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3

推薦令人感動的國片-練習曲 Island Etude(目前全國國賓戲院放映中)

「這部電影就是呈現我個人對台灣的一些觀察和感受,所以我也希望大家用比較接近真實的角度觀看,或是透過自身經驗的投射而得到一些感動」,導演陳懷恩說。

  •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 陳懷恩導演電影裡面,很震撼的一句話,特別適用在如苦行僧精神的 單車族 與 步行族身上, 他說:「騎單車時,總是能看到最好的一面…和最壞的一面。」
  • 《練習曲》:形式與內容同樣可觀的台灣味
    文:影評人塗翔文出處: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http://movie.cca.gov.tw/今年春天有多部台灣本土產製的電影上檔,就目前所見,《練習曲》似乎是其中最值得推薦的作品之一。它循環式的敘事結構非常特別,與「環島旅行」的圓形圖像,達成一種微妙而多重的對照。切片式的段落或許不是每段都能達到同樣的高水平,但整體來說,在近乎半紀實的影像風格之下,藉由一個聽障男孩的單車環島之旅,《練習曲》不只在描寫一段短短光景的經歷,更在透過鏡頭,默默攫取台灣底層力量的草根魅力,完成一段充滿「正港台灣味」的生命旅程。  

編導陳懷恩是台灣影壇的知名攝影師,拍過侯孝賢、張作驥等導演的作品,直至去年才拍出這部長片處女作,成為電影界的「資深新人」。陳懷恩擅長的寫實風格,從他過去的掌鏡作品延續到這部影片裡,不過其他導演或許悲情、任俠,或許背負著沈重的歷史包袱,但他卻選擇從台灣現況裡做出屬於他的觀點與觀察,年輕、熱情,卻又蘊含飽滿的庶民能量。  

《練習曲》描述由新人東明相飾演的聽障學生,從高雄出發環島全台的經過,電影看似順著時序捕捉他一路上碰到的人、事、物,但其實陳懷恩選擇了一個有趣的、非傳統的「圓形結構」,觀眾必須看到尾聲,才明白電影的序場並非真正旅程的開端,彷彿象徵著「環島」這個事件的永無止歇;而這個多重意義的循環結構,也成為了《練習曲》在影像本身以外,在形式上最堪玩味的一環。

  • 影片中有不少片段都引起觀眾的熱烈反應,如:

東明相環島行經花蓮時,遇見一個時髦的七年級男孩,而從沒見過助聽器的男孩,竟誤以為明相戴的是最新型的藍芽耳機,引起觀眾哄堂大笑;

行經雲林鄉間魚鰮邊,明相的腳踏車突然爆胎,正無助的攤著地圖,一隻魚突然自魚鰮中躍出落在地圖上的神來一筆的畫面,也讓觀眾們印象深刻;

當明相行經老家,陪伴飾演爺爺的洪流去白沙屯媽祖繞境時,明相在人群中看見爺爺為自小耳疾的他虔誠跪拜祈福而落淚時,現場觀眾也忍不住頻頻拭淚

NOTE:

1.轉載自: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2.那一年我在優劇場時,曾至苗栗白沙屯媽祖廟前演出

且參與從苗栗白沙屯到北港的媽祖步行旅遊之旅.....

那一年我騎機車背著吉他像男主角一樣

遊走於台北市甚至是陽明山的地下道走唱.....

更讓我對本片有一種無以名狀的感動

感謝!感謝!感謝!

請大家支持國片,一起為台灣加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