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8

到印度安一顆心

一個古老的禪宗故事至今被現代人不斷拿出來說———神光斷臂求見達摩,達摩問:“你有什麼要求?”神光說:“請和尚安定我心。”大師說:“把心拿來,幫你安定。”神光又說:“尋找我心,怎麼也找不到。”大師說:“如能找到,豈是你心?已經幫你安好了心啦。”
尹岩的《菩提樹下太陽雨》,是這個禪門公案的現代版,只是她訴求的對瑜伽象在印度,是那些靜修中心的智者。2003年的SARS之際,尹岩有了一次印度之行。今年,這本精緻的圖文書出來,她將它的副標題命名為“印度心之旅”。在北京迷戀瑜珈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尹岩,因為她就是京城著名印度瑜珈會館“悠季瑜珈”的創辦人。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這個瑜珈會館的創辦,與這本書中的印度之行有怎樣深的精神牽連。一個活躍在傳媒界的都市白領,何以要在百忙之中請一位印度的老師來北京教瑜珈,本書可以隱約讀出緣由,更重要的是,透過尹岩的文字,可以看到一顆都市沉浮的心,如何在一種印度特有的身體與精神的體驗中回歸寧靜與祥和。
   如果說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印度,那麼出現在尹岩書中的印度,就不再是日本舞臺設計師妹尾河童速描畫中細碎、直觀、充滿塵世煙火之氣的印度,也非大衛·裏恩電影《印度之行》中神秘而暗藏殺機的印度。尹岩的印度之行,就像她在書中反復使用的一個辭彙“暮色沉金”一樣,呈現一種舒緩、祥和、愉悅與寧靜的基調。印度現實中的髒亂差在書中只是少有點染,著墨最多的,都是打著印度精神印記的地方:恒河岸邊的瑞詩凱詩靜修中心、“比傳統瑜伽老、比傳說老”的另一個聖地瓦哈納西。瑞詩凱詩是尹岩印度之行的直接落腳點———她在這裏跟著老師學瑜珈,做冥想,並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尋求內心的答案。書中詳細記述了披頭士樂隊與瑞詩凱詩的神奇淵源、懷揣不同目的來這兒的西方遊客,與瑜珈老師莫漢的交流,與智者的不期而遇與短暫交談,這些都為我們揭開了這個世界聞名的靜修中心的神秘一角。作為一個外來者必去的泰姬陵、阿格拉堡等景致,在尹岩筆下顯然不是重點,因而落筆也顯得隨意、散淡。  
如果是一個走馬觀花的觀光客,這本書並不適宜做旅遊自助,因為開篇尹岩就說了:“印度之行對我來說是一個心靈之旅。我尋求的是在這個有著渾厚氣場的陌生國度獲得心靈上的啟迪,或者幫助我用另一種眼光看世界,用另一種思維看生活。”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16:05 北京晚報
http://blog.sina.com.cn/u/47598e5a01000gkj
孫小甯
尹岩的《菩提樹下太陽雨》在瑜珈修練網誌 有完整繁體中文版可參閱

沒有留言: