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tra 1. 2 yogash citta-vrtti-nirodah 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 Yoga is the control (nirodhah, regulation, channeling, mastery,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stilling, quieting, setting aside) of the modifications (gross and subtle thought patterns) of the mind field.
2008/01/02
藏密-大手印
(一) 通俗修法
1 修習專系一緣之瑜珈,證取身語意之境,即禪定之境
(1) 緣於外物
(a) 不調息緣物
緣於尋常物體,如小球形物,或小木段∶行者之前,置一小球或一小木段為所緣,勿任能知馳離所緣,或試認為合於所緣。唯應一心緊系所緣。觀想上師,如在頂門,與佛無異。以發菩提心文,向之祈請並加禱語如下∶“深願賜予恩波,俾證大手印之無上利樂”。禱畢,觀想恩波攝入自身。並想自心已與上師淨心交融。隨即心住如是相應之境,以能持久為度。定中所經,刹那刹那,任何境界,應即按時稟告上師,然後繼續住定。迫於疲勞,堅守所緣。禪坐之處,宜於遠曙。心如昏沉,亦依此法舉心使高,使不放失。掉舉心生,宜坐禪室,降心使平。主要目的在令身心暫得舒適。緣于清淨法物∶佛像∶或為金屬體,或為布畫,或僅心觀佛像,燦爛金身,萬行莊嚴,圓滿相好,光輪環首,三衣加身,觀想常在面前。字相∶觀想月輪當前,大如指甲,上有哞字,細如毛髮。種子∶觀想種子,大如豆形,橢圓如卯,光耀奪目,應即緣之。
(b) 調息緣物
金剛誦息∶身心保持清淨之時,應排除其他一切想念,唯心觀每一息之出入。自初次默數至二萬一千六百次。如此可使行者獲得善巧,以知每日出入息之次數。複此,觀想入息,起於何時 (出息後,須經若干秒鐘),息入時,是何狀況。並須思量,入息是否及於身體一部份以上。以如是修習故,心自隨息出入而得調和。如是了知出入息之本性。複此,心緣息之出入,細觀入息,如何自鼻端經由鼻孔達至肺稍。如何進入,並在出息前停留若干時間。如是修習,自能如實了知,息之每一出入是何色彩,須時若干,停留若干時間。複此,應就體內五大(即地水火風空)分別細觀,勿使相混。觀時,應注意吐納次數之或增或減。次當觀想每一出息為白色嗡字,每一入息為藍色哞字,息在停留期間為紅色阿字。如是出入息之每一部份,須若干時間,無待思量,當下便知矣。
緣於壺形∶複此,緣壺形者,應用力吐出內部濁氣,移使盡絕。分三部行之∶自鼻孔徐徐吸入外氣;氣入後觀想成為壺形;使氣留住,以持久為度。所謂心者,恒隨息出入,念念轉變,以不能離息專其所司故,甚難控制。今以如是修法,可以調伏,不復倚息起伏。
(2) 不緣外物
(a) 刹那念起,頓即根斷
