沒有一定,因為確切的相貌,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那麼應該怎麼樣觀想呢?過去在藏地,最開始塑造度母的相貌時,大家都在問:度母的容貌應該塑造成什麼樣子呢?經過不斷地討論之後,決定以藏地最美的一位女孩為標準,而塑造了第一尊度母相。是有這麼一段歷史的。不這麼作也不行,因為沒有人知道度母真正的相貌。甚至親見本尊的許多上師所看到的同一本尊,也有不同的相貌,所以真實相貌很難知道。因此,各位觀修的時候,如果硬要觀想成唐卡所畫的一樣,有時會很彆扭,太刻意去觀想,反而觀出的只是一幅刻板的畫像而已,毫無生氣。由於觀想出來的要活生生的,因此我們可以先想一個你覺得長相莊嚴的人,這樣觀想應該是可以的。但是還是得好好想,不能胡思亂想一通,例如金頭髮的可能就不行,佛菩薩大都是黑頭髮的喔。因此,還是得謹慎思惟。總之,本尊的相貌可以按照各自熟悉的人為例來觀修,應該就可以。同時,例如身上穿戴的裝飾,也不一定要觀想成和唐卡畫的一模一樣,現代的首飾珠寶可多了,全身上下都有裝飾,相信大家很熟悉的。當然不能胡思亂想奇怪的裝飾,但是可以各自合宜地作觀想,這樣各位觀想的本尊才會活生生的。
總的來說,例如觀修度母的時候,首先要對度母身相的特徵以及他穿戴裝束和首飾有所瞭解。接著,要能夠在自己心中勾畫出度母的相,這個相貌不是別人給你的,也不是依著哪幅畫想出來的,而是自己要在心中畫出度母的相貌。首先認識特徵,之後要能夠在心中塑造出度母的真身。這樣你的觀修才會容易,要不然,總是看著別人所畫的相而觀是很困難的,因為你並不熟悉,那就不是修行了,而是欣賞一幅畫而已,不是修行。所謂修行,是指從頭到尾,都在你的心中顯現著。因此,度母的相貌不是從外投射到心中的一幅影像,而是從自己心中顯露出來的。這點非常重要。尤其觀修時,雖然有的教法說要把本尊的某個部位,例如眼睛等要觀得特別清晰,但是這並不容易。比如你心中想著一位好朋友,如果你把他每個部位都要想清楚,你反而不知道怎麼去想了。但是你整體的想這位朋友時,會比較容易。每個部位都去想的話,你是想不出什麼的。所以要整體地去想,認知他有就行了。事實上我們很難像是親眼看到一般的,把每個部分都在心中想清楚。所以,觀想一個包含了每個細節例如眼睛的整體就可以了。
有時候會滿好笑的,例如有人想著度母的特徵:妙色莊嚴,身形白色,長髮烏黑油亮,同時如果這個人認為自己也滿漂亮的話,她可能會想:不是觀想自己就好了嗎?我也白白的呀!頭髮也挺長呀!自己也挺不錯的!總之,如同之前所說,觀想的本尊特徵都要圓滿,例如度母具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這些都要知道,然後才開始觀想。我們心中要生起度母的影象,不見得盡如己意,但是要儘量觀想出來,總之要本來就可能對度母完全沒有概念,但是要盡力觀想出來,雖然有時不見得觀想得完全,例如有時生起次第修得不好,結果本尊的頭不見了;或者觀想出了下半身,上半身就不見了;或者觀想了上半身,下半身又消失了。因為不會觀想,佛菩薩都只有半身。例如觀想度母,我們把上半身觀想得清晰不已,但是下半身卻模模糊糊;或者下半身清楚,上半身模糊等各種問題。總之,慢慢來,才會逐漸清楚,不會一開始就觀想得很標準的。一開始修行時,是有次第的;如果一開始就圓滿了,就好像一開始修就成佛了,那也滿奇怪的。因此,修行是有次第的。
接下來「自在攝集萬法」的部分就不用說了,以後慢慢到了能夠自在攝集萬法的時候再說吧!現在也沒有這個能力攝集。接下來第三個偈文。
像雪山一樣的上師四身上,
如果虔誠心的陽光不照射的話,
加持的水就不會流出,
所以,請用專注的心去修持此虔誠。
我會簡略的作說明。
上師四身,比喻如雪山。虔誠心的祈請,比喻如太陽。由於虔誠心的祈請而得到加持,比喻如陽光融化雪水。
這個比喻在現今尤其貼切,因為現今很多弟子過於虔誠,過度虔誠的驕陽一生起,讓上師都汗流浹背了。因為太虔誠,讓上師都熱到流汗,這也挺好。
過去來說,西藏的雪山是因為陽光照射而融化,但是現在有global warming(全球氣溫暖化),我們也不用等太陽升起了。因此,祝願「溫室效應的虔誠」能夠增長!
