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31

韋達大師2011年元月演講會



『幸福瑜珈---解決你的生命難題』 靜心工作坊

印度喜馬拉雅瑜珈傳承精神領袖

斯瓦米韋達. 帕若堤大師 (Swami Veda Bharati)

(心靈瑜珈、拙火瑜珈、幸福瑜珈)等暢銷書作者


主辨單位: 台灣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

協辦單位 ; 台灣明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演講會時間地點

高雄場:民國100年1月14日(週五)晚上7:00~9:30
場 地:高雄市蓮潭國際會館大禮堂
地 址:高雄市左營區崇得路801號
位置圖:http://www.gardenvilla.com.tw/big5/map.html

台北場:民國100年1月16日(週日)晚上7:00~9:30
場 地:台北市台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集思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
地 址: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地下一樓)
位置圖:http://www.meeting.com.tw/location.html


票價資訊

演講會每場次每人NT$1,200
1月10 日前完成報名繳費者,優惠特價每場NT$1,000.
單購演講會入場券,贈喜馬拉雅瑜珈靜心禪修手冊一本及韋達大師手印書卡一張(價值NT$400)

圖書套組:演講會單場票券一張加韋達大師三本著作,每套NT$2,100
1月10日前完成報名繳費者,優惠特價每組NT$1,600.
套組內容:單場次演講會入場券一張+心靈瑜珈,拙火瑜珈,幸福瑜珈各一本
購買圖書套組,贈大師簽印藏書票一套(內含5張藏書票)




【幸福瑜珈簡介】

☆ 國際瑜珈界權威導師斯瓦米韋達大師探索本性、關懷生命的啟迪之作
☆ 傳承千年的瑜珈心術,教你打開心結、平衡生活,體驗垂手可得的幸福感
·練習瑜珈,更重要的是要能學會與自己的內在交流。
·心中的結解開了,生活中的各種難題也能迎刃而解。
·人應該往自己的內在去探索,去到那無名無色、超越時空、天宇般廣袤的地方,
領受無所不在的心性之美。
瑜珈精神導師斯瓦米韋達認為,幸福的人生應該從修煉自己的心靈開始。
而練習瑜珈便是修煉心靈的上佳途徑。
本書共分九個篇章,分別從從守靜、內觀、寬心、修養、情緒等九個方面,
分享瑜珈泰斗斯瓦米韋達大師在學習、習練和教導瑜珈
過程中的豐富經驗與覺悟,細述如何通過瑜珈修行來認知情緒、克服焦慮、平靜
身心,以此釋放生命的創造性潛能,進而提升自我,實現身體、官能與心靈的相
互運作,以步向精神上的安然與圓滿人生為最終修行的目標。

Swami Veda Bharati斯瓦密韋達帕若堤簡介
一位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哲學大師,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精神顧問。在過去的52年間,他在全球各地傳授並提供靈性的指導。

Swami Veda 斯瓦密韋達在印度5000年梵語哲學家的傳統思想中被教養長大,他在九歲時被傳授Patanjali的瑜珈經,十一歲時被傳授吠陀經(印度最古的宗教文獻和文學作品的總稱)。身為一個對於Patanjali 瑜珈經的許多著作具有最全面評論的作者,Swami Veda斯瓦密韋達是一位卓越的詩人、學者、研究指導以及國際講師。

Swami Veda 斯瓦密韋達所有的知識都是由直覺而獲得,他榮獲最高學術學位,倫敦榮譽文學學士、倫敦文學碩士、荷蘭文學博士,都是在1965年六月到1967年六月間取得的學位。並應邀前往許多國家巡迴演講,包括北印度各地、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等國的印度團體、英國各地、斐濟、莫里提斯、東非及整個南印度。

1969年,Swami Veda 斯瓦密韋達遇見他的精神導師Swami Rama拉瑪大師,並被引導至最高禪修的瑜珈境界。他的導師喇嘛尊者曾著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大師在喜馬拉雅山》。

Swami Veda斯瓦密韋達研讀並通曉所有宗教的經典,熟悉17種流利程度不同的語言,讓他能傳授冥想給不同信仰的人們—印度教徒、佛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錫克教徒—在他們各自的經典及靜心的傳統中指導。因為他熟知所有冥想的傳統以及不同的東西方哲學學校,佛教徒被傳授佛教咒語、基督教徒依照豐富的基督冥想及沈思傳統被引導等等。
Swami Rama拉瑪大師
1970年,Swami Veda斯瓦密韋達蒙上師Swami Rama拉瑪大師傳授為奧秘的瑜伽啟引-太陽科學(Surya-Vijnan-Disha)。此一啟引原本就很少在山道院之外傳授,傳授給已婚的在家人更屬罕見。同一年,他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皮勒斯市創建禪定行修中心。在Swami Rama斯瓦密韋達指示下,擬定國際喜馬拉雅瑜伽科學哲學學院初建章程,並在其指導下,從事教學工作。Swami Veda斯瓦密韋達延續其導師在所有領域的工作。近來他與科學家在生物機能回饋科技領域進行的相關實驗取得了驚人的成果,這將引發科學與精神文明史中的一場變革。

1983年,Swami Veda斯瓦密韋達創立了KHEL組織──Kindness,Health and Education for Lepers:提供痲瘋病患慈善、健康、教育上的照顧;Kid’s Health Education and Laughter:提供孩童健康、教育及歡樂上的照顧。現今已有四百名孩童在那兒受到教育、營養及其它方面的照料。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精神顧問,對於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議題,Swami Veda 斯瓦密韋達亦投注許多關心。2005年,紐約聯合國世界宗教領袖大會,Swami Veda斯瓦密韋達亦曾就世界和平提案進行演講。

2010/12/30

全球最年輕瑜珈老師 6歲印度小女生





你知道全世界最年輕的瑜伽老師幾歲嗎?答案是年僅6歲的印度小女生絲魯蒂.潘迪(Shruti Pandey)。

據每日郵報報導,絲魯蒂.潘迪在北印度一間聚會所教授瑜伽已經有兩年了;30多位的學生從商人、教師、家庭主婦到退休人士都有。

絲魯蒂.潘迪會學習瑜珈是受到11歲哥哥哈許.庫馬(Harsh Kumar)的影響,哈許.庫馬在5歲時就學會瑜伽全部的84種姿勢,打破印度版金氏世界紀錄「林姆卡紀錄大全」紀錄。

絲魯蒂.潘迪表示是看到他哥哥做瑜珈時,自己也試著做,但是太難了,所以她父母親才送她去學瑜珈,當時她只有4歲;結果她的教練、也是聚會所的創辦人哈里‧契坦(Hari Chetan)發現她非常有天份,只訓練了6個月,就能輕鬆做出最難的瑜伽動作。
轉載自

2010/12/28

瑜伽文摘 第十四期 一起分享

白雪皑皑中露出你的浅笑,凌烈寒风中扬起你不变的温暖,只想对你说,“圣诞快乐”!
本期:
“体式精讲”讲解“加强侧伸展”,体会双重伸展的乐趣;
“Home Practice”让恋床的你,也可以在床上轻松练习;
“理疗”帮你疗愈慢性疼痛,天然又安全;
“阿育吠陀”继续介绍“根据体质练瑜伽”(“皮塔”篇);
“美丽瑜伽”让你的双眼顾盼生辉;“人物”带你认识瑜伽王子——Rodney Yee;
“大师一千零一夜”和你一起分享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生活之道......
岁末了,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榜单了吗?希望每月陪伴您的《瑜伽文摘》,也为大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载阅读:
http://www.zcom.com/m/yujiawenzhai/17949/
ZCOM在线阅读:
http://view.online.zcom.com/full/17949/online.html

2010/12/22

推薦新書:零與無限大:許文龍幸福學


作者:許文龍/口述;林佳龍、廖錦桂/編著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29日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90588
許文龍自序

價值觀,是我一生做事的原動力

  大家都知道,我從小家境不好,讀書期間就已經在半工半讀。而且我也不怎麼愛念學校的書,從小考試常不及格,所以就讀成大附工那兩年,我很認分的學了一手技術的功夫。做一個快樂的工人,穿一條工作褲,口袋裡放一本歌德的詩集,是我少年時代最大的理想。

  二十二歲高工畢業後,我一直很努力的工作。我很了解自己的個性,創意、自製是我喜歡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想要在政府或公司做固定的工作,自行創業是我小時候的目標,所以,我很早便創業。

  一開始,我曾經想要自己生產做提琴、鋼琴,還到圖書館查了許多相關資料,認為有生產的可能性。後來,因為發現了塑膠這項新的材料,才轉而走向塑膠加工,成立塑膠加工廠,事業就是這樣做起來的。

  我這一生,不賭不酒,平常時間不是看書,聽跟玩音樂,就是釣魚,偶爾也畫畫或雕刻。事業做起來以後,便開始買琴、買藝術品,成立醫院跟藝術博物館。

  對我來說,這些藝術品是人類文化的共同資產,不可私有。有錢只是買一部分權利,有義務妥善保存,傳給後世的人。曾經有位日本人,擁有一幅梵谷的畫,他立下遺囑說,有一天他死了,這幅畫要跟著他陪葬。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如果每個時代的收藏家都是這樣,文化古物要如何留到後代子孫?難道要後代子孫只能從書本看到這些人類文明最優雅的藝術品,而實體已經消失或損壞殆盡?

  收藏者有義務妥善保存人類文化的資產,這個理念要很重視。

  我就是這樣看我自己的──我是一個收藏小提琴的人。二十幾年來,我收藏了幾百把名琴,現在奇美提琴的收藏,已經被譽為世界第一。因為好琴、好弓的價格不菲,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的,所以名琴除了偶爾我自己可以拉奏,我一直都免費借給需要的學生、演奏家。家境不好的學生,爸爸媽媽不需要再賣房子買琴了,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長期借琴,直到會賺錢時,再把琴還給基金會就好。

  這就是要讓後世子孫不要只能在書上看到。這些琴都在台灣,就在桌上,不需要再幻想她的音色了,只要有能力拉奏,她歷史的聲音都將重現現場!

  我現在八十幾歲了,早已經從事業的第一線退休。每天還是釣魚、讀書、拉琴這三樣,睡前就是畫一些素描,音樂放下去,生活還是很簡單、很快樂。這麼多年來,事業只是我人生三百六十度中的九十度而已(第二部),另外九十度是釣魚、與大自然相處(第一部),九十度是藝術(第四部),我對社會與環境的關懷,這也是九十度(第三部)。

  這本《零與無限大》,是佳龍、廖小姐,還有很多年輕朋友,與我花了許多時間對談後,再很用心地去研究所寫成的。我一生做事、經營事業,也不敢說我的作法都是對的,但「價值觀」是我一生做事的原動力。若說我喜愛的價值、我一生的經驗能對大家、對社會有些什麼幫助,可以給後代的人一個好的參考, 那就請你們看看這本書吧。

林佳龍導讀

走一條令人喜愛的成功之路

  偉大的人物,是活在當下的。

  政治學理論裡,有一個很神祕的名詞,叫做charisma,中文勉強譯成「領袖氣質」,形容一個人身上具備一種渾然天成的領袖魅力。這種魅力你捉摸不到,無法測量,也抄襲不來,但是它卻能產生磁吸般的吸引力,讓人想要親近它、聆聽它、追隨它,簡直為它著迷無比!

  我第一次見到許文龍時,就是想到了這個字。

  ○聲音的相遇:從十二捲錄音帶談起

  人生的緣分真是奇妙。許文龍是我妻子婉如的舅公,我與婉如還在美國念書時,她爸爸從台灣寄來許文龍對奇美內部員工演講的十二捲卡帶給她聽。當時,我原本只是讀書之餘,跟著她隨興聽聽。沒想到,聽著聽著,卻益發興味盎然。他談的,竟然是我多年研究跟感興趣的內容。雖然錄音帶的主題,是企業經營之道,但許文龍在裡頭所闡述的,居然是數百年的台灣命運!

  錄音帶裡,許文龍開宗明義是這麼說的:「要了解奇美,要先了解奇美的歷史;要了解奇美的歷史,就要先了解台灣的歷史。」他侃侃而談台灣的歷史,從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明鄭、清朝、日本、兩蔣,一直評價到李登輝時代。他有異常豐富的歷史知識,也緊扣著台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信手拈來,都是故事,都是歷史。他的台語非常優美,用字遣詞又有強烈的魅力,你一聽他的錄音帶就沒辦法停止,那完全是另一種史觀,洋洋灑灑就是一部史觀另類的口述歷史寶典。

  我讀的是比較政治學,在我聽起來,他所口述的正是一種人民史觀──從人民的觀點,一以貫之在評價每個朝代的政權,完全擺脫成王敗寇,以及成者為敗者寫史的中國史家傳統。我一口氣把那十二捲錄音帶全部聽完,讓我結結實實多修了十二堂台灣史的課。

  雖然聽完十二捲錄音帶以後,我還是不很清楚許文龍是誰、奇美是家什麼樣的企業,但卻因此而更了解台灣的歷史。

  這十二捲錄音帶,就是我與許文龍的第一次「相遇」。從那時候起,我對這說台語的神祕老先生已經好奇得不得了。

  ○改變我ㄧ生的那兩年

  我在一九九八年完成學業後,赴位於日本的聯合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一年後返國任教,在嘉義中正大學教政治學。因為嘉義跟台南很近,那兩年我幾乎每週都去找他,天南地北的聊。

  我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那兩年我們有時一週談好幾次,從歷史,到釣魚,到小提琴,到奇美文化,到政府改造。他可以跟你天文地理,也可以跟你談價值觀,跟他交往時,不但完全沒有壓力,他反而讓你感覺很自在,很有尊嚴。即使他不同意你,他也不會給你有壓迫感。

  例如,許文龍就經常提醒我,學者研究太多,反而容易頭腦僵化,實務是比較重要的,因為理想若存在空中樓閣,再美好都沒有用!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現場主義」。他也對學運很感興趣,問了我很多關於學運的事情,他喜歡年輕人造反,覺得年輕時敢反抗權威,國家才會有救。

  所以後來我成立以學運世代為核心的台灣智庫時,他非常支持。他對台灣智庫的看法和對奇美醫院的態度一樣:他只有贊助的義務,沒有獲得任何好處的權利,從來不曾過問我們做什麼事、用什麼人。

  他的朋友也很有趣。有奇美同事,有釣友,有歷史學家,有賣保險的,有在學校當老師的,他的家庭樂團真是像一個雜牌軍,在他家裡進進出出的,是各種有趣的人。所以我是很幸運,有機會跟他頻繁互動,多方觀察他。跟他聊天,如沐春風,就像拿到藏寶圖一樣,每次都有所斬獲,也像走在沙漠中口渴的人,每次離開他的家,水分都得到滋養。

  這是我近距離接觸他兩年,很真實的感受,他真的自成一家,渾然天成。他很有智慧、洞見,有錢但深居陋巷,物質欲望接近零,總能提出我們覺得很有道理卻想不到的觀念。最讓我發自內心敬重的,是他非常一致,在想法跟做法之間,他言行一致,是個人格者,我一生認識也共事過很多權力浪頂的風雲人物,這是藏不住的。

  ○這部回憶錄,前後進行了十二年

  那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也因此激發了我想要替他完成一部回憶錄的想法。從那時候算起,這部回憶錄前後共進行了十二年,經歷了無數次的訪談與紀錄,這十二年來,我、本書的共同編著廖錦桂以及其他夥伴們,看到了許文龍真情流露以及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

  比方說,外界普遍以為,許文龍是安靜、話語不多的老人,其實這句話只對了一半。許文龍是喜歡安靜,這是因為他喜歡思考,安靜才可以專注於思考,但是,若你話題能引起他的興趣,你會馬上發現他非常健談,聰明得不得了。我一生見過也讀過很多聰明的人,我很誠實的說,他是我見過最有智慧的人,而且他的觀察力敏銳到驚人的程度。

  他重視的是人。他洞察人性,有人本思想、人文興趣、人道關懷,更重視人才,很會看人和用人。他深知領導者要能創造環境又充分授權,平等對待又消滅管理……,他既能清明地洞澈人性弱點,對人的信任又能做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我覺得,這是他成功之謎的最大關鍵。

  他是個human being,being,存在。他在每個時空下都很享受存在的當下,怡然自得,自由自在。相對於他,像我這種讀書人常是「不太存在的」,因為我們的世界觀是依賴理論和知識建構起來的,是分析性強過感知性的,用婉如的話來說,人智學裡將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分為好幾個階段,我就是屬於「星芒體」發展相對不足的那種!