依照上來教法,禪坐之際,以心隨激蕩而起念故,行者自覺百念叢生,連續不絕。既知一念之生,尚須抑制,應自作意,勿任雜念生起。是以一念初起之時,應立即自根斷絕,續住於定。禪定時,力避起念。為時既久,終覺念起念落,接踵而至,為數無量,是為念之覺知。如是境界,謂之初住。初住者,所臻最初寂靜之境。於是行者靜觀念起念落,不絕如縷,而默然無動於衷,如人止足河濱,靜觀洪流。一度心臻冥寂,縱為一刹那間,已能瞭解念之生滅。爾時,便覺想念紛至遝來,愈益增多。實則念來不斷,不增不減,頓時而有。離念而立能止念生起者,實相是也。
(b) 任念運行,不生分別
心勿傾倒之法,即置念於度外,任其所之。既不為念所左右,也不勉強斷絕,務使心如牧人任羊覓食,而繼住於定。如是念將不起,心臻清淨而系於一緣矣。複次,念猶閃動,有若流星,閃爍天空而連續不斷。如前禪坐,相繼安住寂靜之境,名為寂靜中住。爾時清淨無擾,心任馳縱,心垢澄清。正法大師雲∶“心任馳則靜,水無擾則明”。瑜珈至尊雲∶“心住本來之境正知開朗,此境相續,有如靜流,圓智可證。心勿造像,亦勿調伏,永持寂靜”。薩拉哈大師于與禪定有關之雙重修法,提其要意,如下頌雲∶“心為束縛,流於十方。如任散馳,堅定不搖。因知心者,頑強如駝”。
(c) 心住清淨本性,想念來擾不為所動
如紡梵線∶心應持平,慎持,如紡梵線。紡線不宜過於緊密,也勿過於稀疏,唯應平均。行者坐禪,亦複如是。心勿太張,太張則念失調伏。亦勿太馳,太馳則懈怠必生。是以禪坐,心應持平。禪定之初,行頓斷想念法故,心易緊張,行人則疲勞,應令心放馳,任意運行。本宗所傳張馳交用修法,今已說明。心之張馳,猶紡線之疏密是以名為心應持平如紡線之境。
如斷草索∶令心離念,如草索裂斷時此節離於彼節之狀。此法行者應以堅強不屈之志,相續作意,心不他馳。以依上來教法,斷念時,新念隨生故。上來教法,止觀雙運,而新念生起,為定之障。觀與能觀,兩俱遮遣,令心住於隨順寂靜之境。
此法名為令心斷離一切想念,捨棄加行,如是離法,以草索斷裂喻之。
如孩凝視∶心如幼童,凝神而視寺廟壁畫。心應系於能與能觀,如象之拴於柱石。如是,則氣流各自儲藏於自有之孔道內。由修習此法所生果故,將見種種形相,或如煙霧,或輕清如乙太,隨得大安樂,如欲暈絕。觀照身心能所俱遣,自覺輕安,如浮空際。在此境界,任何幻象異相之生勿因愛憎而心起取捨。如是離於取捨,即名令心住於孩童凝視壁畫之境。
如象無覺∶令心住於象觸荊棘之境。心寂生照,識亦隨起,“能止” (即上文以瑜珈方法攝入凝神狀態之識)“所止”(即不絕起落之念)兩相融即,前念後念,不再?以能止自起,不勞尋求,故名為識流相續,自然起行之境。此法令心住於如是之境,念起之時,即不止之,亦不為所動。如象觸荊棘,默然不覺,因以名焉。
(3) 最後寂靜之境 此際稱為最後寂靜之境,大海寧靜,水波不興,仿佛似之。如是寂靜之際,以心臻靜止,雖觀念念生滅,不予相應,故謂之動靜隔離之境。由此,行者已守一緣。觀乎動靜,不異不離。彼能觀之慧,于行者體驗無誤之時,即為妙觀察智,或名出世之智。詞藻經雲∶“所達之地,因如是修法,身心得殊勝調伏故,名為反照穹源之地。
2 修習無生瑜珈,觀察動不動性,以證超世識體
(1) 觀察動不動性