我也沒有辦法說太多,這裡提到要對上師的虔誠,好像自己裝成上師要各位虔誠一樣,這樣不太好。因此,要不要對上師虔誠,請各位自己作決定。至於該怎麼樣有虔誠心呢?是上師和弟子雙方面的事情。雖然上師要圓滿具德,但是主要能否生起虔誠心,還是在於弟子這方面。這主要是屬於弟子的修持。上師是否具德?他是否是可以虔誠的對象?同時自己該怎麼樣生起虔誠?這些都是自己要好好思考的。因此,我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
但是,我希望各位的心中,能夠具備真實的虔誠心。事實上,真實的虔誠和信心,不需要什麼原因和解釋,它是自然的,一見到上師身的功德,心自然就轉變,而生起虔誠心。虔誠,是證悟究竟實相最近的一個法門,因此,如果虔誠是靠文字語言能夠造作出來的話,那可能每個人都已經證得法性實相了。因此,虔誠不是文字,而是自心的改變。希望各位的心能夠改變。這是我的祈願。
接下來是給予菩薩戒。之前很多人請求給予菩薩戒,希望這些人都在場。
菩薩戒有分為發願持守願菩提心戒以及持守完整菩提心戒兩種。或許不能稱為僅持守願菩提心戒,總之,意思是僅發願希望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果。發這個利眾成佛的願望之後,同時發願不捨棄這個戒,具有這個誓言的話,那就須要持守菩薩戒的諸多學處。但是如果沒有誓言而說不捨棄這個戒,就僅僅是發願利眾成佛的話,那就不會特別有悔犯戒律、悔犯根本墮罪的問題,而是能夠在心中種下菩提心戒的種子。因此,請各位自己決定。我認為對各位來說,沒有根本戒,僅是帶著利益一切眾生成佛的心而領受這個戒,也是很好的。要不然,覺得這個戒很好就一股熱情的受了這個戒,但是之後又無法好好持守根本戒律,那樣的話,會覺得不安心的。如果是真地想要好好持守菩薩戒的話,之前就要做好周全的準備,深思熟慮之後,再領受這個戒。要不然只是聽說有這個戒好,好像一聽到好東西就想買一樣的話,那是不行的。
各位沒有地方可跪,本來各位就是帶著信心歡喜心而來,我想就不用跪了,合掌就可以。因為場地的關係。接著請跟著念。
你們(指台上的人)有地方呀!
跟著我念。
喇嘛 嘉哇 誰界 囊 達喇 孔巴 則堵梭。(祈求上師、佛陀與菩薩眾鑑知我。)
強曲 寧波 企己 琶,(直至菩提藏)
我會簡略的作說明。
上師四身,比喻如雪山。虔誠心的祈請,比喻如太陽。由於虔誠心的祈請而得到加持,比喻如陽光融化雪水。
這個比喻在現今尤其貼切,因為現今很多弟子過於虔誠,過度虔誠的驕陽一生起,讓上師都汗流浹背了。因為太虔誠,讓上師都熱到流汗,這也挺好。
過去來說,西藏的雪山是因為陽光照射而融化,但是現在有global warming(全球氣溫暖化),我們也不用等太陽升起了。因此,祝願「溫室效應的虔誠」能夠增長!
我也沒有辦法說太多,這裡提到要對上師的虔誠,好像自己裝成上師要各位虔誠一樣,這樣不太好。因此,要不要對上師虔誠,請各位自己作決定。至於該怎麼樣有虔誠心呢?是上師和弟子雙方面的事情。雖然上師要圓滿具德,但是主要能否生起虔誠心,還是在於弟子這方面。這主要是屬於弟子的修持。上師是否具德?他是否是可以虔誠的對象?同時自己該怎麼樣生起虔誠?這些都是自己要好好思考的。因此,我沒有什麼特別要說的。
但是,我希望各位的心中,能夠具備真實的虔誠心。事實上,真實的虔誠和信心,不需要什麼原因和解釋,它是自然的,一見到上師身的功德,心自然就轉變,而生起虔誠心。虔誠,是證悟究竟實相最近的一個法門,因此,如果虔誠是靠文字語言能夠造作出來的話,那可能每個人都已經證得法性實相了。因此,虔誠不是文字,而是自心的改變。希望各位的心能夠改變。這是我的祈願。
接下來是給予菩薩戒。之前很多人請求給予菩薩戒,希望這些人都在場。
菩薩戒有分為發願持守願菩提心戒以及持守完整菩提心戒兩種。或許不能稱為僅持守願菩提心戒,總之,意思是僅發願希望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果。發這個利眾成佛的願望之後,同時發願不捨棄這個戒,具有這個誓言的話,那就須要持守菩薩戒的諸多學處。但是如果沒有誓言而說不捨棄這個戒,就僅僅是發願利眾成佛的話,那就不會特別有悔犯戒律、悔犯根本墮罪的問題,而是能夠在心中種下菩提心戒的種子。因此,請各位自己決定。我認為對各位來說,沒有根本戒,僅是帶著利益一切眾生成佛的心而領受這個戒,也是很好的。要不然,覺得這個戒很好就一股熱情的受了這個戒,但是之後又無法好好持守根本戒律,那樣的話,會覺得不安心的。如果是真地想要好好持守菩薩戒的話,之前就要做好周全的準備,深思熟慮之後,再領受這個戒。要不然只是聽說有這個戒好,好像一聽到好東西就想買一樣的話,那是不行的。
各位沒有地方可跪,本來各位就是帶著信心歡喜心而來,我想就不用跪了,合掌就可以。因為場地的關係。接著請跟著念。
你們(指台上的人)有地方呀!