  「星芒體」就是一個人在七歲到十四歲階段,經由體驗發展出來的感受力。可惜我那方面的天賦,在制式教育下早已經被「謀殺」了!但許文龍不同,他是從內心去感受,以經驗去體認這個世界的。他歷經了三個朝代,台灣歷史就像發生在他家客廳一樣。我的朋友大多是學術中人,他的朋友則是三教九流;我的知識是「讀來的」,他的智慧是「體驗來的」。錦桂就有一個很敏銳的觀察,她說她觀察到許文龍跟我講話的神情常帶著調皮,像在說,「我就偏偏這樣說,看你要怎麼回?」非常享受觀念交鋒、思想辯證的快樂。

  他對自由的愛好與徹底實踐,會讓你嚇一跳!在許文龍的思想體系裡,有兩個極富趣味的兩端,一個是「歸零」,一個是「無限大」,無限大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數學符號「躺下來的8」,而貫穿零與無限大之間的,就是他的自由、彈性,和極限思考;他投資事業的膽識、對人尊重的程度、對藝術文化的見解,都與他愛自由的稟性有關。只要所處的環境能讓人自由的發揮自我,有力者又能照顧無力者、照顧弱勢者,國家的規模是小而美、甚或像現在一樣小而弱,又有什麼關係?

  所以許文龍不喜歡管人,也不喜歡被人管。捫心自問,許文龍還真是說出了我們心裡的話。人畢生披星戴月,追求的不就是這樣!

  許文龍把賺來的錢幾乎都投入藝術文化,例如蓋博物館,以及世界無人出其右的提琴收藏,就是因為他洞悉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驕傲跟尊嚴所在,才是我們在國際上可以真正抬頭挺胸的依靠。其他,都是虛的。物質、名與利、錢與權,看似無盡繁華,其實都是過眼雲煙。他做的是更崇高的百年大業,是台灣人跟人類文明接觸、對話、反芻後的生命領悟。

  他完全是這塊土地上土生土長出來的。他流著漢人的血、從小在運河邊的貧民窟成長、接受日本明治維新全人教育的啟蒙、歷經三個朝代的政權嬗遞,但精神上完全是自由主義的!他不會說英文,思想卻與西方文明不謀而合。

  ○原汁原味的許文龍,才是最精采的

  對我而言,他不僅是人師,他完全顛覆了中國士大夫觀念中對商人的看法,我自己心甘情願的成為他的信徒。他是許文龍學校的開山祖師,我是他一個駑鈍的門徒。

  要說這是本「許文龍學」,是有點太學究,但是從他身上,確實可以學到無窮的人生智慧,或至少可以做為一面鏡子。許文龍經營企業的能耐與人生風景的豐富,無須我多說。每個讀者隨著生命歷練的不同與歲月的成長,一個為小孩盡心盡力的媽媽,一個感到異化的勞工,一個力爭上游的中級主管,一個終日奔忙的大老闆,或是像我一樣,只是年歲到了中年的人,在許文龍的思想裡,都可以讀到不同的東西,會有各自的領受。

  我跟錦桂在這部《零與無限大:許文龍回憶錄》中所努力的,就是把許文龍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在大家眼前。十二年來,我和他對話超過百次,我當然有很多自己對他的詮釋,但是,我們最後決定把這些詮釋全部放下。因為最原汁原味的許文龍,才是最精采、最豐富、最真實,也是最魅力無法擋的,再生花妙筆的詮釋、分析,都比不上聽他一席話。

  我自己現在人到中年,越來越能切身體會許文龍的智慧。這幾年來,每當面對人生重大決定時,許文龍曾經告訴我的一些人生道理,就會閃過我腦海──我若是他,在這個當下會做什麼決定?受到他的啟蒙,我也漸漸懂得把成與敗的包袱放下。

  人世間觀念動人的講法俯拾皆是,各領域成功的人也很多,但我們若探頭細看,有些人的成功之路,是我們不想學習的,而多數人成功後所過的生活,是我們不想過的。為什麼許文龍就是有辦法走一條令人喜愛的成功之路?

  人生七十古來稀,許文龍已經年過八十,還能過著受人尊敬、又幸福快樂的日子,實在是我們每個人都心嚮往之的!

  ○感謝眾多朋友的參與和協助

  最後,我和共同編著廖錦桂要衷心感謝在這本書的催生過程中,許多前輩與朋友的智慧與付出。我和錦桂都是念社會科學的人,抱著歷史研究的方法論,一頭撞進了許文龍橫跨八十年、奇美五十年、又是三百六十度的生命史,若沒有這些先進在不同專業領域上的解說、年代上的重複考證,本書無法完成。他們是奇美集團的廖錦祥先生、何昭陽先生、林榮俊先生、卓侃男先生、林慶盛先生、郭玲玲女士、石麗蘭女士、楊明盛先生,與鍾岱廷先生;楊再禮先生的回憶手稿,更豐富了我們對於奇美早期篳路藍縷精神與制度沿革的想像。

  為了確認奇美企業理念的獨特性與在台灣產業發展史上的地位,幾位經濟學與管理學大師的指引,更使我們獲益匪淺,他們是陳博志、柯承恩、魏啟林、林能白、李吉仁與龔明鑫等教授學者。他們精采的立論因篇幅所限無法同時呈現,是本書一大憾事。

  此外,本書今天能留下難能可貴的口述資料,與過去十二年來在不同階段中熱情參與華山論劍的台灣智庫好友有極大關係,他們是莊國榮、潘美玲、翁仕杰、黃崇憲、李連權、汪庭安與曾建元,我們火力全開、沒大沒小,許文龍也兵來將擋、知無不言;中場休息時間,許文龍還演奏各式樂器,把我們通通給比了下去,卻是我們共度的歡樂時光!而謝敏芳、蕭伶玲、江盈誼、李良文、李兆立在資料蒐集上的協助,提供我們年輕人的觀點與刺激,更是功不可沒,特別是敏芳,還協助龐大資料的判讀和撰寫部分初稿,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人才。

  過程中還有很多朋友或參與討論、或協助日文翻譯、或充當加油隊,因為篇幅的緣故無法一一致謝,不過,這本書是獻給台灣人民的。當然若有任何誤植之處,責任是我跟錦桂的。

  我們也要特別感謝早安財經發行人沈雲驄與編輯夥伴,以無比的耐心與創意把書編到盡善盡美。當初在幾家極其出色的出版社比稿中,我們最後決定了小而美的早安財經,就是因為許文龍在選擇代理商時有一個「沒錢的人比較有衝勁」的見解。我們依循許文龍的理念選擇出版社,不但幸運結交了一些好朋友,也再次證實了許文龍的眼光果然有獨到之處!

§內文摘要:

第一部:釣魚哲學

事業,是我人生三六○度裡的九十度而已。
我這二、三十年來每週只上一、兩天班、每天都在釣魚,很多人都說一定不可能,是在騙人的。其實,他們若真來看我的生活就會發現,這是真的,因為事業只是我人生三六○度裡的九十度而已。

很多人在學校讀很多書,畢業之後,事業變成生活裡的三六○度,就沒有時間去吸收別的東西了。

但對我來說,我的事業很重要,更重要的卻是我的休閒時間。如果一個人只是被工作綁住,忙到都沒有閒,一輩子的打拚,就非常沒有價值了。

我本來就很愛休閒,不愛上班。到五十歲時我就想,不然一禮拜上班一天就好了。後來因為基金會的事情多,就變成一禮拜上班兩天。而這兩天其實也只是兩個半天,早上不上班,去釣魚,下午才上班,幾十年來就這樣實施。找我一定是禮拜一和禮拜四下午,剩下的,是我自己的時間。當然,若有特別重要的事、生意上的事,你可以到家裡來找我。

這兩個半天,也不是全花在工作,因為我有博物館要忙,買畫買琴什麼的。實在來講,我花在事業上的時間,一禮拜應該不超過五小時。如果超過五小時,我就覺得浪費太多時間了。

我們有個重要的會議,是禮拜一下午,在這個會議上決定集團的重要決策,一個禮拜開一次,差不多就兩個半鐘頭。所以認真來講,過了這兩個半鐘頭,我的工作就結束了。當然若臨時有重要事情,我就叫他們晚上過來。過去奇美有一些重要決策,就是在家裡做的。

我也不愛應酬,什麼同業公會、婚喪喜慶,我都不參加。我們公司從來沒有開幕、破土、動工這類的儀式。

政治的事情,一般我很少談;也有罵政府的朋友來這裡透透氣,不過他們都是過去兩蔣時代被壓迫的人,像我這種歲數的。我生意上的朋友反而很少。

我想,主要也是價值觀。有人會為了拚國策顧問去大費周章,我是認為都無所謂。如果你把價值放在社會地位,當然會去追求,可是當你的價值是放在拉violin、釣魚、唱歌時,你就不會去追求社會地位了。我很討厭台北那種生活,都是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去的。

那我的私人時間都怎麼利用呢?你看,我一禮拜至少有四、五天是在釣魚。釣魚是很耗時間的,五、六點鐘就要起床。回來之後,游個泳就累得要命,我身體又不是說很好,都睡到下午三、四點。所以客人若要找我,都是四、五點以後。

再來,我很喜歡音樂,一禮拜有兩天是家庭音樂會,他們會來和我一起唱歌、彈琴。禮拜五是晚餐以後他們來,一定是唱到半夜十二點;禮拜天是晚上六點就來,也是演奏到十二點,大家都很快樂。

我也怕小提琴退步,每天都要花一些時間練習。除了小提琴,我曼陀林、吉他、鋼琴也彈一點。

然後差不多十年前,我又開始想說這些世界名畫要把它做一些拷貝,所以也畫畫。講到繪畫,我頭一張就畫了半年,臨摹《琴韻少女》,現在放在我客廳。這是十九世紀奧地利的油畫,剛開始的時候,畫了又改、畫了又改,有時候畫著畫著,會想說,這畫為何這麼歹命,被我畫成這樣。可是後來又想,畫完以後子孫可以說:「這是阿公畫的,阿公也是不賴的!」所以也就很開心了。

我能留下的,只是這些而已。我素描的基礎算是相當好的,應該是不輸給這些美術科的人。因為雕塑跟繪畫有關,所以我也捏一些雕塑。

我喜歡看書,報紙也得翻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事情。看書是很大的享受,最近我讀一些十九世紀的小說,發現十九世紀的小說實在很偉大。我很討厭的,是經營管理的書,從來不摸也不看。雖然這樣講是很不好意思,但實在講,一個很簡單的原理,往往被這些學者寫得很複雜,對我們沒什麼幫助。

我在家裡就是忙這三樣:拉琴、畫畫、讀書,光是這幾樣,我的時間就不夠用了。

總之在生活裡,我很不喜歡被人吵,我很喜歡自己的時間。喜歡靜靜的,思考,或是做什麼事都好。

這,就是我的三六○度人生。

第二部:幸福經濟

如果把一件事情放大,會怎樣?
小時候,我就習慣從大的角度來想事情。

我對讀書沒什麼興趣,數學也不怎麼樣,直到數學課我看到那個「躺下來的8」──數學裡代表「無限大」的符號∞──我就好高興。這,正是我要的。

現在大家在談全球化,其實,我很早就有全球化的概念。從少年時代,我面對一件事情時有一個習慣,就是先去想像「如果把它放大以後,會變成怎麼樣?」然後用那個放大以後的結果,來思考現在的事情。

最早,我是在台南市區做塑膠,奇美創業以後就考慮移往另一個地方設廠。當時,我大哥建議隔壁一塊百坪的土地。但我心裡想,一百坪如果用掉了,接下來呢?那時候,台南市鹽埕一帶整片都是雜草,放眼看去盡無人煙,等於想買多少就有多少,地價又便宜,我就決定選在那裡,買了七百坪。那個時代大家都拚命往市區跑,只有我往郊區發展,大家就很納悶:「你明明住在市區,為什麼要跑到那裡設廠?」

後來工廠不斷擴張,我前前後後在那裡買了上萬坪土地。經過十年、二十年以後,那裡已經成為黃金地了。

同樣是買地,早期還有一個例子。我事業發展到一個時機以後,台北有需要設事務所,就想買大樓。那時候我看忠孝東路整片都是田,一坪才幾百塊錢,我就跟我大哥說,我們來買,可以買一大片。

可是,我大哥幫我去下訂金時,卻買了另一棟很貴的,在那時候的黃金地段,就是現在台北的奇美大樓。

他去買時,也沒跟我說。所以在奇美的歷史裡,這一段是有夠慘,我的資金整個緊縮起來,那是我人生過程裡真正擔心事業會倒閉的時候。你看,那棟大樓的價值跟忠孝東路根本不能比,當時那筆錢在忠孝東路至少可以買到五、六甲的土地。

這些都是我會先放大到無限大,再從後面想回來的例子。任何事情都先想想:未來會怎樣?現在的我該怎麼做?

我做ABS的時候,日本已經有一套傳統作法。當時國外都是按照客戶的需求來生產,叫做Custom Grade(訂製級)ABS,客戶需要什麼,我就做什麼,所以生產線就需要很多。日本每一家廠商都有一百多種以上的規格,做汽車ABS的有汽車的規格,做電視的有電視的規格。我就想,未來樹脂、塑膠發展起來以後,需求也會變大,生態應該很不一樣。所以,我就做出一個很大的觀念轉變:「我是做大眾需要的,不要只為少數人生產。」

在奇美的發展中,我就是抓住這一點。我把ABS的規格從過去的餐廳點菜,變成了「吃到飽」的自助餐。你來只要繳一百塊,就能吃到飽,價格便宜,品質穩定,而且一定吃得飽。現在全世界ABS的做法,都是用我這一套的。

所以奇美的發展,靠的就是這個「無限大」的觀念。

第三部:理想國

我們的政府得了「管理病」,什麼都管,又什麼都管不好。
我再講一個浪費的故事。

我在澎湖西嶼有一間別墅,是釣魚的別墅,那個港口有兩個漁民在出入,另外還有一個有牌的是在養魚,剛好三個人。

但有多少警察在顧?

五個!