寂不起照(念念生滅不輿相應),妙觀察智之力自生。行者依力觀察,心不動時,不動(或心)之性為何。心如果住於不動,如何由不動而動。動時,是否保持不動之寂靜。保持不動之境時,是否尚有所動。動是否異於不動,動(或念)之自性為何。最後動如何轉成不動。當下便知動非異於不動,而不動亦非於動相異。若如是觀察,動與不動之性,仍未參透,應再觀察,能觀之慧與動不動性,是一是異。如是觀察,行者以自證分了知空無所有。能觀所觀,不可分別。以如是不可分別之自性不可知故,所臻之地,名為心行處滅,或謂之言語道斷。勝者主雲∶“心著正的,縱正亦幻。超心如如,勿謂正的。能見所見,永不相離。”上師慧示,方悟真諦。關於上乘觀法,智者靜天曾開示雲∶“當爾堅住寂靜三昧,縱為刹那,心勿散馳。並複運用妙觀察智,於念起落,分別細審”。迦葉所問經,以火與薪為喻雲∶“薪摩彼薪,火頓出生。以有此火,二薪為焚。動靜相融,勝智亦起。智既出生,動靜泯滅”。如是以勝智反觀,名為隱修善觀察三昧。迥異唯智論者之禪觀,以彼觀察,僅為外在之色塵,或為待乎感覺而起。
(2) 證入超世之體
任何想念暗障之起,勿須捨棄,亦勿為所支配,任其生起,心勿傾側,於其起也,觀之而已。如是久之,以念未捨棄故,其實相(或空相)自然呈現。依次修法,一切似為啟發心靈之障者,均可善用之以為行道之助,是以此法名為轉障之道。唯觀於念,了知能舍(即心)所舍(即念),性不相離,獲得解脫。此法為聖道修習心要,或名穹源三昧。已得解脫,於一切有情猶未明心見性,頓起無限悲憫。行者終其身,致力修觀,身語意回向眾生,以依上來修慧教法,已悟色法非實故。如是顯為自利之回向,於彼不足為害,如服密咒加持之毒物,不為所傷也。為審慎修習此法故,祈禱文式,特有規定。今述其一頌雲∶“行道所見,餘無取捨”。
(3) 無生瑜珈三昧
(a) 觀察三時
過現未三時∶觀察三時,當如下說,過去之念已滅,未來之念猶未生起,自屬無體。當前之念也不能確認其為現在。依是觀察,久之自能了悟一切生滅性,不異三時之性。一切法本無,因心所現故。
生滅時之非實∶薩拉哈大師于證悟生滅時三者自性皆空時,有偈雲∶“生之於色,如空雙遮。色若遣離,尚何雲生。無始來時,性本無生。荷師顯示,妙諦今證”。禪觀之法,應依此頌行之。
(b) 觀察心色
觀察心色修法如下。心者為成自色法而有乎,抑非成自色法而無乎。如為色法,成自何色。如為外在境界,是何相狀,是何色彩。如為內慮功能,亦如念之刹那生滅乎。如非色法,如何作種種相,又其如何生成。如是觀察其心,如屬色法,自可視為實在。但以勝慧觀照,便知所謂心者,了不可得。是以不得謂為成自色法。再以勝慧觀察,非為色法,亦非空無。如是非色亦非非色,不落兩邊,名為中道。如是堪證之實相,除須有上師導示外,僅憑演澤與歸納方法,心不能達。譬諸無價之寶,垂手可至,而未自注意。上師之導示,即使之注意也。是以如是導示,亦名大法。古德雲∶“上師導示,深印心田。寶藏不遠,藉此可見“。
(c) 觀察一多
心者為一為多。如一,現見有種種相,如何是一。若多,則一切法本性無二無別,如何是多。如是觀察,使知心者非多,既離於一多兩端,名為不住于完全寂靜或終滅之大手印境。行者如是證得寂靜三昧,勝妙觀察智獨自顯現。是以大手印(或為實相)名為無分別三昧。
(4) 證入實相
由於上來修法,一切信為實在之迷執已自心滌除,眼見者盡為幻妄,如燈幻形。是以經雲∶”前後觀瞻,遍及十方,目所能及,如如而已”。上師加被,妄執已除。自是而後,於人無求。
二) 非常修法
1 轉不可分離之色與心為一體之瑜珈
(1) 藉睡夢之喻了悟色即是心