跟著我念。
喇嘛 嘉哇 誰界 囊 達喇 孔巴 則堵梭。(祈求上師、佛陀與菩薩眾鑑知我。)
強曲 寧波 企己 琶,(直至菩提藏)
桑傑 囊喇 嘉蘇 企,(皈命諸佛陀)
卻倘 強去 森巴 宜,(正法與菩薩)
措喇 迪行 嘉蘇 企,(僧眾亦皈依)
幾達 溫幾 得謝 幾,(如往昔善逝)
強去 兔尼 皆巴 倘,(發起菩提心)
強去 森杯 拉巴 喇,(於菩薩學處)
迪達 仁行 內把 搭,(次第亦安住)
迪行 著喇 噴敦 堵(如是為利生)
強取 森你 皆吉 行,(我發菩提心)
迪行 堵你 臘巴 郎,(於菩薩學處)
忍巴 行堵 臘巴 己,(次第勤修學)
在佛陀成道的聖地,我們在前方虛空中,觀想佛陀以成道時的法相端坐著,他的下方有菩薩眾,傳承祖師以及和各自有法緣信心的上師。在他們的面前,我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接受菩薩戒,這樣以聖眾為證,會更有力量。
第二遍強曲 寧波 企己 琶,(直至菩提藏)
在佛陀成道的聖地,我們在前方虛空中,觀想佛陀以成道時的法相端坐著,他的下方有菩薩眾,傳承祖師以及和各自有法緣信心的上師。在他們的面前,我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接受菩薩戒,這樣以聖眾為證,會更有力量。
第二遍強曲 寧波 企己 琶,(直至菩提藏)
桑傑 囊喇 嘉蘇 企,(皈命諸佛陀)
卻倘 強去 森巴 宜,(正法與菩薩)
措喇 迪行 嘉蘇 企,(僧眾亦皈依)
幾達 溫幾 得謝 幾,(如往昔善逝)
強去 兔尼 皆巴 倘,(發起菩提心)
強去 森杯 拉巴 喇,(於菩薩學處)
迪達 仁行 內把 搭,(次第亦安住)
迪行 著喇 噴敦 堵(如是為利生)
強取 森你 皆吉 行,(我發菩提心)
迪行 堵你 臘巴 郎,(於菩薩學處)忍巴 行堵 臘巴 己,(次第勤修學)
接著念完第三遍之後,各位要想自己得到戒了。
接著念完第三遍之後,各位要想自己得到戒了。
強曲 寧波 企己 琶,(直至菩提藏)
桑傑 囊喇 嘉蘇 企,(皈命諸佛陀)
卻倘 強去 森巴 宜,(正法與菩薩)
措喇 迪行 嘉蘇 企,(僧眾亦皈依)
幾達 溫幾 得謝 幾,(如往昔善逝)
強去 兔尼 皆巴 倘,(發起菩提心)
強去 森杯 拉巴 喇,(於菩薩學處)
迪達 仁行 內把 搭,(次第亦安住)
迪行 著喇 噴敦 堵(如是為利生)
強取 森你 皆吉 行,(我發菩提心)
迪行 堵你 臘巴 郎,(於菩薩學處)
忍巴 行堵 臘巴 己,(次第勤修學)
這個時候,各位要想,在自己心中:為利眾生成佛、得到究竟喜樂的心已經生起了。
這樣就可以了。Please sit down.
(大眾鼓掌)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受了菩薩戒而鼓掌,非常好。
之後回向。我自己要先念一段回向文。
這個時候,各位要想,在自己心中:為利眾生成佛、得到究竟喜樂的心已經生起了。
這樣就可以了。Please sit down.
(大眾鼓掌)這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受了菩薩戒而鼓掌,非常好。
之後回向。我自己要先念一段回向文。
第三天〈2007年12月21日〉
首先問候大家,接著講解大手印五支證道歌。
今天是最後一天──第三天的課程,由於今年是祈願法會第二十五周年,事情比較多,因此,課程只有三天。但是,我覺得這樣時間也剛好,今天最後一天,可以把大手印五支講解完。今天講兩個偈文,一是正行大手印,二是回向的方式。
接著我會給予自己撰寫的四不共加行的口傳。
這一次講解了大手印,雖然不在計畫之內,附帶的,我覺得給予這部大手印五支的口傳也很好。
More, I have more. (還沒有講完,還有一些要口傳的。)
很多人請求我給予第三世大寶法王讓炯多傑撰寫的大手印祈願文的口傳,這篇願文不長,因此我也會給予口傳。
接著是一些零星的咒語的口傳,例如觀音菩薩、度母的咒語等。這次祈願法會修持不動佛儀軌,我自己也對不動佛儀軌很有興趣,因此我想給予各位不動佛咒語的口傳,應該是可以的。
今天進入大手印的正行,是第四個偈文,這一個偈說明了大手印正行的修持。
像廣大虛空一樣的心性上,
首先問候大家,接著講解大手印五支證道歌。
今天是最後一天──第三天的課程,由於今年是祈願法會第二十五周年,事情比較多,因此,課程只有三天。但是,我覺得這樣時間也剛好,今天最後一天,可以把大手印五支講解完。今天講兩個偈文,一是正行大手印,二是回向的方式。
接著我會給予自己撰寫的四不共加行的口傳。
這一次講解了大手印,雖然不在計畫之內,附帶的,我覺得給予這部大手印五支的口傳也很好。
More, I have more. (還沒有講完,還有一些要口傳的。)
很多人請求我給予第三世大寶法王讓炯多傑撰寫的大手印祈願文的口傳,這篇願文不長,因此我也會給予口傳。
接著是一些零星的咒語的口傳,例如觀音菩薩、度母的咒語等。這次祈願法會修持不動佛儀軌,我自己也對不動佛儀軌很有興趣,因此我想給予各位不動佛咒語的口傳,應該是可以的。