日本時代西嶼鄉有幾個警察?我有去探聽,總共兩個。日本時代那裡治安也好,什麼都好,光復之後沒多久,我在那裡還釣得到魚。可是,差不多從十二、三年前,那個別墅我已經不常去了,為什麼?因為澎湖區裡面毒魚、電魚、炸魚的情況非常嚴重,已經炸到都釣不到魚了。

現在的西嶼鄉可能有幾百個警察,到底又是在顧什麼?

政府喊要改革喊了十幾年,可是最基層的情況到底是如何?實在講,恐怕政府自己都不了解。

我們國家最大的浪費,就是海洋。我們自稱是海洋國家,有婆娑美麗的海洋,可是直到現在,海洋不能自由出入,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你看,你們要跟我出海釣魚是不行的,一定要事先辦手續。我全世界走透透,出海要辦手續的只有台灣,就連共產國家都沒有這麼做。我去蘇聯、歐洲跟美洲很多國家釣魚,想要出海的話,自己駕著船就出去了,唯獨台灣就是不行,還派人守著。

這浪費了多少人力跟資源?去安平看看就知道了。在安平港口,也不知是士兵還是警察,都七、八人守在那裡,這完全是人力的浪費。走私也好、偷渡也好,誰會笨笨的從那裡出去?曾文溪以外,這裡還有二仁溪、鹹水溪、鹿耳門溪等等,溪流很多,人家怎麼會笨笨的走你那邊?

但是根據政府的法律,一艘小船若要出海,就必須先把船開到檢查哨,一個警察得下來檢查,然後根據三十幾條法律,看這艘船是載什麼東西出去、有沒有載小姐出去?問題是,通常船身搖晃得很厲害,上船都很困難,所以那些警察有沒有下來巡查過?從來沒有!就這樣找人民麻煩,找了幾十年。

但是這種事,政府官員都不會說沒用。

船和車子是不同的。船要停下來必須慢慢的停,若是一艘大船要停靠,還需要小船去幫忙。這種形式主義根本是在浪費時間、浪費油料。

我記得,一九九六年我開始提政府改造時,全省港口已經配備了三千警力,但是政府的公文說,三千還不夠,還要再加兩千。公文上是這樣寫,所以拜託中央還要再加人。

那麼,當時全台灣的警察有多少人?七萬人,等於平均每兩百五十人,就有一個警察,這是破世界紀錄的。你們可以去查,沒有一個國家每兩百五十人就配一個警察的。

我是沒那個資格做行政院長,但假若院長給我做,現在政府人員的三分之一給我,我都嫌太多。

像這些不必要的管理,我在李總統時代就建議過,要取消。但說管制要取消、出海要自由,到現在還是沒辦法。

沒辦法又是為了什麼?因為後來出現了一個陳由豪,因為誰誰誰又偷渡了,就把鬆綁又吞了回去。本來已經有開放,現在又說哪個人會偷渡,再把開放政策縮回去。如果禁止是有效的,那就好,但是這種作法,有效嗎?

還有,我們若在台灣搭飛機,到現在還必須驗身分證,還要提早一個鐘頭去機場。時間就是生產力,政府有必要這麼做嗎?民主國家有人在管國內航線嗎?為什麼不能像坐巴士一樣方便?再說,買機票時,櫃檯小姐也驗過了啊。

同樣以搭飛機這件事來說,真正該管的卻沒在管。台灣買的汽油也沒有別的國家貴、飛機採購也一樣的價錢,為什麼我們買的機票,價錢會比人家高?這些錢,流到哪裡去?

政府不但海上管、天上管,連一個人要去爬山,他都管。大家若有爬山的經驗就知道,甲種管制的山,還不是我們想去就能去的。要事先申請,但申請要花一禮拜,你們在台北比較便利,我們在南部的,還要寄到台北。有時候我笨笨的想去爬山,他說要手續,我說好,就來辦,他才說申請要到另一個地方。乙種管制的山,也要到另一個地方辦手續。

到底你管這個是要做什麼?

台灣的高山、海洋這麼美,你為了少數幾個人的可能犯罪,限制了千萬人親近自然的機會,不能自由欣賞台灣之美,這種頭腦到底是破幾個洞?

這種管理觀念是怎麼來的?這是二二八以後、戒嚴令以後才有的法令。我就曾跟政府說,台灣現在還是戒嚴文化。說是已經解嚴,其實所有威權的法令依然存在著。因為我們的政府有一個特色,就是:管理有增無減,再古早的規定都留著。

我認為,我們的政府是得了「管理病」,什麼都管,又什麼都管不好。

該管卻沒在管的事情我再講一個。在地方上常有一些慈善機構或農漁會,喜歡丟一些魚苗下去野放。可是,你魚苗在這裡放,漁民就在那裡抓。抓去幹嘛?給鴨子吃!小隻的魚賣不了錢,但是很好抓,因為剛放下去的魚苗會傻傻的,在那裡漂,所以,就演變成這裡放魚、那裡撈魚。

政府喜歡放魚沒關係,可是,放完以後呢?

所以,政府在做的事情你若仔細觀察,經常都只有半套,沒有配套。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管的事情管一堆,然後,報告書上面就寫我做了多少事、放了多少魚、小孩已經生出來了……,這樣就算完了。結果,是變成怎樣呢?

第四部:永恆的藝術

美,就是對每一個觀賞者的心靈都有所訴說!
許多人經常問我,我為什麼喜歡藝術?喜歡藝術的「什麼」?

對我來說,藝術是自然的產物,是大家看了、聽了會喜愛的東西,會感覺很美的東西。

就說美術好了,美術原本就是把大自然的東西留下來,好讓人在家裡也可以看到下雪時山的風景、海的風景,所以需要有圖畫。美術就是從這裡產生的。把一個實際的、讓你產生美感的景象描繪出來,是由這個目的出發。

十九世紀以前,畫家畫出來的作品除了供自己欣賞,也希望能分享給別人。對於畫家所想表達的內容,一般人也感受得到。

也就是說,美這個東西,是有一種普遍性,大家對於美多少會有共同感,而且也有一個相互溝通的管道。像大家在我這裡欣賞的素描,當時大約是五、六歲就要開始訓練的。所謂素描,就是如何把一個物件的光影、線條描繪出來,重要的是畫出來的作品要讓人看得懂,不是要表現自我,所以當時不稱做藝術家,而是藝術「者」。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晚期、二十世紀初期,大家生活變得富裕了,相片也有了、印刷技術也發明了,對這些古典的作品都已經看盡、看膩了,文化界就開始轉向,追求更新奇的東西。

拿現代來做比較,我覺得比較不好的,就是現代藝術太過追求creation(創新),追求過頭了。創新原本是好事,卻變成別人想不到、別人沒做過的東西我來做,就是你們在講的「標新立異」,所以,有一幅畫眼睛是長在這裡,另一幅就要長在那裡,一定要跟人家不一樣。

問題是,這一來實在大家都「看嘸」。現在蓋有名的畢卡索,他在畫什麼也沒人知道,更嚴重的是,你還不能說他「畫得醜」喔,你進去看現代主義的作品,看完之後就要說:「這個作品很好,感覺不錯。」只知道說「感覺有夠好」,卻沒那個勇氣說自己「看嘸」,「實在畫得醜」。

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是法國的杜象。他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的時候,拿便器出來擺。他擺一個便器,稱做是「造型藝術」,名字一下子響亮了起來。

小便器可以當成是藝術品嗎?

若說這是一個藝術品,我要說,這是一個很壞的作品,他就是為了打知名度而已,可是,還真多人慕名去捧場呢。所以我說,這個時代已經不太正常了。

台灣已經相當富有,我們台灣人花錢的方式,我看除了中東那些王儲,很少國家比得上。當我們開始唱歌、到處旅遊、欣賞大自然的行為,這就表示我們的肚子已經顧飽了,大家的吃穿基本上沒有大問題。在這樣的時代,我認為錢就應該花在文化上,文化在人類的生活裡是很重要的。

我也不是什麼大演奏家,可是我演奏的小提琴,讓人聽了會微笑,這就是藝術,才是存在生活裡的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惜的是,現在文化界都是從歐美回來的人,有一些現代的氣味。這原本不是壞事,要這些學者都停留在過去也是不行的。不過我總覺得,我們活在現代,到底受到什麼樣的美學的影響?我是認為,若是要給大眾的藝術文化,應該就要考慮大眾是否可以吸收跟接受。

問題是,那些留美、留法的博士去國外學一些很新的東西,回來就主持政府的會議,在他們的眼睛裡,看得懂的美術已經不稀奇、聽得懂的音樂也已經不稀奇了,一定要說一些人家不懂的,才能表現他們的學問。所以文化工作長期交給專家學者來主持,導致文化與藝術脫離了大眾,已經跟社會脫節。

奇美博物館就是要彌補這個落差。文化,應該是人人都看得懂、聽得懂的。不是很高級的人才懂,是一般歐巴桑、歐吉桑都可以接受的東西。所以我博物館典藏的作品,就是以具象的、寫實主義的作品為主,大家都看得懂它的美。我們收藏十九世紀以前古典、寫實主義的東西,是以這些藝術品為主。

我欣賞十九世紀,就是因為那個時代沒有「藝術家」,只有「藝術者」。藝術者為了生活必須畫得讓客人高興,他們的作品一般人都看得懂。

文學也好,音樂也好,美術也好,十九世紀都是一個人類文化最高峰的時代,我是覺得,我們就應該接受西方這些古典藝術的好處。早在十五、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時代,就有很不得了的作品,像《大衛的像》,那個你看了真的會感動,那是米開朗基羅的。人家米開朗基羅,即使是個死人,也要跑去解剖,看看肌肉是什麼樣子。所以你看,他的畫、雕塑出來的人物,線條那麼有力,看了真的動容。你現在看羅丹的作品還是很美,林布蘭的畫、雷諾瓦的畫,五百年後還是會那麼好。

雖然那個時代贊助者比較霸道,藝術者的作品變成了貴族的所有物,但換個角度來看,貴族也保護了藝術者創作的空間,他們拿錢出來做出好的環境,讓藝術者不用煩惱生活,也可以做出好作品。而他們支持的這些藝術者,做出來的音樂也好、美術也好、建築也好,或者是雕塑,都是要給大眾欣賞的,大家也看得懂它的美。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沒有那種鼻子在這裡,眼睛在那裡的。

美,在對每一個觀賞者的心靈都有所訴說。這就是文化的普遍性,和它偉大的地方。不過,這也不是我先提出來的,蓋有名的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就說過這句話。他說:

藝術,不是為了解悶或興奮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為了服務少數人癖好的審美活動;它既非審美的潮流,更不是詩意的代名詞。藝術真正的特性,是表達人類對生命真諦的了解,擴大美好的感情,進而喚起心靈對人類和世界的關懷。

說得有夠好。

所以,我們國家整體的文化水準若要提高、人民生活若要快樂,這一步就要先做。為了這樣,我的博物館才發展出一個文藝的復興,提供大眾的文化,屬於草地的東西。我看得懂的畫,歐吉桑、歐巴桑看得懂的畫,小學生看得懂的東西,就是我收藏的原則。

目錄:
第一部 釣魚哲學
1 五十五歲以前,我算是個病人。
2 大多數早晨,我都在海裡,如果天氣不好,我就在溪裡。
3 接受自然的偉大,人真的要謙卑。
4 花會開會香,也會謝會落,這就是無常。
5 事業失敗了有什麼關係,了不起去菜市場賣魚。
6 找答案,不要找責任。
7 兩個餌,只釣一條魚就好。
8 別人釣很多,但我釣最多,這是最快樂的結果。
9 事業,是我人生三六○度裡的九十度而已。
10 若你人生的目的只是追求錢,那你整天盯著「銀行簿仔」就好了。
11 企業沒有永遠這回事。永遠存在的,是我的博物館和醫院。
12 你的幸福,要如何定義?
13 錢,不一定要留給後代。

第二部 幸福經濟
第一節 零與無限大
14 如果把一件事情放大,會怎樣?
15 孫子兵法中最好用的,就是第三十六計。
16 假如真的沒辦法,就讓它「歸零」,再出發也比較快。
17 失敗的旁邊,都有寶物!
第二節 命運共同體
18 不要拚第一,要拚第一幸福。
19 吃藥會中毒,做企業同樣也會中毒。
20 領導者應該是夢的推銷者,和幸福環境的塑造者。
21 大股東要讓小股東占便宜,有力者要讓無力者占便宜。
22 從工資來降低成本的,是無能的經營者。
23 「吃到我的財產耗盡為止」這句話你敢講出來,你就是流氓頭子,什麼人都會要跟你。
24 下決定時一定要想:萬一失敗,會不會連累到很多人。
25 只要有能力,誰都可以做總經理。
26 再差的屬下,也是別人家裡的好父親;女工回到家,也是千金小姐!
第三節 奇美發展史
27 問問自己,要打大算盤還是小算盤。
28 研究出來的是「製品」,市場能接受的才叫「商品」。
29 客戶會倒你,是因為他覺得你不重要。
30 別人是商業資本思想,我是工業思想的販賣。
31 灌香腸,不用自己養豬。
32 我重新制定了生產規格,我是「99元吃到飽」。
第四節 企業的社會責任
33 土地是要用的,不是要漲的。
34 炒股票,是全世界最合法的搶劫。
35 台灣已經到了「第三塊麵包」的時代。
36 讓員工全心投入工安,降低危險的發生。
第五節 經營祕訣
37 要尊重生態。先了解自然,再去做加減。
38 會做生意的人,不做老虎讓人怕,要做傻豬讓人殺。
39 你若對一個人好,他就是你的情報員。
40 錢可以賺就賺,不能賺也沒必要去做魔鬼。
41 目標管理要徹底,不要用手段管理。
42 重點不在於管身,而是管心。
43 經營,就是一種「適應環境的行為」。
44 我的工廠就是總公司。
45 奇美可說是一個「無文字的社會」。
46 我欣賞莊子的無為而治,所以要「消滅管理」。
47 產品如果得拜託客戶買,就已經是失敗了。
第六節 企業轉型
48 只要撐過冬天就好了。
49 本來是想養小狗,結果養成了大象,現在又變成要養恐龍。
50 留意那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你才會跟別人不一樣。
51 用間接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52 面板產業,未來是台韓在拚。
53 情報,就好像小孩子玩的拼圖。
54 技術,能不買就不買。

第三部 理想國
第一節 政府怎麼了?
55 我最討厭聽到政府說「拚經濟」。
56 政府到底是在為誰發言?
57 我們的政府,身高一六五,體重破百公斤。
58 你愛炒股票,我就讓你炒!
59 為了中世紀古槍,你猜政府印章要蓋幾個?
60 我們的政府得了「管理病」,什麼都管,又什麼都管不好。
61 被管理,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第二節 觀念
62 政府要減肥,第一重要就是觀念改革。
63 人都不喜歡被管,政府卻喜歡違反人性。
64 國家統治要好,一定要了解「老鼠理論」。
65 老鼠要在哪裡抓,是一門技術。
66 管理的最高境界,要達到「感覺不出被管理」。
67 抽屜理論:政府要成功改造,必須先歸零。
第三節 小而美
68 政府的好壞,要看它能為人民帶來多大幸福。
69 我心目中的理想國,就是小而美的城市國家。
70 民間能做的,政府不做;地方能做的,中央不做。
第四節 自由與自治
71 中央授權給地方,社會比較正義。
72 好的執政者,一定是尊重在地文化、在地習俗的人。
73 中央的權與錢不下放,就是在吃人家豆腐。
74 直接變成城市國家,或是採取聯邦制。
75 消滅中央集權,人民會比較自由。
76 人力精簡時,一律減少是很可怕的。
77 靠特權的,一定缺少競爭力。
78 做出一個「留得住資金與人才的環境」。
79 輔導政策,只會造成不公平競爭。
80 只要業者認為有利可圖,他自己會從全球引進技術。
第五節 改革之路
81 教育應該多元化,讓學校自由競爭。
82 別把孩子「考」到笨。
83 給教育改革的四點建議。
84 醫療已經是成熟的市場,應該用自由市場的原則來管理。
85 病人看越多,收入變越少的怪現象。
86 只要醫院態度好、醫生好、醫藥費便宜,我許文龍因此而破產,也很光榮!
87 賊不是自己愛做賊,是被環境逼出來的。
88 我實在不知道政府在掃什麼黃。
89 吃了嗎啡,沒有是非。
90 一個政府是否文明,要看它對弱勢者提供怎樣的照顧。
91 解決失業,除了增加公共投資,還可禁止引進外勞。
92 政府最優先該做的,就是山坡地復育。
93 政府拿了一個放大鏡來看,說:「哇,你的眼睛怎麼這麼大!」
第六節 配套
94 政府減肥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減稅。
95 幫助中小企業升級,要先解決土地跟電力問題。
96 政府不是秦始皇,不可管到人民叫不敢!
97 人民啟蒙沒做就談改革,就像一個人的手還沒消毒,就要進去手術檯。

第四部 永恆的藝術
98 美,就是對每一個觀賞者的心靈都有所訴說!
99 音樂會就是「音」在快「樂」地開「會」!
100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
101 台灣的文化復興,是從台南開始;台南的文化復興,是從奇美開始!
102 我有一把小提琴,美國人來借,保費五百萬美金;法國人來借,派槍來保護。
103 你是否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
104 音樂跟美術教育,不要被政治給污染了。
105 原住民的音樂,可以在國際上大聲說話。
106 政府要做文化,就應借重民間的力量。
107 同樣是一張紙,圖畫比股票更值錢。

後記 / 與許文龍對話錄
動物吃飽了,比人類還懂得和平共存

附錄1 / 許文龍遺囑
身後事,自然事  

附錄2 / 許文龍年表與奇美大事紀
一路走來,零與無限大

2010/12/17

蔣介石晚年養生之道


蔣介石晚年養生之道


 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最美的小菜是醃鹹筍蘸芝麻醬,晚間和夫人共看部電影或集電視劇就是最愉快的夜生活。不是別人,這正是蔣介石晚年家庭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普通人的很像,又和普通人的不一樣。
 不論春夏秋冬,每天凌晨5左右,當整個士林官邸還被灰黑的天幕籠罩著的時候,蔣介石便穿著睡衣起床了。他手拿著支鋼筆型的小手電筒,藉著微弱的燈光,輕手輕腳,摸索著走盥洗間洗漱。此時,「夜貓子」宋美齡剛剛睡。
 就在蔣介石輕輕地帶上門,走出臥室的那刻,值班的侍衛人員按響了聲電鈴,通知貼身副官立即起床,到蔣介石身邊伺候。通常蔣介石要人服侍是一聲鈴響,宋美齡是兩聲鈴響,這是官邸的習慣。
 在蔣介石每天起床之前半小時,副官、隨從們就開始工作了。第件事是燒開水,燒開之後先倒好一杯,冷卻到60℃左右,另一杯則保持在水沸時的溫度,這是給蔣介石起床後喝的,喝的順序是先涼後熱。
 等到蔣介石盥洗結束,喝完開水,就開始在陽台上做柔姿體操和唱聖詩,背《聖經》。大約20分鐘後,蔣介石便回到書房靜坐祈禱。他先用毛毯蓋好自己的膝蓋,往眼睛裡上眼藥水,面藥,面用條白色手帕輕輕地擦拭按摩雙眼。藥完畢,他閉上雙眼,靜坐40分鐘,口中唸唸有詞,靜坐時間之準確,能以分計。
 寫日記看報紙是每日必修課
 靜坐完了之後,蔣介石就在書房裡做「早課」,也就是寫日記和看報紙。
 日記記完後,蔣介石就開始讀報紙,閱讀的種類較多,台灣出版的幾家有名的諸如《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類的大報是每天必看的報紙。閱讀的範圍,上自國際大事,至台灣地方民情,舉凡他認為有意思、有意義的新聞,就交待讀書秘書用筆勾畫出來,等吃完早飯後,再念給他聽。
 某天,蔣介石在份地方小報上看到條新聞,說的是某地有公務人員在上班時間內躲在宿舍打麻將。看完之後,蔣介石非常生氣,不久,便召來「台灣省主席」黃傑要他好好整頓公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狀況,取締在官署或宿舍打麻將的行為。這些由報紙曝光了的人員,只要被蔣介石知道了,他們的政治前途迅即變得渺茫、黯淡。
 看完報紙的大標題和些導讀內容,侍從馬上便端上托盤,盤中放方半濕小毛巾和小碟內裝兩切得薄薄的木瓜,蔣介石用叉子叉出其中的,放在嘴中,慢慢地蠕動、咀嚼,木瓜是用來爽口和開胃的。
 木瓜吃畢,蔣介石便吩咐開早飯。副官聽命後,旋即推著輛可以折疊的餐車,停放在蔣介石端坐的沙發前,餐車上放著幾色點心,如年糕、湯包、花卷等,般蒸得鬆軟,便於假牙咀嚼,另外還有碗大米稀粥,一碟芝麻醬和一碟醃鹹筍。
 早飯之後,大約8:40左右,蔣介石依然坐在沙發上,找來讀書秘書為他念早餐前劃出的重內容。
 9:00過後,蔣介石便更衣著裝,吩咐備車去「總統府」上班。9:30正式辦公,或是召開各部門「首長」會議,或是找人談話,或是徵詢屬對某事某人的意見、看法,以聽為主,一般並不輕易表態,或是批閱面送上來的文件,蔣介石看文件首先看文件上的字寫得端不端正,如發現字跡潦草,他會非常生氣,有時乾脆退回重寫。其次,看看文字、詞語用得是否確當,如發現有不當、含糊之處,他也會非常不高興。
 蔣介石班的時間沒有定數,有的時候,為了些令人撓首的公文和很重要的文稿,或者些需要迅速處理的文件,蔣介石會工作到中午1多才班。
 一根香蕉中午吃到晚上
 待到班回來,宋美齡也已起床並梳理完畢,等蔣介石起吃午飯。蔣介石的中午飯是地道的中國特色,品種較多,每樣菜餚都燒得很爛並都加雞湯做調味品。餐桌上,有幾樣菜餚是必備的,一是醃鹹筍和芝麻醬;二是碗不膩的雞湯;三是「黃埔蛋」,這道菜用料簡單,用2~3個雞蛋打開拌勻,撒上少許的香蔥花和精鹽,放在大火燒熱的鍋中,在沸油中煎炒刻,迅速起鍋,香味四溢,蔣介石自青年起就對此百吃不厭。
 宋美齡的午餐是西方特色,其中生菜沙拉是必備的,每每蔣介石見她吃得津津有味,便會戲謔番:「你真是前世羊投的胎,怎麼這樣愛吃草呢?」宋美齡往往回敬句:「你把鹹筍蘸上黑黑的芝麻醬又有什麼好吃的呢?」
 午飯吃完了,侍從會端上盤水果供蔣介石夫婦選用,蔣介石除了蘋果外,其他的水果都很喜歡吃。蔣介石吃水果十分節省,如果中午根香蕉沒吃完,他便留在盤中等晚飯後繼續吃,如果有誰隨便把它扔了,他知道後準得大罵一頓。某日,蔣介石在高雄帶著孫子蔣孝武、蔣孝勇起吃飯,侍從為三人各端上西瓜,蔣介石從中挑了,拿來水果刀將其分為二,分給孫子,告訴他們:「東西不要隨便浪費,小孩子家只要夠吃就行了。」
 中飯之後,蔣介石便回到臥室睡小覺。午覺醒來,稍作盥洗,便走到戶外,散散步,然後回到書房靜坐祈禱20分鐘,而後開始辦公。如有重要的外事活動,他也會利用這段時間在官邸接見、會晤。這些活動完了之後,蔣介石夫婦會坐在起吃午茶。
 吃晚飯時,蔣宋夫婦依然同桌共,但飯食不同,蔣介石仍是以稀飯、點心為主,外加醃鹹筍和芝麻醬。
 晚飯後,他們或是外出兜風,或是在官邸的室內、室外散步、聊天。
 夜生活是有節制地看電影
 掌燈時分,官邸的夜生活開始了,宋美齡天24小時最快樂的時候到了。陪宋美齡看電影或電視連續劇是蔣介石晚間活動的主要內容,電影通常是美國口或台灣公私立電影公司拍攝的新片,許多還沒有公映,放映的地點就在餐廳。
 不管劇情的發展如何,到8:00左右,蔣介石就會舉手示意:「停!」隨即起身,對宋美齡說:「我不看了。」放映員馬上停機,並做上記號,以便蔣介石隔日再接著看。宋美齡則說:「你不看了呀!很好看嘛,好,那我們繼續看!晚安!」蔣介石起身,在場的人員,除宋美齡外,大家都起立,目送蔣介石離開。蔣介石平生最愛看的中國電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和《七仙女》等越劇和黃梅調影,外文是《巴頓將軍》,常常一連看幾遍,亦不嫌煩。他和宋美齡起看電視連續劇《包公傳》時,熱情很高,每集必看。
 睡之前,蔣介石平躺在床上,雙手伸開,放在肚子上,先按順時針方向按摩20,再按反時針方向按摩20,他認為這樣做可以讓腸胃蠕動順暢,對內臟和消化都有幫助。
 做完按摩,蔣介石慢慢睡,夏天他習慣蓋床紡綢薄被,冬天蓋條薄絨被,較冷時再加條毛毯。睡姿常年保持側臥,從不將雙腳露在被外。

轉載自



蔣介石作為中國近代政治歷史人物,其生活起居中許多細節,都包涵著養生哲理。縱觀蔣氏88年苦漫人生,其養生規律不外如下五戒:
  戒怒。早在青年時期,蔣介石性情十分暴躁。一遇不順之事,常常拍案大怒。正如蔣氏本人1921年至1925年在其日記中所寫的:“肆口謾罵,自失體統。幾不成其為長官,記大過一次。”1925年後,蔣介石開始極力克制性格上的毛病,遇事儘量力求做到“戒怒”。
他在日記中曾發下“四誓”,即“口不罵人,手不打人,言不憤激,氣不囂張”。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有意識重讀《墨子》、《老子》及一些與養生相關的醫學書籍,其中“多怒則百脈不舒”之道理,讓他心胸朗然。晚年之後,蔣介石總結道,戒怒的關鍵,是在怒氣將要發作時,一定千方百計克制它。如此調節胸臆之火,不僅可避一時之怒,還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戒欲。30歲以前,蔣介石私生活一度風流放蕩。1930年以後,43歲的蔣介石仕途順遂,生活環境優越,這時他開始考慮保養身體的問題。蔣介石認為,人之慾望,尤其生理慾望如不加以克制,很可能讓其先天體質遭到損壞。蔣介石成為國民黨總裁以後,開始主動回避與異性的接觸和交往,甚至連官方舉辦的酒會、舞會也極少參加。60歲以後,蔣介石從克制慾望發展到“戒欲”。台灣傳記作家王豐在其著作中曾說:“因為兩夫妻(指蔣介石和宋美齡)年紀都進入老年期,老先生自台灣時期,就開始逐步不再房事,民國五十年代正式分床而睡。”
  戒躁。蔣介石在南京黃浦路生活期間,開始將“戒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曾經寫道:“勿急躁,古有明訓:急則生躁,躁則生厭。凡事三思,徐而圖之;煩躁則為萬禍之源,理智則成大事。”
  戒貪。蔣介石在養生方面的“戒貪”,當然非指金錢物質,而是晚年為健康計,主張“少吃多得益,多吃不得益。吃得過於多,有害身體”。他有句名言“有錢難買老來瘦”。由於嚴格控制飲食,到70歲時也沒有患上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
  戒言。“言多語失。言多傷神。言多傷體。”除了多言會影響自己政治生涯外,蔣介石“戒言”的另一個原因,是“多言多耗神,寡言益精神”。到台灣後,他和宋美齡交換意見時,也常以手勢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摘錄自簡體中文版《破譯蔣介石養生口令》)
作者:竇應泰 編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2009-9-1

此議題東森『57健康同學會』潘懷宗教授近期將專題討論
20:55~21:55於東森財經新聞台

2010/12/13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12/23推出瑜珈研習營「陰,陽瑜珈及冥想」


easyoga【簡單生活瑜珈月】活動

12/23推出瑜珈研習營「陰,陽瑜珈及冥想」
凡報名參加即可獲得
GREENVOUGUE pima棉T恤乙件+Yoga to Be 紀念款瑜珈墊乙支(市價超過2500元)
研習營報名費一位為1500元。

名額有限,請與easyoga華山概念館洽詢。
歡迎大家的參與!

活動日期:2010/12/23 1830-2100
活動地點: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中三館二樓拱廳
報名專線:02-23211283

2010/12/03

有線電視博斯魅力網節目:阿斯坦加瑜珈


透過精心設計的阿斯坦加瑜珈課程,配合呼吸的控制以及多變的體位,強化您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耐力,在您探索身體核心力量的同時,迅速燃燒多餘的卡路里,進一步達到塑身的絕佳效果,成為美麗、自信的新時代女性。

上映時間:12月4日起,每週六晚間8點~8:30
12/5(日)1:00~1:30,8:30~9:00,11:30~12:00,18:00~18:30
中華電信MOD有線電視
頻道號碼:071博斯魅力網節目

2010/12/01

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A.C.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ada)大師簡介


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A.C.Bhaktivedanta Swami Prabhupada),通常被親切地稱呼為聖帕布帕。他來自於主奎師那(Krishna)和主柴坦亞(Lord Chaitanya Mahaprabhu)的一條直接傳系。

  1922年,聖帕布帕德在他靈性導師的訓喻下,將永恒的達爾瑪(sanatana dharma)的訊息傳到西方世界。經過一生的準備後,聖帕布帕德在69歲的高齡接到了一張駛向美國的免費船票。

  1965年,當他到達紐約時,口袋裡僅有40盧比和一箱子他出版過的著作。然而,在他心中還有一個願望:去和他人分享印度靈性文化的遺產。

  經過一年的艱辛,聖帕布帕德建立了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他早期的門徒受到了韋達文化全方位的訓練,被派到全美,以及後來的歐洲,亞洲,非洲和澳洲去開設中心。

  盡管自己已經年邁,聖帕布帕德卻不知疲倦地環遊了整個世界14次。在短短12年間,建立了108 座廟宇。他開創了很多的事業——學校,旅館,農場和廟宇,並寫了70多部對韋達文獻,包括《博伽梵歌》和聖典《博伽瓦譚》的翻譯及評注著作。這也難怪在1996年,印度的首相稱他是“印度最偉大的靈性和哲學大使。”

  聖帕布帕德於1977年11月離開這個世界,但他開創的事業卻繼續在發展。據說,“靈性導師永遠地活在他的訓喻中,追隨他教導的人永遠和他生活在一起。”

聖恩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的意思

  “A.C.” 是指 “Abhay Charanaravinda,” 是啟迪時靈性導師給予他的名字,解作“向奎師那蓮花足下投靠的人會顯得無懼”的意思。

  “巴克提韋丹塔”是頒授給他的頭銜,來認定他的“奉愛”(bhakti) 及他的資深靈性覺悟。在1959年他正式棄絕為托缽僧,並被冠以“斯瓦米”(解作“感觀的控制者”) 的專稱。

  最後,“帕布帕德” 一詞是對服務主的人崇高稱謂。

  簡單來說,學者們有時稱他為“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 或跟奉獻者一般稱他“聖帕布帕德”。

轉載自
http://www.iskconhk.org/html/founder/index.html
“國際奎師那知覺協會(香港)”

推薦著作:



《博伽梵歌原意》 印度:帕布帕德 編著

內容簡介:

《博伽梵歌》是世上最古老的瑜伽典籍,五千年前用梵文寫成!講述無限宇宙與流幻人生的終極真諦,使人獲得心靈的寧靜,重拾在紛繁瑣亂中抉擇的勇氣!它幫助現代人戰勝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種壓力,對身、心、靈全面健康感興趣的朋友,您怎可以不讀這部聞名全球的古印度瑜伽經典!


本書是一部對生活充滿啟示的古老典籍,奎師那在其中教導阿爾諸納如何解決他所面臨的危機,而那危機比大多數人所面臨的任何事情都更令人絕望。本書中廣博的超然知識、嚴謹的邏輯、恢弘的氣度、優美的文辭、磅礴的氣勢,使讀者為之震撼,為之傾倒,為之贊嘆。

《博伽梵歌》並不是小說,而是阿爾諸納和他的朋友奎師那在古印度戰場上的對話。奎師那給予的教導使阿爾諸那解決了比當時即將發生的戰爭更可怕的思想衝突。五千多年過去了,奎師那的話語包含的智慧曾給予千萬人戰勝各種困難的力量,不管問題是不是小,是物質還是靈性的。


奎師那能預見到未來歲月的人們所碰到的問題。在當今世界上,所有人都面臨著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種壓力,而奎師那對工作藝術的教導可以使現代人戰勝這些壓力。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在家庭中、寺廟裏,研習《博伽梵歌》涵蓋一切的教誨是使人們思想明確、心靈平靜的必由之路。

《博伽梵歌》由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由梵文譯成英文,並加以評註。帕布帕德是當今世界上最傑出的梵文學者和奉愛瑜伽靈性導師。本書在美國首版以來,已被譯成五十多種語言,發行量達一千多萬冊。



博伽梵歌原意
Bhagavad-gita As It Is
作者:聖恩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
出版社:巴帝維丹達書籍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簡體版網路電子書(可下載全文及梵文、诗节、要旨朗读MP3)

A.C.巴克提韋丹塔·斯瓦米·帕布帕德 大師 演講:

成為奉獻者——神會照顧你的一切

1975年5月25日,火奴魯魯

帕布帕德:這部帕拉德•查瑞陀Prahlada-caritra,這個劇碼非常有教育意義。儘管表演的舞臺並不是很好,沒有標準的劇台,但是奉獻者在這部帕拉德•查瑞陀中所表達的情感非常到位,很成功。我們要理解這種情感。外在的,我們可能永遠都沒有資格。但是奎師那接受這種情感。Bhava-grahi janardana。

帕拉德•瑪哈茹阿哲是奉愛傳系中一位非常重要的權威。
Dharmasya tattvam nihitam guhayam mahajano yena gatah sa panthah [Cc. Madhya 17.186]。要認識宗教原則的目標非常困難。人們實際上並不知道什麼是宗教,所以我們才有了這麼多人造的宗教,或者說憑空虛想出來的想法。實際上,宗教意味著神制定的法則。這才是宗教。Dharmam tu saksad bhagavat-pranitam [SB 6.3.19]。
正如國家,或者政府制定的法律,你必須遵守。無論這個政府是基督教政府還是穆斯林政府,還是印度政府。這都無關緊要。政府制定的法律,你必須遵守。你不能不接受它的權威性。而實際上神既不是印度教的神,也不是穆斯林的神或者基督教的神。神就是神。他無所不能。無論是對印度教徒,穆斯林們還是基督教徒——任何生物——對動物,對人類都一樣是神。正如神制定了這個法則,“有生終有死。”這對任何生物都適用——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人,動物,樹木,鳥獸,任何生物。沒有例外,無法逃脫。這就是法則。這就是神的法則。
你可能非常有知識,或者在所謂的科學中非常進步,但是,因為神說了,在物質生活中你都難逃一死,所以你無論如何都無法違背這一法則。這就被稱作達爾瑪dharma。
達爾瑪的意思是本性,正如神所創造的法則是眾生都終有一死,因此所有生物的本性就是終將死亡。這就被稱作宗教。同樣,神說,“你是我永恆的僕人。你必須服從我。”這就是宗教。你要努力去理解宗教的含義。宗教意味著神定下的法則,而你必須遵守。這就是宗教。

但是人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於是人們自己創造宗教。然而人怎麼可能創造宗教?法律可以由國王、國家、征服制定。如果你只是在自己家,和妻子父母商量之後制定了一部法律,誰會遵守?沒人遵守。你可能會為制定了一部法律而洋洋自得,但根本沒人理會。國家制定的法律必須遵守,無論你喜歡與否。法律並不由你的喜好決定。你都必須遵守。如果你不遵守,那麼你就是個違法之徒,你會受到懲罰。同樣,宗教的含義,正如奎師那在《博伽梵歌》中所說,
sarva-dharman parityajya mam ekam saranam vraja [Bg. 18.66]。
這就是宗教,“你們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宗教。現在全部放棄,丟在一旁。宗教是:向我皈依。”所以,如果你成為一個皈依于奎師那的靈魂——也就是說你成為了奉獻者——那麼你才是一個宗教人士。不然的話,你就是罪犯。正因如此,經典中才說人應該追隨偉大的奉獻者們。這就是宗教。你無法創造宗教,也無法編造出一個宗教。你只能追隨偉大的權威,這就是宗教。

經典中提及了眾多權威,如主布茹阿瑪,納茹阿達•牟尼,主希瓦,還有庫瑪爾兄弟,卡皮拉,曼努,以及帕拉德。
Prahlado janako bhismo。帕拉德•瑪哈茹阿哲就是知悉何為宗教的權威之一。並且,他言傳身教。然而不幸的是,他卻有一位不信神的父親,黑冉亞凱西普。儘管如此,藉著納茹阿達•牟尼的仁慈,他知悉何為宗教。正如你們在這部劇中所見,當他母親懷孕的時候,半神人們要抓走她,將她投入大牢,這樣黑冉亞凱西普這個大惡魔的兒子也同樣難逃法網。他們想把帕拉德也殺了。但儘管他的父親是一個大惡魔,通過納茹阿達•牟尼的教導,帕拉德卻成了一位偉大的奉獻者。納茹阿達•牟尼救下帕拉德可憐的母親。他問半神人,“你們為什麼要為難這位女士?不管怎麼說,她是位女性,身不由己。”所以,在納茹阿達•牟尼的命令下,半神人放了她,但她的丈夫正在進行苦行,所以她毫無依靠。因此,納茹阿達•牟尼將他帶到自己的阿施茹阿瑪asrama,教導她神的知覺。這就是聖人的職責。也正是如此,當帕拉德•瑪哈茹阿哲還在母親子宮中時,便聆聽了所有這些教導。他的母親,隨著時間流逝——這也是女人的本性——忘了這些教導。但帕拉德•瑪哈茹阿哲卻都記得,所以他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奉獻者。這就是帕拉德•瑪哈茹阿哲的故事。

帕拉德•瑪哈茹阿哲成了一位奉獻者,一位真正的奉獻者,不是那種所謂的奉獻者,腦子裏只想著,“我的感官能得到滿足我就繼續做奉獻者。不然的話我就走人,僅此而已。”他不是這樣的奉獻者。無論任何環境下,他都恪守奉獻者的原則。你們都看到,他的父親千方百計的迫害他。但帕拉德又何錯之有?他在念誦哈瑞奎師那,但他父親對此卻非常不滿。黑冉亞凱西普想勸導他停止念誦,但他卻從未聽命。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都堅定不移。當他被丟進熱水,不,是油。他被丟盡沸騰的熱油中,仍堅定不移。那些惡魔威脅恐嚇他,他也不動容。他的母親被黑冉亞凱西普所逼,在他的食物中下毒,他也不改變自己的立場。之後,他父親意識到,“我的兒子一定有玄密神通。”他的玄密神通就是,他是奎師那一位偉大的奉獻者,僅此而已。奉獻者從不修習玄密神通。但奉獻者,在奎師那至尊神通的保護下,無論在任何境地都能安然無恙。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堅持奉獻者的立場不改變,奎師那就會給與你全面的保護。無需害怕。奉獻者,只要他們還是奎師那的奉獻者,奎師那就會去安排一切。如果有一些不可思議之事發生,奉獻者並不以此為傲,因為這都是奎師那看在奉獻者的份上所展示出來的。
奉獻者並不指望學習魔法去蒙蔽大眾。不需要。如果有必要展示魔法,奎師那會親自展示。
奎師那被稱作Yogesvara。Yoga是玄密神通,而他是Yogesvara,瑜伽之主,玄密神通之王。Yatra yogesvarah harih。
正如奎師那在庫茹之野的戰場上駕駛著戰車,載著阿爾諸那。阿爾諸那面對著敵人,極其極其強大的敵人,如彼士瑪,卡納,朵納阿查爾亞以及其他非常厲害的敵人。阿爾諸那在他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們就像timingila,tmingila是一種能將鯨魚吞食的大魚。所以瑪哈茹阿哲•帕瑞克西特說到,“儘管他們像timingila一樣,他們能幹掉成百上千個阿爾諸那,但是,因為您在保護著他,坐在他的戰車上,所以他們全部一一死去,阿爾諸那卻安然無恙。”

所以說,奉獻者從不希求獲得任何玄密神通。帕拉德有什麼神通?他只是一個五歲的小孩子。根本沒機會學習任何玄密神通。但是他由至尊神通奎師那保護著。奉獻者就應該這樣想。不要浪費時間去學習所謂的玄密神通。只是讓自己成為奎師那的一位純粹奉獻者,那麼自然而然你就具有至尊的神通。《博伽梵歌》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yoginam api sarvesam
mad-gatenantaratmana
sraddhavan bhajate yo mam
sa me yuktatamo matah
(在所有的瑜伽師中,誰對我信仰堅定,長處我中,內心時刻想著我,以超然的愛心服務於我,誰就通過瑜伽和我最親密地連在一起,誰就是最高級的瑜伽師,這就是我的意見。)[Bg. 6.47]

有許多瑜伽師,神通之人,但奎師那強調,“所有瑜伽師中,所有修習玄密神通之人中,只有恆常想著我的人,
” sraddhavan bhajate yo mam, yoginam api sarvesam mad-gatenantaratmana,“
恒常想著我,奎師那,心中從不停止
Hare Krsna, Hare Krsna, Krsna Krsna, Hare Hare/ Hare Rama, Hare Rama, Rama Rama, Hare Hare……”奎師那說,“他是最高級的瑜伽師。
” Yoginam api sarvesam。Sarvesam的意思是所有之中。“在所有各種各樣的瑜伽師中,恒常想著我的是最高級的。”這就是奎師那在《博伽梵歌》中教導的哲學。
Man-mana bhava mad-bhakto mad-yaji mam namaskuru
(時常想著我,成為我的奉獻者,崇拜我,禮贊我。這樣你必到達我。我向你保證這一點,是因為你是我非常親密的朋友。)[Bg. 18.65]
如果你認真的做這四項——總是想著奎師那,man-mana;成為他的奉獻者,
man-mana bhava mad-bhakto,mad-yaji,崇拜奎師那……正像我們在廟堂中所做的這些。
如果你是個奉獻者,你可以隨時隨地崇拜奎師那。奉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崇拜奎師那,甚至樹下。因為奎師那在每個人的心中。
Isvarah sarva-bhutanam hrd-dese 'rjuna tisthati
(阿爾諸那呀!至尊主處在每個人心中,指導著眾生的行動,而眾生則好象坐在一架由物質能量組成的機器之上。)[Bg. 18.61]
所以哪怕只是在大樹底下念誦哈瑞奎師那,想著奎師那,這也足夠了。奎師那不需要豪華的裝備。他只希望你是一位真誠的奉獻者。僅此而已。而在任何情況下也都可以履行奉愛服務。Ahaituky apratihata。完全不受物質條件影響。這就是奎師那知覺的程式。所以你們可以看到一個五歲大的孩子是如何毫髮無損的度過各種危險境地,而且他謝絕了祝福。他沒有接受。
奉獻者不應該是商人:“如果你給我什麼,我就給你什麼。”那就是生意。而奉獻者絕不如此。他知道自己是奎師那永恆的僕人,他的職責就是服務奎師那。在物質世界,僕人領薪水所以才幹活。但奉獻者不是。奉獻者處於職責而服務奎師那。這就是神的知覺,奎師那知覺——“這是我的職責”。於是,奎師那也承擔自己的職責,“我的職責就是保護這位奉獻者。”這種互動回饋就被稱作奎師那知覺。這裏根本沒有生意往來的問題。奉獻者將得到保護。奎師那不是任何人的僕人,但是每個人都是奎師那的僕人。如果每個人都成為奎師那的僕人,那麼每個人都將得到奎師那的保護。奎師那時時刻刻都在保護著眾生。奎師那是神,所以他保護著眾生。他給眾生提供食物,尤其偏愛他的奉獻者。Samah sarvesu-bhutesu。

《博伽梵歌》中一個詩節說到,
samo 'ham sarva-bhutesu na me dvesyo 'sti na priyah
(我不嫉妒,也不偏袒。對一切眾生,我都平等對待。但誰為我作奉獻服務,誰就是我的朋友,誰就在我之中,我也是他的朋友。)[Bg. 9.29]。
奎師那說神必然對眾生平等。神只有一個,所以他維繫眾生。各種鳥獸都有自己的食物。大象也有食物。是誰提供給大象食物?奎師那,神維繫著一切生物。正是如此,一般而言他對一切生物一視同仁。但是對奉獻者卻特別對待。正如帕拉德•瑪哈茹阿哲。當他處於險境的時候,主尼星哈戴瓦便親自顯現保護他。這是神特殊的職責。這不是特例。如果有人說,“神偏心,他只特殊照顧他的奉獻者。”不,這不是偏心。正如一位紳士,鄰里之間,他愛所有孩子,但是當他自己孩子有了危險,他當然會特別對待。這不是特例,四處皆然。你不能責怪他,“你為什麼對自己的孩子尤其關愛?”絕不會。這是人之常情。沒人會責怪他。同樣,每個生物都是神的孩子,但是他的奉獻者尤其特別。這就是神特別關注的物件。
Ye tu bhajanti mam pritya tesu te mayi。
所以神保護著一切生物,但如果你成為主的奉獻者,純粹奉獻者,毫無雜念,那麼神就會特殊照顧你。這就是奎師那知覺運動,我們為瑪亞,物質能量所困,而如果我們托庇于奎師那,我們就將得到特別的保護。Mam eva prapadyante mayam etam taranti te。

