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1 03:14 am

瑜珈已成為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據統計超過300萬美國人,每星期至少練兩次瑜珈。龐大的瑜珈人口也帶來無限商機,2004年美國人花在瑜珈的費用總計超過29.5億美元,包括Nike等運動大廠也積極投入這塊市場。美聯社
瑜珈不僅是結合姿勢、呼吸與冥想的古老修行方式,現在在美國更是極具潛力的生意,吸引愈來愈多廠商投入這個市場,未來的發展不可限量。

瑜珈期刊(Yoga Journal)9月底在科羅拉多州山間小鎮Estes Park舉行的第11屆年會,就是最好的例子。這個結合會議、教學與產品展售於一身的活動,吸引全美眾多瑜珈教師及學員參與,他們花數百美元學費,參加由Shiva Rea

根據紐約市場研究機構Media-mark調查,每星期至少做兩次瑜珈的美國民眾,從2001年的130萬人倍增至今年的300萬人。今年春天超過1,000萬民眾表示,過去12個月之內至少練過一次瑜珈。
瑜珈期刊對將近4,800人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在瑜珈相關產品的支出,包括課程、服裝、書籍、瑜珈墊與旅遊行程,光2004年就有29.5億美元。
瑜珈在美國已成為時髦的生活方式,不論對傳統注重冥想的人士、鍛鍊耐力的馬拉松選手或是大學生,全都具有相當吸引力。Prana

瑜珈產品從利基市場逐漸獲得主流消費者青睞,從去年一項個案可見端倪。美國知名服飾兼珠寶品牌Liz Claiborne,買下由瑜珈界名人席歐多薩基斯(Beaver Theodosakis)夫婦13年前一手創立的瑜珈服飾廠商Prana。當時Prana業績已經達到3,000萬美元。
席歐多薩基斯說:「瑜珈毫無疑問是我們的品牌中最有知名度的一塊。」
瑜珈不只在美國市場上大放異彩,這股熱潮現在也飄洋過海至世界其他地方。Pure Yoga等瑜珈連鎖店最近在香港出現。瑜珈期刊也搭上這班列車,目前發行地點已遍及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及泰國,明年更將進軍香港和巴西。
瑜珈期刊發行人哈波說:「瑜珈已經擴展到更大的市場。這麼多人推出這方面的產品,他們都把握這股趨勢在市場上崛起。」
【2007/01/01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