今天進入大手印的正行,是第四個偈文,這一個偈說明了大手印正行的修持。
像廣大虛空一樣的心性上,
如果妄念的雲海不散的話,
兩種智慧的星星就不會明亮,
所以,請用專注的心去修持此無念。
首先作釋文。
這裡提到心性,心性的本質就是空性,這裡比喻為虛空,心的本質空性如同虛空,雖然本自清淨無染,但是被暫時的蓋障所蒙蔽。如果這個蓋障垢染不清除的話,如同虛空的烏雲不散去,本來具有的如所有、盡所有智慧的功德將無法展現;如同烏雲不散,就看不到廣大虛空中的星辰。
如果是一個有大手印修證的人來說,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安住在大手印的自性當中。
但是由於今天是解釋,因此不須禪修入定,而是給予解釋。
這裡談到「心性」,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法性。所謂心的法性,首先,萬法都有它各自的特性,以及普遍的通性兩部分。例如心的特性是「明覺」,也就是清明和覺知,這就是心不同於其他東西的特性。但是,心的法性,本來無存、無實、無相等,這些和萬法的無存、無相和無實性共通一致。從這個本性的角度來說,萬法的本性是共通一致的。
因此,心的空性和萬法的空性,一致無別,唯一法性,無有分別。因此,如果能夠證知和自己最接近的心的空性的話,就能夠證知萬法的空性,因為兩者毫無分別。
本來無實的空性到底是什麼?心性上的空性和萬法的空性到底指的是什麼?平時,我們會透過「找心」的禪修口訣來瞭解,透過觀察心的顏色、形狀,心的來去,觀察心的生、住、滅各方面,觀察心從何處生、何處滅等。這樣觀察之後,發覺找不到任何東西時,會知道這就是空性,由於什麼都找不到,才會知道空性的意思。但是這只是想出來的空性,是透過思惟而產生的空性。其實,我們在思惟找心之前,都已經先入為主的認定一切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相信一定有一個什麼東西存在,不會什麼都沒有的。因此,怎麼樣能夠讓存在的變成不存在呢?是靠刻意思惟做到的,大部分人的找心都是這樣,並不是無造作的自然經驗。因此,很多人刻意地努力思惟,想要把他認為「存在」的東西變成「不存在」,並且認定這樣就是心的本質。事實上,這是空性嗎?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我認為,事實上,一切萬法存在的當下,它就沒有實質性。自己一顯現、一經驗的當下,就沒有真實性。這個「顯而無實」,不是透過觀察、分析而造成的,而是本來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因此,如果能夠證知「顯而無實」的話,不是透過思惟,大概才算是對空性有一些瞭解。但是,這個顯而無實,首先,我們自己對空性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因此我們總是會想要去空掉什麼,卻又偏偏空不掉,而覺得煩惱。就好像一個容器,你想要把它空掉卻總是清不空,但是你持續費力的把容器中的東西拿出來,當你拿完了裡面的東西,你會認為:喔,這就是空性了。事實上,那個容器本身,無論有沒有東西在裡面,它本身都包含有空的性質,這個空並不是指空性的空,是它本身具有的空的部分。但是,我們不懂得怎麼樣使用這個空,卻固執地要把自己認為的空性給作出來,努力地清理東西,以為這樣才能夠得到空性。因此,雖然的確禪修前要對空性有一些知識,但是真實的空性,它是顯而無實的,完全不須要刻意去思惟和分析。當你證悟「顯而無實」的時候,你再也不須要去阻止什麼,空掉什麼,或者作出什麼空性,而是萬法存在的當下,或者說在你心中顯現的當下,空性同時在你心中生起;空性生起的當下,你也知道任何顯相都不是真實。我想這樣應該就是「顯而無實」的意思。
總之,所謂證悟空性,並不是要阻止外在的顯相,或者說清除那些文字上、顯相上的東西,這樣做是不行的。證悟空性與否,不在於外相有沒有被清除,問題在於內在的一種「實執」。這種實執認為一切都真實存在,你一看到就想要用手去碰,就想使用,你甚至從來沒有懷疑過東西其實不存在,你馬上就相信他是真實的。例如一個新東西,你並不知道它的用處,但是你一看到就馬上用手去拿。你完全沒有注意可能這個東西會刺到你。我們會這樣做,都是因為受到了無明的驅使。但是事實上,證悟空性與否,問題不在於外在的顯相是否被清除,而在於自己內心是否還有執著。當執著消除了,外在的景象不僅不會造成空性的障礙,甚至能夠成為空性的助緣。例如,國外有一種東西(Mirage Hologram Generator)(全像圖產生器),他有兩個盤子,盤子中間都是玻璃,上面的玻璃盤中間有一個洞,下面的玻璃盤可以放一個小豬的玩偶或一朵花,然後一闔上,上面的洞就會有影像──例如那朵花的影像出來。但是事實上花在裡面,並沒有在外面;你想抓那朵花,但是卻碰不到。
有這一種東西的,叫什麼呢?