所以,努力成為奎師那的奉獻者。我們奎師那知覺運動教導的就是這一哲學。我們有許多書籍,無論是誰到這裏來都應該認真閱讀,無論是奉獻者,還是廟宇的居民,還是外來的訪客,然後你就會瞭解什麼是奎師那知覺。不然的話,你便專心的只念誦哈瑞奎師那。不要浪費時間,談論無聊的東西。那對靈修無益。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今天是五月25號,四個小時已經過去。你沒辦法把它再找回來。1975年,5月25日,四點鐘,你想花幾百萬美元也不可能將這時間再買回來。所以我們應該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一旦浪費,永無挽回。好好利用時間。最好的利用方法就是念誦哈瑞奎師那,或者冥想奎師那,崇拜奎師那。這就是奎師那知覺運動。

謝謝大家。

轉載自

2010/11/13

《瑜伽文摘》 第十三期

主要内容:
立冬,养藏之道也。
体式之王“头倒立”促进全身微循环,让你保暖又惬意;
“臀部紧俏”系列让你即使在冬季也能拥有诱人的翘臀,避免脂肪囤积;
“瑜伽保卫你的‘第二心脏’”,让双足双整个冬天暖洋洋;“呵护肌肤展现真实的美”,肤若凝脂不再是梦想;
“瑜伽界的摇滚明星——约翰弗兰德”带你领略一个摇滚明星到瑜伽明星的神奇“穿越”;
冬季,是一个从秋到春的“穿越”,而生命,其实也“就是一个穿越”。

2010/11/12

玉山入圍新世界七大奇景 投票給玉山成為新世界七大奇景




由瑞士新七大奇景基金會舉辦票選的「新世界七大自然景觀」票選活動從2007年起跑,台灣玉山為261個自然景點之一,是台灣唯一入圍的候選景點,在2009年玉山入選為最後的28強,目前正進入最後投票階段,預計至2011年11月為止,由全球民眾以網路、電話和手機簡訊選出新世界七大奇景。
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不僅為台灣最高峰,亦為東北亞最高峰!是台灣少數仍維持原始狀態之地區,實具豐富自然及文化景觀,加上四季分明與可及性高等諸多優勢,都是玉山入圍的重要因素!


新世界7大自然奇景(New Seven Wonders of Nature)前28強名單 :
- 亞馬遜雨林 (Amazon) : 南美洲
- 天使瀑布 (Angel Falls) : 南美洲
- 芬地灣 (Bay of Fundy) : 北美洲
- 黑森林 (Black Forest) : 歐洲
- 卜提奈肖爾斯群島 (Bu Tinah Shoals) : 亞洲
- 莫赫斷崖 (Cliffs of Moher) : 歐洲
- 死海 (Dead Sea) : 亞洲
- 愛爾洋奎雨林 (El Yunque) : 南美洲
- 加拉巴哥群島 (Galapagos) : 南美洲
- 大峽谷 (Grand Canyon) : 北美洲
- 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 大洋洲
- 下龍灣 (Halong Bay) : 亞洲
- 伊瓜蘇瀑布 (Iguazu Falls) : 南美洲
- 基達鐘乳石洞 (Jeita Grotto) : 亞洲
- 濟州島 (Jeju Island) : 亞洲
- 吉力瑪札羅山 (Kilimanjaro) : 非洲
- 科莫多島 (Komodo) : 亞洲
- 馬爾地夫群島 (Maldives) : 亞洲
- 馬蘇里亞恩湖區 (Masurian Lake District) : 歐洲
- 馬特洪峰 (Matterhorn/Cervino) : 歐洲
- 米利佛峽灣 (Milford Sound) : 大洋洲
- 泥火山 (Mud Volcanoes) : 歐洲
- 公主港地下河 (Puerto 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 亞洲
- 桑德班斯森林 (Sundarbans) : 亞洲
- 桌山 (Table Mountain) : 非洲
- 艾爾斯岩 (Uluru/Ayers Rock) : 大洋洲
- 維蘇威火山 (Vesuvius) : 歐洲
- 玉山 (Yushan) : 亞洲 !! 台灣 !!
投票注意事項:

一、進入網頁(http://www.new7wonders.com/)有簡體中文版,點選「vote now for the NEW 7 wonders of nature」進入投票頁面後,請先選擇橘色字樣(Are not yet a New7Wonders member? Join now!)登錄為會員。
二、登錄會員時,請提供有效的Email,每一個登錄的網址只能票選一次。
三、玉山的英譯為Yu Shan,國家請選 CHINESE TAIPEI。(無Taiwan選項!!!)

目前世界七大奇景
長城(中國)
佩特拉古城(約旦亞喀巴省)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巴西里約熱內盧)
馬丘比丘(秘魯庫斯科)
奇琴伊察瑪雅城邦遺址(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北部)
羅馬競技場(義大利羅馬)
泰姬瑪哈陵(印度阿格拉)

2010/11/06

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 德寶法師




你知道還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禪修並不容易,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此外還需要勇氣、決心與紀律。它需要許多我們平常不喜歡而且還會設法逃避的個人特質。這些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CD「魄力」(gumption)。禪修需要魄力,相形之下,坐下來看電視當然要簡單得多。因此,為什麼要費事禪修?為什麼要浪費可以出去玩樂的時間與精力?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你是人。就只是因為「你是人」這個簡單的事實,你發現生命中始終有著擺脫不掉的苦(不圓滿1的現象)。你可以暫時壓抑自己的知覺一陣子,或者接連幾個小時都不去想,但是它總會再回來,而且通常是在你最不希望它出現的時候。突然間,似乎是意外地,你睡不著,內心備受煎熬,這時你才了解自己生命的實際狀況。

  就這樣,你突然醒悟,花了一輩子的時間都只是在應付。你刻意維持體面,讓事情從表面上看起來很平順;然而挫折的過程,那些難受的時光,就只能埋藏在自己心底。你其實是一團糟,你自己也知道,但是掩飾得很好。一路走來,你只知道應該還有其他的生活方式,一種看待世界更好的方式,或者更完整地接觸生命的方式。偶爾你會進行得很順利:你得到一份好工作、談戀愛,或者贏得比賽。有時候事情真的不同,生命豐富而清明,一切壞時光與無聊事都消失無蹤。你的感覺煥然一新,於是你對自己說:「好,現在我辦到了,現在我很快樂。」但是,之後它又消失了,就像風中煙塵一樣,徒留回憶與迷惘。你模糊地意識到有些事情出了錯。

你到底哪裡出了錯?
  你覺得生命中真的有一個深刻而敏感的非凡領域,只是你現在看不見它而已。然而,結束的感覺就像是一刀兩斷,突然之間,你與甜美絕緣了,無法再透過感官的吸棉去汲取那種經驗。你無法碰觸到真實的生命,既然無法再次辦到,當然再也快樂不起來。之後,連那個模糊的意識也不見了,你又重新回到以前的世界,那個陰暗的老地方。那是一種情感的雲霄飛車,大部分的時間裡,你都蟄伏在軌道底層,內心卻冀望著能夠一飛沖天。那麼,你到底是出了什麼錯?你是怪胎嗎?不,你只是一個平凡人。你因為染上所有人都染患的痼疾而受苦,它就像隻怪物,躲在我們所有人的內心深處,它有許多手臂:長期緊張、對別人缺乏真正的同情(包括最親的人在內)、封閉的感情與灰心喪志等等,許許多多的手臂。我們沒有人能完全脫離它,我們也許會否認它,或試著壓抑它。我們創造出一套文化來躲避它,假裝它不存在,用各種目標、計畫或身分考量來使我們自己分心。但是它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而且還經常潛伏在每一個想法與每一個知覺的底層。我們的心底一直有一個細小的聲音在說:「還不夠好,還要更多,還要做得更好,一定要更好。」它是個怪物,一個以微妙形式出現在所有地方的怪物。

  去參加一個派對,聽聽裡面的笑聲,那些尖銳的聲響,傳達出表面上看似歡樂、骨子裡卻惶然不安的訊息。感受一下那種緊張與壓力。沒有人真的放鬆自己,大家都只是在假裝而已。去看一場球賽,看看觀眾席上的球迷,看看不理性的憤怒情緒,看看隱藏在熱情與團隊精神的假象背後,即將爆發開來的失望情緒。噓聲、尖叫,以及以忠誠為名而行放縱之實的自我主義、酗酒與觀眾席上的打鬥等等,這些都是人們極度渴望釋放內在壓力的表現,他們的內心一點也不安穩。看看電視上的新聞,聽聽流行歌曲的歌詞,你發現不斷在反覆變奏的,是同樣的主題CD嫉妒、痛苦、不滿與緊張。

生命不變的真理就是不斷改變
  生命似乎成了無止盡的掙扎,辛苦努力就只是為了對抗勢不可擋的苦厄。我們如何解決這一切不圓滿的現象呢?我們都得了「只要」症候群:只要我有錢,我就會很快樂;只要我能找到一個真正愛我的人;只要我能減輕二十磅;只要我有一台彩色電視機、一個熱水浴缸、一頭鬈髮,以及數不盡的事物。這些妄想從哪裡來?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怎麼辦?它是從我們自己內心的因緣產生。它是深細而無所不在的習氣,是慢慢纏繞而成的結,需要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一次一小段,慢慢解開它。我們可以集中精神,先挖出一小段,把它暴露在光亮處。我們可以讓無意識變成有意識,一次一小段,慢慢來。

  我們經驗的本質就是變化。變化永不止息,生命無時無刻不在流逝,永遠不可能跟原來一樣。無盡的變動正是有知宇宙的本質。你的腦子才剛冒出一個念頭,半秒之後旋即消失,接著來了另一個,也一樣消失無蹤。一個聲音震動了你的耳膜,之後就恢復寧靜。張開你的雙眼,世界頓時湧現,一闔眼,它又不見了。人們在你的生命中來了又去,朋友離開,親人消逝。你時來運轉,然後再走下坡。有時候你贏,但是和平常一樣,你又輸了。它永不止息:變化、變化再變化,永遠沒有兩個時刻完全相同。

  不要以為這種情況是出了什麼差錯,事實上,宇宙的本質就是如此。但是對於這種無盡的流動,人類的文化卻教導我們做出一些奇怪的反應。我們把經驗分類,並且試圖捕捉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在無盡流動中的心靈變化,再把它們分別放入「好」、「壞」與「不好不壞」這三個心靈鴿洞。之後,根據放入的巢洞,我們以一組固定的、習慣性的心靈反應產生認知。如果一個特別的感受被標示為「好」,我們就會嘗試將時間凍結在那裡,緊抓著那個特別的想法、撫弄它、把玩它,嘗試不讓它跑掉。當它留不住時,我們便竭盡全力重複那個會引起這種想法的經驗,讓我們稱這種心靈習慣為「執著」。

是好?是壞?還是不好不壞?
  心靈的另一邊放置著被標示為「壞」的盒子,當認知某樣事物是「壞」的時候,我們就會嘗試把它推開,試著否定它、排拒它,想盡辦法避開它。我們抗拒自身的經驗,把自己弄得支離破碎,讓我們稱這種心靈習慣為「排斥」。在這兩者之間躺著「不好不壞」的箱子,我們把不好也不壞的經驗放進這裡。它們是溫和、中性而無趣的。我們把經驗打包,放入不好不壞的箱子裡,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忽略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無盡的貪愛與憎惡的行為上。因此,這個不好不壞的經驗種類就被剝奪了它應該受到注意的地位,讓我們把這種心靈習慣稱為「忽略」。這一切瘋狂行徑的結果就導致我們一直故步自封,無止盡地追求歡樂,無止盡地逃避痛苦,以及無止盡地忽略我們百分之九十的經驗。之後,我們質疑「為什麼生命如此乏味?」分析到最後,這套系統根本就不管用。

  無論你如何努力追求歡樂與成功,還是會有失敗的時候;無論你跑得多快,苦難總有追到你的時候。在那些時候,生命無聊得令你想放聲尖叫。我們的內心充滿不滿與批評,我們在自身周遭遍築圍牆,因而被困在自己愛憎的牢籠中,感到痛苦萬分。

  「苦」在佛教思想中是個重要的字眼。它是一個關鍵字,需要被徹底了解。這個字的巴利文是dukkha,它不只是指身體的痛苦,而是一種深沉且微細的不圓滿的感覺,存在於心的每一個瞬間,是內心故步自封的結果。佛陀這麼說過:「生命的本質就是苦。」乍聽之下,這個說法似乎太過病態與悲觀,甚至顯得不真實。畢竟,我們還是有許多快樂的時光,不是嗎?不,並沒有,只是看起來很像有而已。想想你真的覺得滿意的時光,仔細檢視,在愉悅底下,始終潛伏著微細而無所不在的緊張。無論多麼棒的時光,還是有結束的時候;無論你獲得多少,無可避免地,你不是失去它,就是要用下半輩子一邊守著它,一邊計畫如何得到更多。最後,你還是免不了一死。到頭來,你終將失去所有。一切都是無常的。

  聽起來很淒涼,不是嗎?幸運地,不,一點也不淒涼。只有當你從世俗心靈的角度來看的時候才會覺得淒涼,只有在那個故步自封的機制底下運作才是如此。在此之外有另一種視野,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在那個層次,內心不會想要嘗試凍結時間,不會試圖抓緊流逝的經驗,也不會把事物排除在外,或者是忽略它們。那是個超越好與壞、樂與苦的經驗層次。那是個看待世界的有趣方式,並且是可以學會的技巧。雖然並不容易,卻是可以學習的。

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快樂與安穩真的是人生的主要課題,是所有人努力追求的目標。這經常被不經意地忽視,因為那些根本目標都被表面事物給遮蔽了。我們想要食物、財富、性、娛樂與尊重。我們甚至告訴自己,「快樂」的概念太抽象了:「瞧!我很實際,只要給我足夠的錢,我就會買到我需要的快樂。」很不幸地,這種態度根本行不通。檢視這裡的每一個目標,你將發現它們都很膚淺。你想要食物,為什麼?「因為我餓了。」你餓了?那又怎樣?「嗯,如果我吃東西,就不會餓,那麼我就會覺得很好。」哈!「覺得很好」?現在真正的關鍵詞出現了。我們真正追求的不是表面的目標,那只是過渡的方法而已。我們真正追求的,是本能需求得到滿足時的舒緩的感覺,舒緩、放鬆還有解除壓力。我們只要安穩與快樂就好,不再有任何渴望。

摘錄自
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 德寶法師 書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作者:德寶法師/著
原文作者: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譯者:賴隆彥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01日




作者簡介

  德寶法師(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十二歲時在斯里蘭卡出家,成為佛教僧人,並在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大學、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與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教授佛教課程。

  他是西維吉尼亞高見山區(High View)修行協會(Bhavana Society)的創辦人。他在全世界巡迴教學,著有《到達快樂的八個正念步驟》(Eight Mindful Steps to Happiness)一書。

  在1968到1988年他任職華盛頓佛寺協會會長期間,除了教導佛法課程之外,還指導禪修閉關,並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紐西蘭、非洲與亞洲等地。