夢中所見,不離於心。是以覺醒時一切色法,僅為無明迷夢境界,離心也無自性,以心幻成故。任何念起,或幻想之起,以輕安之心,任運觀照。自悟一切外在色法與一已之心,及其內在色法,一一不能分離,立即轉成一真實性。瑜珈之主密熱日巴尊者雲∶“昨日所夢,色心不異。夢為導師,爾等知否”。古德亦雲∶“三界轉變,成大悲心。無有少分,不隨轉變”。
(2) 藉水冰之喻了悟萬象本體無二無別
現起萬象(或萬象所呈相狀)以無自性故,可謂為自本體流出,雖非實相,而宛然有相。如是萬象本體,永久融合,同屬一性,猶水之與冰,一體而兩相也。依此修法,便知安樂之與真空,光明之與真空,智慧之與真空,三者雖各為兩相,實皆相合之一性,是以名為一切心行融合一體之現證。經雲∶“如人了悟,一切如如。如如之外,不見一切。念誦記憶,無非如如。即所觀想,亦為如如”。
(3) 藉水波之喻了悟一切法為融合一行之境
以波生自水故,一切法之如何由以空為自性之心出生,可以知矣。薩拉哈大師雲∶“森羅萬象,唯心造故,以是知心,無異上師”。此法名為周遍法界之一法,又為一中現多。行者于成就後,一切心行,皆證為空,蓋智慧之果相也。
2 一切法藉俱生無垢心(或大手印)之力,得以轉成法身之無禪瑜珈
應滅無明,既已消散,能滅亦止。所謂修道,已告成就,如旅行之業已完成也。旅行既終,則終點之外,別無可詣之處。行者於是獲得大手印之殊勝利樂,證入無餘涅般之境。
(三) 教言提要
大本生死變易法中,那洛巴尊者援引其享有盛名上師諦洛巴尊者之語如下∶“美哉斯慧,妙悟自性,言詮不及,非心所緣,余於此外,複何宣說。藉爾心印,了悟自性。令心安住,本性之境。慎勿作意,思量觀察。須禪觀,亦勿反省”。如是頌言,為上來一切教法之心要。
三 結述
(一) 了悟大手印並與之相應
了悟大手印並與之相應者,層次有四∶達於寂靜之境;修時體驗應善用之;種種體驗與暖等四加行,以及道上所踐之各分位,應一一區別之;證得如是造詣之果相智應保持之。如是四層次為成就瑜珈之要素。
(二) 踐道時觀察障礙與三誤四迷
踐道之時,觀察障礙與迷誤修法如下∶色法為障,心之為擾,了悟心色不二,障礙自消;念起為障,了悟念與法身不二,障礙為消;本體起障,了悟本體色法非二,障礙消除。於禪定所生冥寂之相起執著故,至有三誤。防止之法,行者之心靈進展應指向體驗之超世正見境界。行者于修道時,易於迷入歧途者有四∶迷于空,應觀空如大悲心,以對治之;迷於故步自封(即令心不進證實相),應證知一切法之自性以治之;迷於能止(試止念之起),應證悟能止所止,一體非二,以對治之;迷於所行之道,應了悟俱生大手印,並獲得解脫,以對治之。
(三) 體驗與實修所生之知異於理論或因名顯義之知
體驗與實修所生之知,異於理論所起之知,修法如下∶依于聞思,而明瞭心真實境者,僅為理論所起之知。了知一法異名即心真實境者,為體驗之知。如實通達真心,直了無生者,方為信證。唯圓證之名,須俟與圓智相應,庶不相違。
造文因緣
以下為本文之來源。藏喀國王,名贊芬藏波者,發願將大手印法要,與那洛巴尊者六法,編成標準經文,以價值九千六百盧比之紅花,供奉編者(即王之上師白蓮花祖師)。編者以本文顯有甚多擅改篇段,混充錄自各經論者,經于編時盡行刪除,以大都難以征信故。慘澹經營,方成此書。以之流傳,播利未來有情。編時,編者方閉關虔修心要于喀珠南山中,地名圓覺之心。
轉載自
http://www.1wei.com/book/go.asp?id=95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