他有兩個盤子,然後可以關起來,下面的盤子是玻璃做的,透明的。上面的也是玻璃,兩個闔起來,中間可以放一個小東西,放好後,兩頭關起來。上面的盤子中間有一個小洞,可以看到裡面的東西,但是因為下面的盤子是玻璃,所以那個東西的影像會投射到上面的盤子,然後上面的影像再反射下來,讓中間的東西會生出影像。因此,你會以為真有一朵花,但是你卻碰不到,因為那朵花其實在裡面。
大家可能知道那是什麼。
說太多也攪不懂。總的來說,這樣行持,能夠得到大手印殊勝成就,無造作的覺受得以生起,並且和萬物實際的情況愈來愈接近。我們平時的情況是:心中一想到什麼,空性就沒了;空性一生起,心中又容不下什麼東西了。但是我們看到自然界容得下萬物,也容下了空性。為什麼能夠這樣呢?因為大自然沒有造作,本來如是。雖然一切本是自然,但是我們的妄心造作出很多虛構的東西,就不再自然了。因此,心中容不下任何不造作。總的來說,為了要能夠生起不造作的覺受,大手印的禪修提到,最重要地是要依靠上師的加持。首先,要依止一位具備德行,具備大手印傳承,ㄧ位能夠給予大手印加持的上師。依止這樣一位具德的上師之後,該做什麼呢?上師會指引你「這就是大手印」。接受上師指引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信心,需要強烈的信心。信心是不須要作意分析的,就是單純的相信,信心本身就是不造作,然而只要一思惟就變成造作了。因此,相信「這就是了」的信心,相信「萬法本質就是這樣」的信心。雖然信心有很多種,但是這裡是要具備這樣的信心。首先,先觀察是否真是這樣,有了更深的瞭解後,當你能夠起信的時候,就生起信心,並且安住其中。總之,無論上師是否真地指引了大手印的意義,或者指引上有一些小錯誤,但是因為上師具備加持,而自己具有「這個就是」的信心,由於這個虔誠信心的力量,因此,就算無法依靠上師的加持而得解脫,但是因為自身虔誠信心的力量,還是能夠得到解脫。就算上師指引時,在文字語言有些許錯誤,但是透過自身的信心和傳承上師的加持,自心還是能夠生起證悟。因此,大手印大致這樣。
最後一個偈文:
兩種資糧的如意寶上,
首先作釋文。
這裡提到心性,心性的本質就是空性,這裡比喻為虛空,心的本質空性如同虛空,雖然本自清淨無染,但是被暫時的蓋障所蒙蔽。如果這個蓋障垢染不清除的話,如同虛空的烏雲不散去,本來具有的如所有、盡所有智慧的功德將無法展現;如同烏雲不散,就看不到廣大虛空中的星辰。
如果是一個有大手印修證的人來說,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安住在大手印的自性當中。
但是由於今天是解釋,因此不須禪修入定,而是給予解釋。
這裡談到「心性」,就是心的本性、心的法性。所謂心的法性,首先,萬法都有它各自的特性,以及普遍的通性兩部分。例如心的特性是「明覺」,也就是清明和覺知,這就是心不同於其他東西的特性。但是,心的法性,本來無存、無實、無相等,這些和萬法的無存、無相和無實性共通一致。從這個本性的角度來說,萬法的本性是共通一致的。
因此,心的空性和萬法的空性,一致無別,唯一法性,無有分別。因此,如果能夠證知和自己最接近的心的空性的話,就能夠證知萬法的空性,因為兩者毫無分別。
本來無實的空性到底是什麼?心性上的空性和萬法的空性到底指的是什麼?平時,我們會透過「找心」的禪修口訣來瞭解,透過觀察心的顏色、形狀,心的來去,觀察心的生、住、滅各方面,觀察心從何處生、何處滅等。這樣觀察之後,發覺找不到任何東西時,會知道這就是空性,由於什麼都找不到,才會知道空性的意思。但是這只是想出來的空性,是透過思惟而產生的空性。其實,我們在思惟找心之前,都已經先入為主的認定一切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相信一定有一個什麼東西存在,不會什麼都沒有的。因此,怎麼樣能夠讓存在的變成不存在呢?是靠刻意思惟做到的,大部分人的找心都是這樣,並不是無造作的自然經驗。因此,很多人刻意地努力思惟,想要把他認為「存在」的東西變成「不存在」,並且認定這樣就是心的本質。事實上,這是空性嗎?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我認為,事實上,一切萬法存在的當下,它就沒有實質性。自己一顯現、一經驗的當下,就沒有真實性。這個「顯而無實」,不是透過觀察、分析而造成的,而是本來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因此,如果能夠證知「顯而無實」的話,不是透過思惟,大概才算是對空性有一些瞭解。但是,這個顯而無實,首先,我們自己對空性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因此我們總是會想要去空掉什麼,卻又偏偏空不掉,而覺得煩惱。就好像一個容器,你想要把它空掉卻總是清不空,但是你持續費力的把容器中的東西拿出來,當你拿完了裡面的東西,你會認為:喔,這就是空性了。事實上,那個容器本身,無論有沒有東西在裡面,它本身都包含有空的性質,這個空並不是指空性的空,是它本身具有的空的部分。但是,我們不懂得怎麼樣使用這個空,卻固執地要把自己認為的空性給作出來,努力地清理東西,以為這樣才能夠得到空性。因此,雖然的確禪修前要對空性有一些知識,但是真實的空性,它是顯而無實的,完全不須要刻意去思惟和分析。當你證悟「顯而無實」的時候,你再也不須要去阻止什麼,空掉什麼,或者作出什麼空性,而是萬法存在的當下,或者說在你心中顯現的當下,空性同時在你心中生起;空性生起的當下,你也知道任何顯相都不是真實。我想這樣應該就是「顯而無實」的意思。
總之,所謂證悟空性,並不是要阻止外在的顯相,或者說清除那些文字上、顯相上的東西,這樣做是不行的。證悟空性與否,不在於外相有沒有被清除,問題在於內在的一種「實執」。這種實執認為一切都真實存在,你一看到就想要用手去碰,就想使用,你甚至從來沒有懷疑過東西其實不存在,你馬上就相信他是真實的。例如一個新東西,你並不知道它的用處,但是你一看到就馬上用手去拿。你完全沒有注意可能這個東西會刺到你。我們會這樣做,都是因為受到了無明的驅使。但是事實上,證悟空性與否,問題不在於外在的顯相是否被清除,而在於自己內心是否還有執著。當執著消除了,外在的景象不僅不會造成空性的障礙,甚至能夠成為空性的助緣。例如,國外有一種東西(Mirage Hologram Generator)(全像圖產生器),他有兩個盤子,盤子中間都是玻璃,上面的玻璃盤中間有一個洞,下面的玻璃盤可以放一個小豬的玩偶或一朵花,然後一闔上,上面的洞就會有影像──例如那朵花的影像出來。但是事實上花在裡面,並沒有在外面;你想抓那朵花,但是卻碰不到。
有這一種東西的,叫什麼呢?
他有兩個盤子,然後可以關起來,下面的盤子是玻璃做的,透明的。上面的也是玻璃,兩個闔起來,中間可以放一個小東西,放好後,兩頭關起來。上面的盤子中間有一個小洞,可以看到裡面的東西,但是因為下面的盤子是玻璃,所以那個東西的影像會投射到上面的盤子,然後上面的影像再反射下來,讓中間的東西會生出影像。因此,你會以為真有一朵花,但是你卻碰不到,因為那朵花其實在裡面。
大家可能知道那是什麼。
說太多也攪不懂。總的來說,這樣行持,能夠得到大手印殊勝成就,無造作的覺受得以生起,並且和萬物實際的情況愈來愈接近。我們平時的情況是:心中一想到什麼,空性就沒了;空性一生起,心中又容不下什麼東西了。但是我們看到自然界容得下萬物,也容下了空性。為什麼能夠這樣呢?因為大自然沒有造作,本來如是。雖然一切本是自然,但是我們的妄心造作出很多虛構的東西,就不再自然了。因此,心中容不下任何不造作。總的來說,為了要能夠生起不造作的覺受,大手印的禪修提到,最重要地是要依靠上師的加持。首先,要依止一位具備德行,具備大手印傳承,ㄧ位能夠給予大手印加持的上師。依止這樣一位具德的上師之後,該做什麼呢?上師會指引你「這就是大手印」。接受上師指引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信心,需要強烈的信心。信心是不須要作意分析的,就是單純的相信,信心本身就是不造作,然而只要一思惟就變成造作了。因此,相信「這就是了」的信心,相信「萬法本質就是這樣」的信心。雖然信心有很多種,但是這裡是要具備這樣的信心。首先,先觀察是否真是這樣,有了更深的瞭解後,當你能夠起信的時候,就生起信心,並且安住其中。總之,無論上師是否真地指引了大手印的意義,或者指引上有一些小錯誤,但是因為上師具備加持,而自己具有「這個就是」的信心,由於這個虔誠信心的力量,因此,就算無法依靠上師的加持而得解脫,但是因為自身虔誠信心的力量,還是能夠得到解脫。就算上師指引時,在文字語言有些許錯誤,但是透過自身的信心和傳承上師的加持,自心還是能夠生起證悟。因此,大手印大致這樣。
最後一個偈文:
兩種資糧的如意寶上,
如果不用願心去擦拭的話,
想要的果實就不會成熟,
所以,請用專注的心去修持此回向。