2010/11/01

筋長一寸 壽延十年  曲黎敏

筋長一寸 壽延十年

  導引,即“以形導氣”,通過肢體的各種形態來引導氣的運行。傳統健身術,可以“導氣令和”,讓人體內的氣機平穩下來;也可“引體令柔”,通過抻拉人體的筋骨,來鍛煉身體的柔韌性。
  我們不要小看身體的柔韌度,柔韌度是衡量身體好壞的一個標誌。老子就把“骨弱筋柔而握固”視為身體最健康的一種狀態。如果您現在身體柔軟,筋骨靈活,伸拉自如,而且握力很大的話,那說明您的身體很健康。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長期的醫學觀察表明,身體的柔韌性越好,人就越長壽。
  我們首先瞭解一下人衰老的原因。
  人的生命有高峰和低潮,《黃帝內經》中談過女七男八的問題。元氣的自然規律是:女子在四七二十八歲時生命達到一個頂點,五七三十五歲的時候,陽明脈衰,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而男子身體走下坡的開始點在五八四十歲左右。知道了這些,我們就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在某個階段做某個階段應該做的事。
  元氣消耗多少,必有症狀。比如,女人35歲開始頭髮斑白,膚色暗淡。一般來講,人元氣的衰落按六經走,但如果吸毒、吃激素也可能一下到底。元氣積累多少,必有表現。比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的得道之人可以超越女七男八,所以有真人(呼吸精氣)、至人(積精全神)、聖人(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和賢人之說。總之,元氣難積而易散,關節易閉而難開。所以養生的功夫就在於積精累氣,氣功的目的就在於開關節,拉經脈。
  人衰老是由於元氣損耗導致。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而元氣藏於腎。所以,元氣的損耗主要是指腎氣衰敗。人的元氣是個定數,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元氣並不因為你財富多而多賦予你一分,因你貧窮而少給你一分。生病和衰老都源於對生命的過分消耗,如果人能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懂得持戒和固守元氣,就能延緩衰老。
  其實,即便元氣是一個定數,我們的人生仍然有“加減法”,即我們有些活動是在增加能量,有些活動是在耗損能量。我們要學會增加能量的方法。比如,快樂就是在做加法;可如果我們總生氣,經脈被憋或被堵,就會損耗胃氣,直接影響造血功能,這就是在做減法。我們的飲食也好,鍛煉也好,也是一個給生命做加減法的問題。好好做運動,鍛煉身體,能量就能增加;整天好吃懶做,動也不動,就是在減少能量。
  導致人另一個衰老的原因是識神過亢。七情六欲過盛,會干擾元神。胃腸潰瘍、心梗、腦溢血、高血壓、失眠、頭痛、紅斑狼瘡、皮膚病等很多因精神因素而導致的疾病會由此產生。
  中醫認為:喜極損肺、怒極損肝、哀極損腸、懼極損膽、飽極損胃、餓極損脾、情極損腎、動極損陰、靜極損陽。所以,七情過盛會導致人衰老。
  有人說,我老做家務,出了不少汗,也挺累的,這不就等於是體育鍛煉了嗎?我要強調一點,做家務絕對不是體育鍛煉。為什麼?因為人在做家務的時候心中有怨氣,這就不是體育鍛煉。您辛辛苦苦地剛把地擦乾淨了,兒子進來就是一個大腳印,您的心情立馬就抑鬱了,因為覺得辛苦得不到起碼的認可和保護。心中有怨,就是肌肉得到了再多的運動,也是沒有鍛煉效果的。
  傳統體育健身術大都能對身體起到拉伸的效果,可鍛煉人體的柔韌性,從而使人延年益壽。此外,傳統健身術中有很多動作(如“兩手攀足固腎腰”、“調理脾胃須單舉”)都是在鍛煉我們的腎經、胃經等,也就是在給生命的能量做加法。而傳統健身術在修身的同時又在修心,使人平心靜氣,控制情感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說,傳統健身術是一種非常好的延緩衰老的方法。

轉載自 曲黎敏 養生之道:從頭到腳說健康2

2010/10/28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曲黎敏教授: 1.為什麼要學習《黃帝內經》


視訊超連結:
http://v.ku6.com/show/mNyYZUxUKzpM7gWQ.html

1.為什麼要學習《黃帝內經》

理由1 《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地位獨特
理由2 學習《黃帝內經》認知自我
理由3 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理由4 可以培養我們內在的洞察力

《黃帝內經》實際上在國學經典中的地位是非常獨特的,它幾乎是唯一一本以聖王命名的書,這就意味著生命之學在古代文化當中認為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麼聖人為什麼重醫藥,這個聖字又怎麼講呢?
聖人就是能夠聽從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夠掌握自己身體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夠掌握自己的身體和欲望,又能夠使別人聽從自己,那麼就可以由人而王,所以這個是聖人重醫藥的第一條,第二條是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古代文化認為天下即人身,那麼古代的天字是這樣寫的,人的頭頂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裏又叫做天、顛、頂,天下即人身,實際上是告訴我們,人體是在所有的組織系統裏邊,是最精密的自組織結構。
它自己本身有一個和諧的機制,那麼這也是中國古代認為就是說為什麼: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的一個原因。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說的千百年來什麼都變了,但是人沒有變,人的本性是沒有變的。
所以古人認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從身體當中來的,那麼比如說國學裏邊《大學》講至善,《中庸》講太過與不及,而所有的太過與不及,實際上都源於人身體結構內部的太過與不及。
打一個比方說,假如我們的肝火太盛的話,(肝)木生(心)火,那麼我們的心就會煩亂,做事就會很急躁,如果腎精不足的話,我們思維就不夠,就是思維力就不夠。
假如說打一個比方,如果是你端著這個酒杯的手都在抖的話,那麼你這個控制手的能力都沒有,控制水杯的能力都沒有,你怎麼能控制全局?
你的身體本身出問題了,你做事的行為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這也是後來有一句話,拿破崙的一句話叫做:人的身體結構即命運。
那麼在中醫裏來說,就是人的身體結構及功能即是命運。
從這個角度往下接著講呢,就是說生命醫學又是人類學中最高的學問。
所以說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國學一向都強調:從醫入道和道以醫顯。
就是說的你能夠把醫學領悟了,你有可能就領悟到天下之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那麼從第二點上講,學習《黃帝內經》可以讓我們認知自我,這裏大家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你們去想一想,我們的生命活力是從哪里來的,我們經常會用到這樣一些辭彙,比如說魄力、精神、膽識、意志、聰明,像這些詞都是表達代表我們生命活力的一些辭彙,和代表我們領導力的一些辭彙。
那麼這些都是從哪里來的呢?大家想一想。
所謂魄,你這個人有沒有魄力,做事有沒有決斷性,那麼這個魄力到底是什麼呢?
它具體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實際上這個魄在中醫裏它涉及到一個詞,它是肺的神。
所謂神在這兒要解釋一下,什麼叫神呢?
就是肺氣足了以後,它的外現就叫做神。
他的表現,我們說你這個人有沒有神,精氣神的那個神,神足不足,實際上都是說你的精和氣足了以後的外現,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樣,那個叫神。
那麼這個魄指的是肺神,而力關係到我們另外一個臟器就是腎。
大家一定要記住,我們的力量從哪里來,都是從腰這兒來,所以力量是從腎來的。那麼這兩個概念,像肺和腎都涉及到一個本能的,我們先天本能的問題。
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魄力它關係到本能的問題,是學不來的。
你不可以向別人學魄力,是你自己肺氣足不足,和你自己的腎精足不足的問題。
那麼另外一點,精神,說你這個人看上去真的很有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要不然你就特別萎靡,可是這個精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精同樣是腎的最基本的物質就是指精,在中醫的概念裏就指的是精,而神在這裏邊,神是心的神明,心之神為神。
那麼所謂精神,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在中醫裏有一個固定的辭彙,是心腎相交的能力,就是你心和腎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現就是精神。如果你心力不足,腎精不足的話,你這個人就顯得沒有精神,所以這個精神也是指的我們身體層面上的一種東西。
那麼膽識,在《黃帝內經》裏認為,膽是主決斷的,那麼你有沒有決斷力,這也是你的一個領導力的一個體現。
那麼決斷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什麼呢?就是你膽氣的足不足,並不是說這個人把膽囊切了,他就沒有決斷力,關鍵是一個膽氣的足不足,膽精的問題。
那麼意志,意志也涉及到,男人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那麼這個意志是由什麼來,它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呢?它的物質基礎,意是中醫裏脾(精)的外現,脾的神為意,那麼脾,心之所存謂之意,那麼就是說脾的外現是神,是意,因為脾主運化,所以說如果你的意很足,你的脾的脾精很足的話,你運化的能力就強,而運化的能力強,意味著我們不是記憶力的問題,而是關聯性的問題,比如說你頭腦非常靈活,你看到這個事物,你馬上就能夠關聯到那個事物,當你把這兩個事物能夠很關聯起來,這種關聯性就是意。這就是運化,就是靈活,就是頭腦非常靈活的表現。那麼志也是腎,志是腎之神,所以說像意志這種詞,就是在說腎的這種能力,那麼在這個意志來講,實際上如果精神是心腎相交的話,那麼意志實際上指的就是我們運化,人體的運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體現。因為腎主收藏,是運化和收藏能力的體現。
你能夠運化多少,然後你又能夠定得住多少,這是你的意志力。你如果只是運化很聰明的話,而你又定不住,你又堅持不下來,那就是意志不堅定。
所以這也是我們生命力的一種體現。
那麼聰明就很好解釋了,聰明在中醫裏認為,腎開竅於耳,就是說腎氣是開竅於耳的,肝開竅於目,肝是開竅於目,所以你這個人聰明與否,關鍵在於看你的肝腎的能力,這樣講來就是說學習《黃帝內經》,可以使我們更多的向內看,向內在的去觀察我們人身,是在培養我們向內看的能力,但是向內看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這也是《黃帝內經》在所有的國學經典裏邊最為寂寞的一項,就是說的向內看實際上很痛苦而且很難,這也是自古聖賢皆寂寞。
比如說在西方社會,它追求的目標是認識你自己,而我們中國社會,是要天人合一,所謂天人合一剛才我已經講了,天下,天下就是人身,所謂天人合一就是外面這個天和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諧,而這種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就越接近於至善,所以關鍵要看這種和諧度,這是向內看的問題。
中國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人身難得,真法難聞,中國難生。
那麼人身難得就是說,從學習《黃帝內經》開始,我們要開始關注我們自己的內心生活,和我們內在的臟腑的那種運轉,我們懂得了人體,實際上我們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現在這個肉身,用佛教的觀點來講,實際上是我們花了很多年的修行,來得到的一個身體,所以這個用後來的話來說,就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借假修真的載體,是要蓄之養之的精品。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在很多程度上是毀之害之。
第二就是真法難聞,我們大家都知道,像佛經你有緣才可以聽聞,那麼《黃帝內經》同樣是這樣,也不是可以說隨隨便便你就可以聽到的,包括《黃帝內經》本身,它自己本身都是黃帝和他的老師的一些對話,當他問到一些很核心的問題的時候,他的老師都會告訴他,你必須通過一種齋戒的方式,所謂齋戒不是單純的洗洗澡刷刷牙餓幾天就可以的,而是要告訴你保持著精神上的一種,不要有那麼多的欲望,俗欲所控制,不要被那麼多的欲望所控制的一個狀態。是沒有私心雜念的一個狀態。包括聖王學習《黃帝內經》,他也要抱著一種很認真的態度,而且要堅持的要有一種什麼樣的態度,這種態度是什麼呢?就是要修自己的身,同時修自己心的態度去學習。要真正的能夠看到裏面去,所以這是第二點叫真法難聞。
第三句話就是中國難生,實際上大家都應該非常的感恩,生為中國人是一種光榮,一種難得的福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著一種深厚的感恩心理和自豪。
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只有中國有這麼多的經典可以讓我們去讀,可以讓我們重新反省人生,甚至包括好好的認真的重新體悟我們的身體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所以這是中國難生的一個涵義,只有中國有《黃帝內經》。
這是從這個角度去講的。那麼第三點是什麼呢?
就是它可以培養我們的內在的洞察力。而這種洞察力實際上就關涉到兩個方面,就是它會告訴我們一種很好的認知方法。
中國人實際上對醫學都有一種耳熟能詳的東西在裏邊,我們學習《黃帝內經》,比如說好像很多人不懂得醫學,可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用著這些東西,所以這在古代裏邊來說,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這些東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麼我們並不知道,所以說它可以培養我們的洞察力。那麼這種洞察力裏邊第一條是要培養我們對天地自然的感悟,這就涉及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大家去認真的想一想,我們中國人為什麼說買東西不買南北,想過沒想過,為什麼買東西,不買南北?



首先解釋一下這個圖,我們現在這個圖,一般大家都認為是上北下南,然後說老師你這個圖肯定是畫錯了,為什麼南在上面呢,但是實際上這個圖是中國古代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圖,很多的人都覺得這個圖難以解釋,在哪里呢,就說為什麼南要放在上面,那麼這個實際上,這就是我們學醫,就是中國古代講的從醫入道最容易。
你要想把這些東西弄明白,你首先要知道人體,那麼在人體來講,我們的人,心火,心在最上,而心就是它代表,你要是俯臥大地的話,心在最上,所以上邊為南,那麼從這個圖,你先知道這個圖,一會我再說這為什麼是心的代表。
那麼從第一個層面來講,就是大家想想,為什麼買東西不買南北,實際上東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它按照一種取向比類的方式,它把東歸屬於木,把西歸屬于金,南是火,北是水。
那麼在遠古來講,在用竹籃子打水的那個年代,一般的來講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木和金為可承受之物,是可以拎著走的,然後火和水是不可承受之物,這是第一個層面,所以我們中國人是買東西不買南北。實際上從另外一種意義上來說,買南北,買水和火,如果水和火進入人的買賣層面,就會對人類造成某種傷害。比如說買軍火,買賣軍火和買賣石油,大家可以知道,現在我們目前的所有動盪其實都跟這兩個東西有關,它會對人類造成某種傷害。
所以我們中國是講文化的,開個玩笑說,就說我們中國人實際上連罵人都講究文化。
比如說我們為什麼罵你這個人不是個東西,我們經常說你這人真不是東西,為什麼這麼講,實際上說你不是東西,你就是什麼,就是南北。
就是在說你這個人就像水和火一樣無情無義,它是在講這個層面。那麼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就是一個表層,東方又意味著生發,也就是生長。
中土是化,收,藏。那麼就是東方為生發之相,南方為生長,西方為收斂,北方為收藏。
先看一下,東方為什麼有生發之相,實際上大家看這個東字,這個東(崬)字本身就是一個木,然後中間一個日,太陽從樹木中冉冉升起,就是在形容它的逐漸上升的這個狀態。
那麼金(西),在古文裏的寫法是這樣的,大家看像什麼,它實際上像一個大鳥立在自己的鳥窩上。
那麼人類在最初觀察西方的時候,觀察西方,他首先抓住的是一個相,他抓住一個什麼相呢?
就說的等到天快黑的時候,鳥都知道歸巢了。
連天地萬物都知道收斂了,都知道回家,都知道該回去了。
那麼這就是一個收斂的相,所以實際上買賣,在中國買賣東西,實際上在講的是文化的層面,講的是非常文化的層面。
那麼買賣的什麼呢?從更深的意義上來講,就是首先我們買賣的,要麼是可以生發的東西,要麼是可以收斂的,買賣要麼你就買朝陽企業,你做的就是朝陽企業,要麼你就是做的可以賺錢的企業,是從這個角度上去講。
然後南方意味著什麼呢?南方實際上就意味著散,就是疏布,因為南方為火,是疏布之象,南方就是散,就有點類似于現在企業家做慈善。
這是你該散的該花出去的,而且是不應該求任何回報的。
就像我們的心臟一樣,在這裏邊的另外一種比方就是,木這邊是肝,這邊是心,這個是肺,這個是腎,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就是心——疏布,你看心永遠在跳,並不是說你睡著了,它就可以停一會兒,它永遠在那兒散著,這就是心的相。
這是從象的角度理解我們的五臟,那麼這個就是腎,就是主收藏。
所以這是中國文化的裏邊,那麼中央脾土是什麼呢?
就是化——生長,化——收藏,那麼這個化,這是脾土,土為什麼能夠化萬物呢?
什麼叫化呢?化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化,就是從開花到結果的過程。
那麼這是化,這個過程叫做化,而中央脾土就是這個過程。
它是要包含在生發、生長、收斂、收藏四相全都有的東西。
所以中央脾土自身,它就是一個圓。那麼這個解釋呢,用什麼來解釋呢,就是用《易經》的乾卦的上九來解釋,就是見群龍無首吉,見群龍無首吉就是它自成一個圓,既有生發又有生長,又有收斂又有收藏,是這個樣子的。
那麼反過去想,我們把這個東西南北,大家不要以為東西南北這跟中醫有什麼關係,以後我們講的所有的課程,都會跟這個圖密切相關。
以為實際上它是在告訴你,天地就有這個順序,天就有這個從生發、生長、收斂、收藏,它這個次序不會變的。然後人體也有這個次序,人體也要因循這個次序去生存,那麼另外一點,實際上對於天地自然的感悟還包括,比如說我們去感悟一下,比如說你要懂了北京城,實際上你都能夠懂得這個圖,都能夠懂中醫的一些理。
我們打一個比方,北京的東邊有什麼門,東邊是崇文門,西邊是宣武,然後北邊是安定門,北邊是有兩個門,安定門和德勝門。大家想一想,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然後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能夠解釋清楚了。
實際上跟我們身體是密切相關的,比如說東邊的崇文門,在古代是這個門基本上來講,因為東方主生發,生發就指的是文化,所以東邊這個門,崇文門在過去來講,就是文官走的路,那麼西邊的宣武門,因為西邊的氣,收斂之氣就是肅殺之氣,那麼走的是殺氣,所以說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中國不僅罵人講文化,連殺人都講文化,就是秋後問斬。
就是一定要掌握這個秋後問斬,它絕對不可以,因為在生發的時候,你是不可以動一點點殺心的,如果這時候你動了殺心,你摘下了任何一朵花,你到秋天的時候都會少結一個果。
那麼理解一下,為什麼安定門和德勝門要放在北邊,先去理解這個東西南北,大家不要小瞧這個東西南北啊,實際上用現在的風水學來解釋一下,也能夠清楚,就是說現在大家買房子的人特別多,都比較重視風水,那麼大家一定要清楚什麼叫風水,風水實際上講的是什麼呢?
是說你如果老住在這個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它的一些對你的影響是像風和水一樣看不見的,但是它會影響你的生活。
比如說你老住東邊的房子和住西邊的房子,時間住久了它慢慢慢慢的會影響你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比如說住東邊的房子住久了的話,那麼你每天如果看到朝陽升起來,這樣你每天都能保持著一種欣欣向榮的這麼一種狀態。
就是說你每天你都能夠跟著太陽升起而升起,太陽落山你就早早的休息了,你這樣慢慢你就會保持著對人生的一種積極的態度,但如果你住在西邊的房子,你每天都看到日暮西下,這樣你對人生會有一種蒼涼感,它慢慢的也會影響你的生活,比如說你會比住東邊的房子要晚睡一個小時,要晚起一個小時,你的整個生活狀態都會發生變化。
這就是風水的涵義。
那麼大家把這個話題留在下一講,就是說想一想,為什麼北邊要開兩個門,一個安定門一個德勝門,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最安定,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才能夠得勝。
好,謝謝大家!今天就講到這裏。


曲黎敏教授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中醫文化專家、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特聘顧問
個人專著:中醫與傳統文化、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
研究領域:中醫與傳統文化、周易與中醫學
曲 黎 敏 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國學素養,精通文字學和傳統醫學,又兼通西方人類學。多年來,她一直致力于中醫文化的傳播和推廣。
在大學裏主講“ 中華文化與《黃帝內經》”、“ 周易與中醫學”、“道家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導讀”等課程,同時在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高校迴圈講演,她的講演舉重若輕、深入淺出、生動活潑,讓每一位受眾既能領略中華遠古盛世的智慧與玄妙,又能實現對自身生命切實的人文關懷。
曲黎敏副教授主張從生命之道來解讀文化和科學,她認為:中國文化之“道”只有落實到“人”的層面才有意義。她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臨床實踐,編著的《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中醫與傳統文化》、《中華養生智慧》、《易學氣功養生》等多部醫學專著受到廣泛好評。


《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辨證思想。黃帝內經成編于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曆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現存最早的中醫藥學著作《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 首中,就有10 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于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 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2010/10/22

自助瑜伽,易學!好處多! 華淑君

一、前言

現代物質文明,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也引起了一些問題。例如,住高樓大廈,出入以汽車代步會使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脫離自然,而肉食過多,海鮮吃得太多,會引起酸性過敏,膽固醇過高,由此產生痛風病、關節炎、高血壓等種種頑疾,並可衍生為心肌梗塞、腦中風、糖尿病等危險症狀,到了此時,病人回天乏力,無可教藥了。

所以淑君始終認為,預防比治療重要,而積極鍛鍊身體,又比消極保養更為重要。在世界上已有的各種健身方法之中,起源於東方古國印度的瑜伽術,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經過修行者長時期研究,體驗和改善,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極廣,但歸根到底,瑜伽是教導人類如何生活,以及抱什麼態度來生活,即教導人們生活的方法和生活的哲學,創造健康的體魄和氣質之美,追求完滿的人生。
在整個瑜伽術各部門中,作為基礎之基礎的,乃是「呼吸」。人從有生命一刻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真是不教而知,不學而能的。由於平凡,所以人們不去注意,不去學習,不去珍貴它、看重它。其實,大好的人生,寶貴的生命,因為一氣不來,呼吸斷絕,便與美麗的世界,親密的家人告別,這是多麼令人惋惜而痛心的事。
可見「呼吸」實在比飲食更重要,所有健身的學問和方法,初學時都必須從「呼吸」開始,淑君有鑒於此,因此悉心研究,採集各國瑜伽精華,並跟據自身長期領悟,編成「瑜伽呼吸十二式」,最最簡單易做,又不費太多時間,希望能推廣於國民之中,人人可學,普受實惠而得無窮。
二、瑜伽的呼吸
瑜伽認為,人類以吸收宇宙的生命素「普拉那」而生存,這個「普拉那」即「能量」的意思。人從空氣、光、土、水、食物中攝取能量而獲得生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空氣。

誰都知道,呼吸主要由肺器官來進行,平常人的呼吸稱為自然呼吸,吸氣時胸部自然擴張,呼氣時自然收縮,這種呼吸也稱為順呼吸或胸式呼吸。

瑜伽中的呼吸常採用所謂腹式呼吸,亦就丹田呼吸,用鼻孔吸入空氣,經過氣管、肺部,再意念著一股「氣」,順次下達心臟、臍部、丹田,想著「氣」是這樣在走;吸氣時口唇上下是合攏的,腹部因「氣」之吸入而膨脹。呼氣時,則用腹部收緊壓縮,使積存在肺底的陳舊空氣,趁此排出,以清除體內積蓄的毒氣。依照此理,在練習瑜伽時,「 呼氣」要長,「 吸氣」要短,一呼一吸謂之一息,逐漸將體內各部份臟器清一番,身體自然通暢,精神隨之振作,所以疼痛疾患,約可一掃而光。
三、 華氏瑜伽呼吸十二式
此「呼吸十二式」,是根據瑜伽內外涵義功夫,由淑君精選苦練而成,其目的在於打通體內各部份的系統結構;人體各部份之間是有密切關連的,用呼吸來溝通最為適當。

一個正常人一天呼吸二萬一千二百次,也就是說,我們每小時要呼吸九百次,相當於每分鐘十五次。每次呼吸都要消耗能量(普拉那),一次呼吸持續的時間(即一呼一吸所費的時間)愈長,速度就愈慢。因此,如果我們能減低呼吸的頻率,那麼就能延長我們的生命。相反地,增加呼吸的頻率,便縮短了生命。這種情形和中國自古流傳於民間的健康經驗;「氣短壽短,氣長壽長」是完全一致的。

淑君根據自身經驗編訂的「瑜伽呼吸十二式」,首先即注意呼吸的控制,類似於中國氣功的所謂調息。為了符合學習任何事物時,都應該遵守的「循序漸進」原則,華氏瑜伽呼吸十二式開始階段仍用自然呼吸,以後才逐步進入丹田呼吸。

除了呼吸的調整以外,本套瑜伽呼吸十二式,還配置了各種特定動作,也就是人體姿勢的調整,是謂之調身。調息與調身同時進行,以求身心趨於平衡,此乃華氏瑜伽呼吸十二式的主要特點之一。

淑君從事瑜伽教學工作數十年,深感以往我們在瑜伽的修為上,僅著重於高難度體位法,很少以呼吸作為教或練的主要內容,從而忽略了它的功能和重要性。為了補救上述缺點,淑君特編訂此套瑜伽初學教材,多在呼吸及配合動作上下功,而不刻意追求高難之體位法,以求簡單易學,短期內可見功效。
為了保證鍛鍊確實收效,學員必須每日定時進行練習,並配合清淡飲食,定量地進食,最好素食、生食、斷食。
四、 結語

我本是個多病的人,為了常保健康,決定恆心,勤練瑜伽,心中常懷「信、望、愛」三念,那是我的信仰,信則靈,為了各位的健康,請相信、並勤練「瑜伽呼吸十二式」,大家一定能像我一樣健康、快樂、長壽。

轉載自



華淑君老師(人稱光明大師)簡介


六十歲到印度學Sivananda Yoga施化難陀瑜珈
因為了解瑜珈的好於是把它帶回台灣
民國70年創立中華民國瑜伽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及第一至四任理事長;
並於民國71年創立華氏瑜伽補習班,為國內造育無數瑜伽師資人才。
1993年,華淑君老師在上海體育學院舉辦首屆瑜伽師資培訓班
國內大部分資深瑜伽老師皆蒙其教導與傳承。華淑君先師所傳承的瑜伽派別為哈達施化難陀瑜伽。
於民國86年仙逝,享年93歲
著作:
1.哈達瑜珈還我青春 華淑君 V.11 No.3 P.28-32 1972年3月 中外雜誌
2.今天瑜伽講義╱華淑君 作者 華視今天別刊社 民73 [1984]

2010/10/12

舞瑜珈(印度舞)

南印度舞 (BharataNatyam)
北印度舞 (Kathak)
印度舞有區分為北印度舞 (Kathak) 及南印度舞 (BharataNatyam) ,兩種舞蹈用的音樂節奏和旋律不同,表現形式也不大相同。跳 Kathak 時,腿須筆直,身體曲線保持流線形;而跳 BharataNatyam 時,腿可彎曲,身體幅度變化較大。
對印度人來說,舞蹈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也有宗教的含意,這也是印度舞以神秘著稱的原因。
印度舞的一項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態約有 100 多種,每一種手姿都有特定意義。 而保持微笑,頭動,腳動,腰動,眼睛也隨之轉動,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服裝:褲子 + 過膝長衣 + 長圍巾。圍巾的系法也不相同,平時可以戴在脖子上,跳舞時系在腰間,增加線條感。
印度舞的跳躍姿勢不僅好看,更能練習平衡能力,提高骨密度,特別是臀部和骨盆的力量。和其他舞蹈不同,印度舞要求跳舞者常常處於半蹲的姿式。另外,跳印度舞時,背部一定要保持挺直,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印度美人擁有全世界最性感的背了。

烏山縱走試行

在598峰旁眺望南化水庫
598峰
沿途可見甚多猴不爬樹>九芎

提早開花的梅樹
烏山縱走線由南化水庫旁雲山寺至厚德紫竹寺原為熱門郊山路線
但去年88水災已使部分路線崩壞難行
建議一般民眾暫時勿登
目前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已開始自雲山寺建設
過1~2年後應會恢復為熱門郊山路線
因自己11月將攀登能高山~安東軍山此具挑戰段路倒是很好的訓練所
行程供參:
2010∕10∕11
am10:00雲山寺
10:30陵線
1110觀南化水庫陵線
1115登頂598m三角點
1120折返
1140午餐後下山
1230雲山寺

2010/09/30

走訪令人生畏的小百岳-尾寮山

最多人採用的登山口位於185線公路和台27線的交接點大津橋前(另有東西二處不同登山口)
新設立的頗具藝術性公共藝術雕塑
從六龜方向蜿蜒而來的荖濃溪,與從茂林國家風景區而來的濁口溪在大津橋下會合


出雲山秋海棠(Begonia Chuyunshanensis)



尾寮山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高雄縣茂林鄉交界處,屬大武地壘之邊緣山地,是大津一帶山區最高峰,也是高屏地區的一個熱門登山路線客。
 尾寮山步道單程約有9.5公里,隔濁口溪和茂林對望尾寮山位於高雄、屏東兩縣的交界,在高屏地區頗負盛名。
 尾寮山落差約1300公尺,是攀登大山行前訓練的好地方,這一處的登山步道前半段適合一般遊客踏青健行,練練腳力,步道前半段為緩坡產業道路,不但可以在相思樹下漫步行走,還可欣賞荖濃溪畔的景觀和山林風貌;但步道的後半段屬於登山級的山路,路徑長且坡度陡峭,許多地方都要藉助繩索才能爬上去。
從登山口出發,約出發20鐘可以抵達最近的觀景台─集義亭,爬上二層的涼亭可以可以清楚的看見從六龜方向蜿蜒而來的荖濃溪,與從茂林國家風景區而來的濁口溪在大津橋下會合;續行約40分鐘到達如廟宇造形的民宅,大多數人至此休息、品茗賞景後就折返,想要攻頂的可得繼續前進,接著的路段挑戰性頗高,請衡量一下體力再前進。
2010/09/26攀登的時間記錄:
登山口0725
集義亭0755
2.5k0805
3.5k0827
4.2k0839休息﹣0851
4.5k0903
5.5k0924
6k0937
林道終點0942~0952
平台1000
6.5k1009
平台2-1015
第二三角點休息1040
7.5k1048
~8k1055休息
8k1104
8.5 k1130
9k1148
登頂1205-1238
8k1313
1330下雷雨
1530登山口
後記:
下午1:30遇到的大雷陣雨,雷打在身旁,令和我同行的老同學嚇倒在地
後查詢資料才知此處為去年水災下雨量冠軍之處:
在屏東縣三地門鄉境內的尾寮山,8月8日全天累積雨量統計揭曉,尾寮山以1403毫米得到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