自己積聚的善業,如同一顆無垢悅意的如意寶珠。但是如果不愛惜、不擦拭,隨意糟蹋的話,他將被灰塵覆蓋,最後都看不到寶珠了。我們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好好愛惜、擦拭,使其悅意無垢。同樣,無論我們積聚了什麼善業,如果被我執、我愛、自私的灰塵包住,那顆悅意的珍寶、珍貴的二資糧,由於被我執包住,它將不再精采。因此,要將珍寶展現出來,讓它的光彩展現,使眾人悅意歡喜。例如自己有一個珍寶,我們不應該放著,而應該展示給眾人,這樣才會眾人皆知。收藏著的話,只有自己知道而已。因此,為了成就自、他暫時和究竟的一切利益,我們要把自己所做的任何善資糧,回向給盡虛空一切眾生都能夠成就圓滿佛果。
呀,應該說完了。
接下來給予大手印前行的口傳。一般來說,我們平時修持的傳統大手印前行儀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總是口傳自己寫的這部四加行,有人可能會想:喔!你比較重視自己寫的前行儀軌。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是自己寫的儀軌,因此自己口傳比較好;而傳統的四加行儀軌,因為很多傳承的上師都有給予口傳,所以比較沒有關係。
接下來給予「大手印祈願文」的口傳。
接下來口傳一些咒語。
嗡 瑪尼 貝美 吽(觀音咒語)
嗡啊吽 班紮 咕嚕 貝瑪 悉地 吽(蓮華生大士咒語)
嗡 大勒 度大勒 度勒 梭哈(度母咒語)
嗡 啊惹 巴紮 那諦(文殊菩薩咒語)
得雅他 貝卡則 貝卡則 瑪哈貝卡則 惹紮 撒目 嘎諦 梭哈(藥師佛咒語)
嗡 阿彌 得瓦 士(阿彌陀佛咒語)
嗡 啊瑪 惹尼 子溫 迪也 梭哈(長壽佛咒語)
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咒語)
南無巴嘎瓦帝 阿閦鞞牙 達他嘎達雅 阿哈帝三藐三菩陀耶 得雅他 岡嘎呢 岡嘎呢 羅卓呢 羅卓呢 卓紮呢 卓紮呢 怛薩呢 怛薩呢 巴惹底哈納 巴惹底哈納 薩瓦 嗄嘛 巴染巴納尼昧 梭哈(不動佛咒語)【禮敬薄伽梵,阿閦鞞如來,阿羅漢正等覺佛。如是我等一切輪迴之諸惡業皆令焚燒、斷除。】【下載:不動佛咒語】
還有什麼咒語遺漏了嗎?如果所有佛菩薩的咒語都念,那可有好多卷經函要念了。
如果密咒全都念出來,就不珍貴了。
今晚沒有時間唱誦Ah World(世界啊)了,我還有一些口傳要給,口傳完畢我也須要回去,你們還要練習「點燈祈願文」的唱誦。
如之前所說,這次給予大手印五支的教學,因此現在給予這個口傳。
首先我會給藏文,之後是英文、中文和韓文的口傳。還真是困難啊!由於我沒有什麼時間準備,現在一下子給各種語言的口傳,並不容易。因此可能會有錯誤,但是我實在沒有時間準備,因此,先跟各位說聲對不起。
藏文可要慢慢地、莊嚴地念,要不,在其他語言前可能會丟臉的。(給予藏文口傳)
藏文的內容,因為不同版本而有些出入。但是這一本的內容是直接從他(止貢究巴大師)的教言集中節錄的,因此可能比較正確。
接下來,是英語的口傳──用我破破的英語。事實上我的英語不是英語,而是藏式英語,所以不很標準。
我的英語老師是英國人,但是我總遇到很多從美國來的朋友,本來口音就沒有固定,再加上各國朋友的指正,因此到底是「啊」還是「依」,我也沒有攪懂,再加上自己的母語口音,因此,各種語言混亂之下,還滿好聽呢!
接下來華語的口傳,華語也很麻煩的。可能外國人不懂,就不說了,但是可能也知道的,就是華語裡也有普通話,有各地區的方言,例如台灣口音等,無論如何,一會兒我要說的是自己的華語,不管其他了。
(大手印五支證道歌中文口傳)
接下來是韓語口傳。
這次很多韓國朋友前來參加。因此,也不管自己韓語學得怎麼樣了,只希望他們歡喜就好。
我沒有什麼要多說了。這次各位前來參加祈願法會,大家能夠齊聚一堂,我真的非常歡喜,發自內心的,我想跟大家說聲「謝謝」!
放眼望去,我看到的是各位歡喜的容顏,我希望在未來,這幅美麗的景象,跟我永遠不分離。
沒有什麼要說了。這次我參予了祈願法會,就我個人來說,如果有積聚任何善業,全部回向給盡虛空一切眾生,尤其回向給各位,祝福各位一切如意圓滿。
又快要是新的一年了,因此,祝福各位新年快樂!我們都希望新年能夠有新希望,我以前也說過,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圓滿和我有緣、相信我的朋友們的心願。尤其,今天在座的各位來自世界各地,在你們的國家裡,有很多我認識的朋友,我總是想著他們。因此,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能夠在不同的國家裡和大家相見,這是我新年的願望。最後,再次祝福每一位新年快樂!
今天還要教哪一句藏語呢?大家…薩哇芒嘎浪(一切吉祥圓滿)!
自己積聚的善業,如同一顆無垢悅意的如意寶珠。但是如果不愛惜、不擦拭,隨意糟蹋的話,他將被灰塵覆蓋,最後都看不到寶珠了。我們不應該這樣。我們應該好好愛惜、擦拭,使其悅意無垢。同樣,無論我們積聚了什麼善業,如果被我執、我愛、自私的灰塵包住,那顆悅意的珍寶、珍貴的二資糧,由於被我執包住,它將不再精采。因此,要將珍寶展現出來,讓它的光彩展現,使眾人悅意歡喜。例如自己有一個珍寶,我們不應該放著,而應該展示給眾人,這樣才會眾人皆知。收藏著的話,只有自己知道而已。因此,為了成就自、他暫時和究竟的一切利益,我們要把自己所做的任何善資糧,回向給盡虛空一切眾生都能夠成就圓滿佛果。
呀,應該說完了。
接下來給予大手印前行的口傳。一般來說,我們平時修持的傳統大手印前行儀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總是口傳自己寫的這部四加行,有人可能會想:喔!你比較重視自己寫的前行儀軌。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是自己寫的儀軌,因此自己口傳比較好;而傳統的四加行儀軌,因為很多傳承的上師都有給予口傳,所以比較沒有關係。
接下來給予「大手印祈願文」的口傳。
接下來口傳一些咒語。
嗡 瑪尼 貝美 吽(觀音咒語)
嗡啊吽 班紮 咕嚕 貝瑪 悉地 吽(蓮華生大士咒語)
嗡 大勒 度大勒 度勒 梭哈(度母咒語)
嗡 啊惹 巴紮 那諦(文殊菩薩咒語)
得雅他 貝卡則 貝卡則 瑪哈貝卡則 惹紮 撒目 嘎諦 梭哈(藥師佛咒語)
嗡 阿彌 得瓦 士(阿彌陀佛咒語)
嗡 啊瑪 惹尼 子溫 迪也 梭哈(長壽佛咒語)
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咒語)
南無巴嘎瓦帝 阿閦鞞牙 達他嘎達雅 阿哈帝三藐三菩陀耶 得雅他 岡嘎呢 岡嘎呢 羅卓呢 羅卓呢 卓紮呢 卓紮呢 怛薩呢 怛薩呢 巴惹底哈納 巴惹底哈納 薩瓦 嗄嘛 巴染巴納尼昧 梭哈(不動佛咒語)【禮敬薄伽梵,阿閦鞞如來,阿羅漢正等覺佛。如是我等一切輪迴之諸惡業皆令焚燒、斷除。】【下載:不動佛咒語】
還有什麼咒語遺漏了嗎?如果所有佛菩薩的咒語都念,那可有好多卷經函要念了。
如果密咒全都念出來,就不珍貴了。
今晚沒有時間唱誦Ah World(世界啊)了,我還有一些口傳要給,口傳完畢我也須要回去,你們還要練習「點燈祈願文」的唱誦。
如之前所說,這次給予大手印五支的教學,因此現在給予這個口傳。
首先我會給藏文,之後是英文、中文和韓文的口傳。還真是困難啊!由於我沒有什麼時間準備,現在一下子給各種語言的口傳,並不容易。因此可能會有錯誤,但是我實在沒有時間準備,因此,先跟各位說聲對不起。
藏文可要慢慢地、莊嚴地念,要不,在其他語言前可能會丟臉的。(給予藏文口傳)
藏文的內容,因為不同版本而有些出入。但是這一本的內容是直接從他(止貢究巴大師)的教言集中節錄的,因此可能比較正確。
接下來,是英語的口傳──用我破破的英語。事實上我的英語不是英語,而是藏式英語,所以不很標準。
我的英語老師是英國人,但是我總遇到很多從美國來的朋友,本來口音就沒有固定,再加上各國朋友的指正,因此到底是「啊」還是「依」,我也沒有攪懂,再加上自己的母語口音,因此,各種語言混亂之下,還滿好聽呢!
接下來華語的口傳,華語也很麻煩的。可能外國人不懂,就不說了,但是可能也知道的,就是華語裡也有普通話,有各地區的方言,例如台灣口音等,無論如何,一會兒我要說的是自己的華語,不管其他了。
(大手印五支證道歌中文口傳)
接下來是韓語口傳。
這次很多韓國朋友前來參加。因此,也不管自己韓語學得怎麼樣了,只希望他們歡喜就好。
我沒有什麼要多說了。這次各位前來參加祈願法會,大家能夠齊聚一堂,我真的非常歡喜,發自內心的,我想跟大家說聲「謝謝」!
放眼望去,我看到的是各位歡喜的容顏,我希望在未來,這幅美麗的景象,跟我永遠不分離。
沒有什麼要說了。這次我參予了祈願法會,就我個人來說,如果有積聚任何善業,全部回向給盡虛空一切眾生,尤其回向給各位,祝福各位一切如意圓滿。
又快要是新的一年了,因此,祝福各位新年快樂!我們都希望新年能夠有新希望,我以前也說過,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圓滿和我有緣、相信我的朋友們的心願。尤其,今天在座的各位來自世界各地,在你們的國家裡,有很多我認識的朋友,我總是想著他們。因此,希望在新的一年裡,我能夠在不同的國家裡和大家相見,這是我新年的願望。最後,再次祝福每一位新年快樂!
今天還要教哪一句藏語呢?大家…薩哇芒嘎浪(一切吉祥圓滿)!
轉載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